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战争机器现在已经全面开动,巴顿、李奇微等一批将领逐渐的被马歇尔安排到了各个实权军中岗位。

老迈的铁锤将军潘兴虽然没有得到允许被踏足战场,但白宫还是很客气的将他聘为顾问专门给总统罗斯福提供意见。

铁锤将军不愿意服老,但他却不得不服老。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老兵虽然不死,但老兵却在凋零……

“这才多少年?!战场已经让我变得不再熟悉了……”头发白的潘兴拿下了脸上的眼镜,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叹气道:“看来,我真的老了……”[

这些是英国提供的和德国作战的记录,包括了德国对低地国家的进攻过程、德军在海上的行动,还有他们发动的对英吉利本土的战斗。

这其中,蒙哥马利对于德国在装甲部队、空中力量方面的运用赞不绝口。德国那种令人疑惑的疯狂炸,也被蒙哥马利多次提及。

因为幸存下来的大英帝国海军士兵们曾经描述过这种炸只需一两枚,便可以摧毁昂贵的战舰。而在地面上和德军交手的蒙哥马利,也曾见识到德军以这种疯狂的炸摧毁了他认为固若金汤的工事地堡。

“老式的、保守的作战方式已经不再适应这个时代变换万千的战场,如何大量的、精确的摧毁敌方的有生力量,并打击对方的后勤补给线,同时以绝对的优势力量占领敌方领空,成为了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空中力量,已经成为了制衡这个新时代战争的最关键的一点。一旦失去了空中力量,那么我们的城市、工厂、后勤补给线甚至指挥部,都将面临着敌方的轰炸摧毁或空降偷袭。我们的地面部队将面临地方休止的骚扰和空中打击……”

“而在海军方面,日本人对航母上战斗机、轰炸机的运用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警示。以优势的兵力,进行隐蔽的、长期的航行。最终潜伏到敌人的基地,发动突然的袭击。完全可以暂时瘫痪敌人的补给点,甚至永久摧毁掉他们停留在基地内的战斗有生力量……”

这篇报告并非是蒙哥马利提供给他的,而是来自于中国国防军的一份军事调研报告。作者署名是:中国国防军总参谋部。而这篇报告的名字,就叫做

“这是我们拟定的需要从国防军引进的技术,其中便包括了他们的火箭技术……”马歇尔说着,向罗斯福和潘兴解释了一下在他和美军参谋部进行充分的调查并与国防军、美国驻中国军方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之后的出来的结论。

这其中,被美军派驻中国的太平洋战区总参谋长史迪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史迪威并没有一直的呆在帝都里哪儿也不去。

相反的,他先在帝都里见识了一遍国防军精锐部队的训练、演习。随后前往国内各地考察。在然后,便是调阅了国防军的战事记录。

在查阅了大量的战事记录之后,他甚至没有通知东南亚战区总指挥屠三炮便秘密的前往安南前线观察战场上武器的使用和战术布置情况。

这些经历让史迪威得到了很多一手的资料。而国防军似乎也没有要隐瞒史迪威的意思。所有的一切除去秘密研发基地之外,都敞开来让史迪威去看。

在史迪威和艾森豪威尔的建议之下,共计有十三项国防军的武器装备被列入了美军希望交换的技术行列内。

这其中就包括了机载火箭技术、车载火箭技术、单兵火箭和坦克技术……等等。

“马歇尔,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必须要办好。”罗斯福很满意,而老潘兴也很满意。要知道,马歇尔就是老潘兴亲自提拔的。

当年的那次演习,马歇尔以中校代理参谋长的身份进入了潘兴的视线。随后他便一直跟着潘兴作战,更是在战后被潘兴一手提拔了起来。

而马歇尔之所以得到罗斯福的看重,一方面是马歇尔是罗斯福极为敬重的潘兴将军所看好的军人。另外一方面。在珍珠港事件之后身为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提出部队需要陈出新。

而在要求退役的老将名单上,他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名字也加了上去。马歇尔认为,自己等人年事已高,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作战思想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战上面法面对新形势下的战争。

如果继续留在岗位上只会拖累美国。是以。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将自己的战友和自己一起清退出了美军。

罗斯福当时对此套方案作出了批准,但同时拒绝同意马歇尔的辞职。而马歇尔留任之后,随即提拔了包括艾森豪威尔、巴顿、布拉德利、李奇微……等等一系列二战中美军赫赫有名的将军们。

可以说,整个美军的二战形势和马歇尔的计划是全然分不开的。

“总统阁下,我的建议是在今年二月底之前这些武器必须完备。我们需要至少两个月的时间来熟悉、运用这些武器。”老潘兴接着道:“如果我估计的没有错,德国人会在夏季对苏联发动进攻……”

罗斯福闻言一凛,道:“潘兴将军。难道您听到了什么消息了吗?!”

“没有……”老潘兴摇了摇头,道:“但我感觉,德国人会在那个时间发动进攻……”

“冬天的苏联是所有人的地狱,机动部队几乎法进行战斗。而空军也会因为严寒而导致法起飞。这对于德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他们最佳的进攻机会就是夏季。这点我看出来了,相信德国人不可能看不出来……”

潘兴对着罗斯福肃然的道:“所以,我们准备的时间不多了……”

时间的确很紧迫,但现在美军的参谋部里还在为如何结束战争而争论。美国国会和战争部中还是有着很多的保守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