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袁天罡可谓是经历了相当多的事情。

他会努力尝试把细节完善一下,再总结出足够多的经验。

“或许我应该再多观察一下。现在盲目作出决定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到了这一步袁天罡已经是非常的谨慎了。

如果他不能作出正确选择的话那还不如根本不做出决定。

眼下袁天罡不仅仅要观察书院会如何反应,还得观察一下朝廷的态度。

显隆帝的心思最是捉摸不透。

一般人是难以忖度清楚显隆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何况显隆帝还会尽可能的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

“也许除了陛下之外,其他人也会想要趟一趟这个浑水吧。”

太子,齐王,以及那一众王爷,有哪个是省油的灯?

若是大家都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分一杯羹的话,或许长安城的局势就会变得无比混乱。

“不良人和郑介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跟陛下未必是一条心吧?”

如今袁天罡必须要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到,不然的话会把道门推向歧途。

“师父,您在想什么?”

此时此刻李淳风凑到了袁天罡的身边,很是恭敬的问道。

“唔,为师在想道门在这场大变局中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袁天罡苦笑一声道:“但是到现在为止为师还没有想清楚。这就有些难办了。如果我们盲目的作出决定,很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既如此,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恩师,我们现在必须要表态吗?如果不表态的话会有什么影响呢?”

“不表态的话很可能会两边都不讨好。要是这样的话那肯定是不利于道门今后的发展的。”

袁天罡叹息一声:“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找到道门的立足点,这样一来就能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了。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表明自己的立场,不然很容易会陷入到一种极致的矛盾中。我们必须要先保持沉默。”

江南道。

宁州城。

宁州刺史万彦此时此刻心情相当的复杂。

对他来说,最近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短时间内处理清楚这么多的事情,着实是有些让人头大。

光是这些也就罢了。

毕竟妖兽被平定之后,万刺史觉得没有什么是不能够彻底解决的。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些事情,着实是让万刺史抓狂。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源自皇帝陛下。

大周天子显隆帝降下了一道圣旨,要从各州县抽调军队至京畿道。

理由还是上次的那个--拱卫京师。

万刺史真的是弄不明白了。

长安城十分稳固繁荣,怎么就需要抽调军队去拱卫呢?

而且显隆帝在圣旨之中还说的相当的明白,那就是要抽调精锐!

如果天下各地军队中的精锐都被抽调干净了,不管怎么看都不是一件好事。

京师长安固然很重要,但是其他的边关也是相当重要的,不能因为要拱卫京师长安,就把其他地方的军队全部抽调一空,这样是不合理的。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有可能导致大周整个防御体系全部溃散。

要知道地方和长安的防御采取的是不同的模式。

完全套用长安的模式在地方行不通,完全将地方的模式套在长安那更是行不通的。

皇帝陛下如今完全不分青红皂白要将地方的军队尽数的调往长安,这到底是存了什么心思?

为啥皇帝陛下要用这种方式来逼迫自己的臣子呢。

虽然万彦是地方官,虽然他是天子门生。

但是他还是觉得相当的困惑不解。

这一切实在太不合理了。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完全说不通啊。

这个时候万彦真的是太痛苦了。

他曾经尝试过让自己冷静下来,但是却发现完全没有效果。

“唔,我到底该如何做呢?”

迷茫,万彦这个时候真的是太迷茫了。

一边是朝廷,一边是地方。

一边是皇帝,一边是百姓。

万彦感觉自己不管是做出什么决定都注定要被骂的。

他要不想被骂,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做一个谏臣。

但是做谏臣的风险性是相当高的。

首先肯定会因此触怒皇帝。

众所周知显隆帝的脾气不是一般的差。

万彦很清楚得罪显隆帝的下场。

如果只是被廷杖一顿那可能还是好的。

但是如果因此而被斩首甚至抄家,那对万彦来说就绝对是不可接受的了。

一旦真的陷入到了这种万劫不复的境地,万彦影响的可就不仅仅是他自己了,还有他的家人。

所以这个时候万彦真的是太无奈了。

“我要这样做吗,我如果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头那肯定会扬名的。但是扬名了之后呢。为了一个虚名而抛弃自己的一切,真的值得吗?”

