这事会很快传遍整个厂里,连锁的反应肯定很多。

城西。京城展览馆的广场上。

聚集了一群小年轻。

张海洋正热情的招呼着参加下乡调查的人,他们待会儿去旁边的‘老莫’吃午饭。

此时叫‘京城展览馆餐厅’,西餐还没有恢复,是一家供应中餐的食堂。

张海洋散着烟,“今天这顿的餐费有报销,待会大家敞开了肚皮吃。”

杨晓京挑刺说道:“海洋,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我们是去吃什么大餐呢。”

“今天吃的是西红柿鸡蛋盖饭,不是罐焖牛肉、奶油烤鱼、红菜汤那些好菜。”

刘国平也说道:“这回杨晓京你说的对。”

“海洋,干脆我们大家再凑点钱,一起去吃顿可以的?”

张海洋同意道:“我没有意见,不过这事得大伙一起商量决定。”

“身上没带够钱的人,可以先我这里借。”

小年轻们个个都赞成吃顿好的。

袁军、郑桐也在人群里,还有他们的好哥们钟跃民,有了这么有趣的事情,钟跃民把女朋友先扔一边了。

郑桐没带够钱过来,“袁军你带钱了没有?”

袁军拍了下胸口,“昨天开会预支的下乡食宿补助全都在身上。”

钟跃民先说道:“那待会你先借我点,我的没带来。”

郑桐跟着说:“也借我点。”

他们毕竟刚认识张海洋,能问自己人借肯定是先问自己人。

袁军答应道:“都没问题。”

“不是哥们我抠门,我就这点饭钱了,而且我下午还要去买个水壶,明天下乡才不会没水壶用。”

钟跃民随口说道:“吃完饭回家就给你。”

张海洋特意走过来招呼这几名新朋友,刚好听到了些。

“下面生产队都说已经几个月没下成雨了,今年春季的干旱是已成定局了。”

“你们到了乡下要先问清楚用水的情况。”

队长张海洋挺称职的,郑桐微笑道:“我们会找老乡问清楚的。”

钟跃民琢磨道:“今年的粮食是不是也会减产?”

张海洋给这几位也散烟,“干旱嘛,一些缺水的地方肯定会减产,水利设施完善的地方应该还行。”

宁小峰过来和钟跃民打招呼,“跃民,你一脸忧国忧民的样子。”

“不把你弄去乡下插队都说不过去。”

钟跃民使劲拍着宁小峰的肩膀,大笑道:“我倒是想下去呢,想为国家做贡献,连机会都不给我。”

宁小峰宽慰道:“先分的也不一定是好地方,后面分配的可能还更好。”

郑桐插话道:“我听他们说,蒙省那里的工分分值高,有牛有羊挺不错的那地方。”

“去陕邶的就不行,那里忙活一整年还是连饭都吃不饱。”

张海洋自己也点上一根烟,吞云吐雾的好不潇洒,“你听的消息可能还是从我这传出去的。”

“我们有搞一个小课题。从地理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分析,最少的钱安置最多的人、产最多的粮食,达到效率最大。”

钟跃民的好奇心向来比较重,“怎么研究的啊?”

张海洋随意说道:“具体的我也不大明白,是李铭安排的人做的研究,他们给出了一份报告。”

“好像是从气候、土地、水资源、动植物这些分析出来的,在雨水和光照都充足的地方,开垦起来事半功倍。”

“在缺水的地方开垦农田,开出的旱地粮食产量极低,人累得半死效果还差,都不够人吃的。”

“咱们国家现在人力、财力、物力都很有限,浪费不起。”

因为有人定胜天的说法。

所以单单讲光照、气温和降水等自然条件不合适,是劝不住某些人的。

为了体现坚定的毅力,可能还故意要在那些地理条件差的地方整出一番事业。

李铭向来歪点子多,他就找了一个不能浪费的借口,‘勤俭节约’这个理由可以压住‘人定胜天’。

明明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地方可以开垦,还故意找那些不合适的地方,是很容易被人揪小辫子的。

不说增加吃饭的人是不体恤老乡的艰辛,单单挥霍、糟蹋国家资财就是一种严重的错误。

郑桐扶了下眼镜,“没错!种地也要讲究勤俭节约。”

张海洋笑道:“种地是要技术的,技术好产量高。”

“按李铭说的,农业的科学技术含量比一般的工业高多了,农业应该叫高科技产业。”

高科技产业的名词,把一群小年轻给震住了。

这些人上的学校都是比较好的,有接触过一些半导体、计算机,一向认为那些才是高科技。

郑桐好奇心大起,“我们能看那份研究报告吗?”

张海洋答应道:“我也还没看到详细的报告,等我拿到了的时候给你们看。”

钟跃民心思比较细,“大家都是兄弟,要是不合适给我们看的话,可以直说的。”

张海洋保证道:“没骗你们。肯定可以看。”

“写好的正式报告交上去给上头做决策参考了,打的草稿在研究所的周晓白、罗芸俩女的手上。”

杨晓京看他们聊的热闹凑了过来,“海洋,你这副组长还是不太行啊,都是做些她们两挑剩下的。”

张海洋反驳道:“之前我也不知道你们想看,不然我就先拿了。”

“再说,人家周晓白和李铭是一对的,我tm脑子有病了才会抢着要人家的东西。”

刘国平也走了过来,帮腔道:“海洋说的没错。看材料看报告,先看后看都一样,有看就行了。”

郑桐对张海洋感激道:“先谢了哈。”

张海洋客套道:“大家都是兄弟,没什么谢不谢的。”

张海洋摇头道:“看不过来呢。”

两伙人直接抄家伙干仗。

人数比较少的那一伙人打不过就想找援兵,跑到外面曝光对方的一些黑料,希望大家能支援他们。

别人也有手有脚,自然会写一些反驳的文章。

双方免不了一番笔诛墨伐。

搞事情,一团乱麻,不只是我们。

此时,好些国家都是这样,比如瓯洲的珐国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