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可以和老板顶嘴干架,但绝对不能顶撞师父,那是大不敬。轻则撵出厨房,重则轰出师门。
同门师兄弟之间都非常团结,不说像亲兄弟似的也差不多。其中一个人接下个厨房,所有师兄弟都会无条件帮忙,这是规矩。
在厨房里厨师长是老大,兄弟们都听老大的。老大撤了小弟们都跟着一起撤,就是老板涨工资也留不住。虽然现在大型餐饮都是企业化管理,但是厨房的规矩依然在,都在遵守。
拿老谭来说,年前从滨海下来时跟着他干的兄弟就都撤了。新掌舵人希望他们留下来,并且答应给涨工资,但他们宁肯重新找工作也不留下,原因很简单——老大撤了自己必须撤。
厨房人文化水平都不高,所以跟厨房人说话不要拐弯抹角,直来直去最好。也不要讲大道理,家常话屋里嗑都能听懂,也能听明白。
不管你是厨师长还是总厨,千万别装文化人,干厨房的最烦。
厨房内部也经常发生矛盾,吵架动手是常有的事。但厨房人团结,不管内部咋有矛盾,当遇到外人欺负时会马上抱成一团一致对外。
“宁惹流氓不惹厨房”就是打这来的。
干厨子的啥人都交,上到政府要员,下到黎民百姓都是朋友。能和警察称兄道弟,也能和黑道大哥把酒言欢。
厨房小社会,人生大舞台。
例会后王刚引着老谭熟悉厨房。
一进厨房首先是上杂和煲仔区。
王刚介绍说:“三个蒸柜有一个是面点的,剩下两个热菜用。煲仔炉做嘎巴锅和铁锅靠大鹅。这块儿仨人,咱家的剁椒鱼头、蒸猪血、鸡蛋焖子全在这出。”
“师父好!”一个小伙儿向王刚大声喊,很明显有向老谭示威的意思。
“这我徒弟,李勇。”王刚道。
老谭看了眼示威的李勇没吱声,笑了笑。
接下来是炖鱼灶,炖鱼师傅姓叫徐军,三十多岁。
接着是两个贴厨灶台,贴厨是王刚徒弟,一个叫崔凯,一个叫崔璇,亲哥俩儿。
挨着贴厨是六个主灶,居中的是副厨师长李旭,二十八岁,河南人,和老板娘是老乡,跟着老板干八年了。
头锅师傅叫李忠清,他弟弟也在这炒菜,叫李华清。
川菜师傅叫盖鹏,剩下两个厨子是王刚徒弟,分别叫牛宏泰和马顺仁。
副厨师长李旭下手是另外两个贴厨人员,也是王刚徒弟。
接下来是炖菜灶,负责八眼煲仔和地膛。煲仔炖小笨鸡,地膛吊汤。
从上杂到炒菜再到炖菜灶台上一共十六个师傅,按理说不应该上菜慢,老谭觉着问题出在贴厨和厨师的配合上。
贴厨在过去老厨房里是一个普遍的存在,负责过油过水。
一般情况是一个师傅带一个贴厨,相对厨师来说贴厨工资低,节省开支。
现在厨房已经很少用贴厨了,毕竟不是厨师,炒菜水平不行,不能直接制作菜品。
老谭六年前就把贴厨这个岗位取消了。
原因右二。
第一,现在的厨师没有过去老师傅的负责任态度,拿菜品当自己的命对待,质量要求的严,同时对贴厨的要求也严,能够保证菜品质量。
说白了自己还在学呢,咋能带好贴厨。
第二是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愿意学厨师的,上灶台当贴厨大部分不是为了学手艺,而是为了炫耀。
为了保证菜品质量老谭就把贴厨这个岗位取消了。
看完热菜厨房老谭觉着把四个贴厨换成四个厨师的话那啥问题都解决了,菜也能上得快,质量也能得到保证。
可是四个贴厨的都是王刚徒弟,取消的话将有难度。
感谢您的阅读,多提宝贵意见。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