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贸易的同时,糜氏也有自己的绝密任务,蔡琰不问。

最后的那个比较特殊,可以说都是刘氏产业,蔡琰也对负责人很尊重,那人是刘寒师弟孙乾。孙乾负责的东西非常敏感——盐铁,依着刘寒的想法在幽州晒盐,经过五年的努力,刘寒治下的市面上粗盐基本没了市场,成功被孙乾的海盐取缔。

去岁拿下青州,孙乾第一时间带人前去考察,准备在青州再开辟出数个盐场,孙乾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将治下盐价再降一轮。

但如果对外,比如荆州,又比如益州,甚至北方异族、高句丽、三韩地区,不好意思,海盐价格高上天。

铁更不用说,收缴了大量士族私藏的铁矿,孙乾自是将铁也抓起来。除了铸造农具,剩下全是制式武器,铁更不允许私下买卖,至于私通异族,那更是夷三族的大罪。

这也是为何这些年来北方战事不多的原因,大汉王朝控制着北方核心资源,檀石槐死后,北方没了雄主,如今已经分裂成大大小小数百个部落。

程昱、贾诩、戏志才等人拉拢分化之策,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今天让他打他,明天让他打他,草原人脾气又火爆,一点就着,很多部落已经结成死仇,拓跋、慕容、宇文……

曾经听过的大部落,因这些谋士的毒计,成功分裂,草原如今每天都有部落消失,又有新部落诞生。

许多产业抓在刘寒手中,其中产生的利润除每年固定开销外,全部被投入到灾后重建。

“臣…”

蔡邕忽然想到什么,欲言又止,只是将眼神看向蔡琰,才发现今日的女儿和往日不一样,这股不怒自威的的气势,让蔡邕生出一股错觉,他今日面对的不是蔡琰,而是刘寒。

“父亲,是蔡氏重要,还是启儿重要?”

“当然是启儿!”

蔡邕想都不想,脱口而出。

“既如此,为何父亲会说那些话?!”

蔡邕知道了,他为荀氏求情的事,刘寒告诉了蔡琰。

“王妃,臣…臣只是……”

“父亲,他们犯错了吗?”

蔡邕点头。

“所犯何错?”

蔡邕不语,所犯乃谋逆罪。

“那大王惩罚他们,有错了?”

“可是…”

蔡邕只是想说这次刘寒下手太重了,这么搞下去颍川得血流成河,蔡邕于心不忍,才想着进言一两句。

“我知父亲心善,我且问父亲一句,若大王败了,他们会如何对待大王?又如何对我们母子?”

想到这里,蔡邕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我……”

“父亲,他们既然敢犯下此等大罪,就不该为他们着想,您不为女儿想想,也要为启儿想想,女儿虽然读书少,但也知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大王身后站着太多人,踏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蔡琰言尽于此。

“臣……知错。”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