得罪君王的下场不用想就能够知道。

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他感觉自己不管怎么样做都会得罪人。

而一旦他得罪了皇帝,他本人肯定是完了,他的家族也肯定会跟着覆灭。

但是如果他这个时候选择袖手旁观,什么都不去做的话,他的良心又会过意不去。

所以说他到底该如何选择?

万彦知道这个时候必须要保证自己能够完全冷静,但是这需要时间。

他现在有时间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现在万彦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

这还不算,他还得要去考虑做出这些决定之后可能承担的后果。

他真的能够承担的起这些责任的吗?

良久之后万彦最终作出了决定。

“陛下,臣得罪了。”

万彦在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还是决定要向显隆帝上奏,谏言显隆帝放弃从各大州县征兵。

只是单纯的为了拱卫长安而把天下州县的兵丁抽调一空,不管是怎么看都是绝对的大昏招。

这个时候万彦是真的不能再忍了。

如果他能够劝说显隆帝回头是岸,放弃从各大州县抽调军队去拱卫长安的话,也可以算得上是功德无量了。

当然,万彦觉得他很难成功。

显隆帝非常固执己见。凡是他认定的事情,绝不会轻易的更改。

这就决定了万彦的奏疏注定会石沉大海。

那些审时度势的人也就会更加支持显隆帝从各大州县抽调兵力。

但是这个时候万彦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所以接下来不管这个选择最终会给他带来什么,万彦都无怨无悔。

他不仅仅希望一家一姓幸福,他更希望的是全天下百姓幸福。

赵洵赵明允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如果一个人没有条件,那么能够独善其身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但是如果一个人拥有了条件,他还不能够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抱负,不能够去帮着天下苍生谋福祉,那就真的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万彦想明白了,所以他打算去做这个先驱者。

他要去为大周的百姓发声!

他认为一个读书人一个士大夫,必须要能够拿出一些担当来。

一个人不能够只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谋划,这样的人是为人所不齿的。

这个时候他确实需要表现出定力,在面对浩瀚天威时绝不能腿软。

皇帝是天子,是至尊,是这个世界绝对权力的化身。

这天下无数人曾经拜倒在皇帝的淫威之下。

有的时候万彦也会恐惧。

但是万彦在恐惧过后还是能够看到一些截然不同的东西。

有的时候人总归是要学会战胜自己的。

你平日里所认识的那个自己,或许并不是最好的那个自己。

什么是好官?

好官就是要为民请命。

即便是皇帝站在面前,也不应该有任何的畏缩。

该是站出来的时候就一定要站出来。

因为如果连他们都不能站出来的话,那就更不敢有人站出来了。

如果连他们都不敢替这些贫苦百姓,替这些普罗大众发声的话,那这些人就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能申冤了。

在万彦看来这是不公平的。

他无比的希望自己的出现能够改变一些事情。

他无比的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某些规则。

这个世界上的某些规则或许真的是太过冷酷了。

显隆帝确实是做的太过分了。

这已经触及到了万彦的底线。

既然选择了对抗显隆帝,万彦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这条道路无比艰辛,但并不只有万彦一个人在走。

还有许多同行的人,这些人都是跟他秉持着一个观点的人。

这些人中有些是官员,但大部分都是还没有踏入仕途的读书人,亦或者是那些不屑于混迹官场的读书人。

因为显隆帝是皇帝,他可以凌驾于大周律法之上,无视任何人的态度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做事。

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如今万彦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能够让宁州百姓,让全天下的百姓挺直他们的脊梁堂堂正正的做人。

万彦知道他要冒犯的是天底下最尊贵的男人。

一般人根本不敢去触犯他的逆鳞。

但是这个时候万彦没有选择。

他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战。

只要能够做到问心无愧,那就不虚此生。

对待显隆帝对待朝廷,万彦要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

他要让世人知道他万彦并不仅仅是一个官员,更是一个人,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他能够真真切切的领悟到那些人间的悲欢离合,能够感受到人间的那些烟火气。

即便是为了给天下读书人挣得一个颜面,他也必须要在这个时候毫不犹豫的站出来。

他们能够为了百姓仗义执言,他们也能够为了百姓顶撞皇帝,冒犯天威!

