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可想而知,陈默连海选都没有过。
这是陈默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登上一档选秀节目,拿着自己的作品在观众和评委面前演唱,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真正的登台追逐。之后在大学里一次晚会上,他依旧是用那段电子琴伴奏,给台下的很多老师和同学唱了这首歌。
从此之后,陈默再也没有唱过这首《楚国的土》。
虽然过了有四五年的时间了,但他依旧觉得这首《楚国的土》写的很好,歌词写的很好,曲子写的很好,只是没有好的编曲和伴奏罢了。而如今,他却觉得自己当年想把这首歌做成一首真正音乐作品的时机来了。
因为马上就要端午节了,这首歌曾是他写给屈原的,而如今,他更觉得这首歌是写给自己的,写给他深埋在地下父亲的,这首歌寄托了他年少时候的梦想,寄托了他如今对父亲的想念。
给高文浩打了个电话,约了个时间一起吃饭,一顿烧烤之后,两个人又回到了高文浩的住处,陈默向高文浩诉说了《楚国的土》的来龙去脉,高文浩听后很感兴趣,手便跟着陈默的哼唱打节拍,打了一会拍子之后,高文浩道:“这首歌的节奏不对,节拍太快,得需要修改一下,否则按照你的节奏,这无法做成一首完整的曲子,曲子跟拍子对不上号。”
“好,你修改调整,从编曲的角度,将这首曲子重新作。”陈默知道自己是个业余的音乐爱好者,需要高文浩这个专业的人进行指正。
高文浩打开编曲软件,双手按在黑白键盘上:“来,你继续唱。”
陈默开始哼唱起来:“多年以后人们去回忆,那段往事已看不清。就在今天的今天,湘江水的眼泪我看见。”
高文浩一边听着陈默的哼唱,一边思索着伴奏的旋律和节拍的快慢,想了一番后,试着将旋律弹出,又不断的调了几个节拍,嘴里嘟囔着:“不对,还是有些快,得降一个节拍试试。”他把节拍降了几个度,又重新听了听:“又低了些,再加一个试试。”
陈默认真地听着高文浩的自言自语,他知道,高文浩已经在飞速的思考如何将这首歌曲的旋律大致框架确定下来。
两个人一唱一弹,时不时地商量几句,一个小时以后,这首《楚国的土》的旋律框架最终定了下来,剩下的,就是通过吉他、贝斯、管弦乐等进行添枝加叶了。
陈默打心眼里佩服高文浩的编曲技术,他们两个犹如伯牙和钟子期一般。高文浩知道陈默的音乐要表达什么,表达怎样的情感,表达怎样的主题,所以他竭尽所能的用他专业的编曲技术,将陈默这些心中的想法,全部通过那些美妙的音符一一实现。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