东宫。

太子李显坤愁容满面。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会如此失控。

太子党的成员一再被父皇敲打贬谪,这明显是要挖断他的根基啊。

照着这个样子下去用不了多久太子李显坤就会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了。

这是太子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父皇这是存心要给齐王铺路吗?把孤的拥护者全部贬谪,好让齐王党的官员上位?”

太子李显坤越想越气,整个人都不好了。

“要是这样的话,孤便要放手一搏了。这种时候孤绝对不能在这里等死!”

太子李显坤无比的愤怒。

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如果他能够通过这个考验的话,或许会迎来柳暗明又一村。

可如果他无法通过这个考验的话,东宫一派就很有可能会没落了。

如今已经到了血拼的时刻,太子李显坤自然而然不会再有任何的犹豫。

“没有人能够对孤做这种事情,即便是父皇也不能!”

太子李显坤深知他要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如果能够在齐王一派发力前就先收集到齐王的罪证,就可以巧妙的将危机化解。

当然,齐王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要想搜集到齐王的罪证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太子李显坤必须要跟不良人合作才有希望。

好在如今他和不良人的关系不错,还是有机会运作一番的。

但是即便如此,太子李显坤也没有十足的胜算。

他必须要把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都考虑到,这样即便是失败了也还有退路。

父皇虽然一而再再而三的给到他压力,但是太子李显坤很清楚父皇不会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废太子的。

除非是他犯了谋逆重罪且证据确凿,不然他的储君之位就是无比稳固的。

在这种情况下太子李显坤一定不能自乱阵脚。

“或许我可以安插人手上演一出苦肉计。”

太子李显坤这个时候必须要好好想一想办法了。

如果他不能及时止住齐王党的气焰,就会令对方得寸进尺。

苦肉计要想成功,必须要做到天时地利人和。

太子李显坤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但要想把整个计划实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他需要把细节完善,再和心腹商议具体的过程。

这一次太子李显坤一定不能再受制于人了。

太子党现在急需要提振士气。

只有太子李显坤给予齐王重创,才能够把士气重新聚集起来。

这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太子李显坤能够接受。但是他务必要让结果更加美妙。

“孤不出手还真以为孤是千年大王八了啊。这一次,孤一定会让你好看!”

太子李显坤对齐王这个弟弟可谓是恨之入骨。

只要有机会他就一定要彻底扳倒齐王。

虽说其他的弟弟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但齐王无疑是其中最树大招风的。

既然如此,太子李显坤便要用扳倒齐王向其余诸王警告,让他们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这个时刻太子李显坤绝不会有任何的留情。

天家无亲情,对兄弟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历朝历代废太子的下场无比凄惨,太子李显坤肯定是不能允许自己也落得一个这样下场的。

所以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奋力一搏,争取铲除所有的异己。

他真做到了这一步,父皇即便是心中再不爽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吧?

胜者为王败者寇。

只要太子李显坤能够战胜这些看似强大的弟弟,就能够笑到最后。

父皇即便是再不情愿届时也只能承认这个既成事实。

毕竟,肉也是要烂在锅里的。

为此太子李显坤隐忍了这么久,总归是要有爆发的时刻。

只要他能够把握好这个分寸,就一定可以带领太子党突破打压,强势逆袭。

太子李显坤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西域,安西都护府。

贾兴文这次从长安城带回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感到无比震惊的东西,那就是火器。

火器的出现让所有人都觉得无比的激动。

火器拥有比弓箭更为简单的操作方式,比弓箭具有更加强大的杀伤力。

在战场之上作战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一定要高效。

而火器确实是相当高效的。

火器之中,火铳跟火炮都是无比高效的。

两者放在一起来比较的话,火炮更为威猛犀利,而火铳则更加具备精准性。

可以说这两者各有优劣吧。

不过在安西军将士们看来火器说白了只是一个辅助而已,要想彻底的代替冷兵器是不可能的。

贾兴文这两年的变化相当明显,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他练就了钢铁一般的意志。

这一点其实是相当关键的,也是让贾兴文区别于其他安西军将士最为关键的一环。

他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他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他从长安带回来的不仅仅是火器,还有一种极为强大的阵法。

这阵法得到了修行者的加持,可以让士兵们在战斗的过程中获得相当高的附加值。

这其实是无比关键的。

本来安西军就是一支绝对意义上的铁军,在获得了附加值之后他们就能够得到更加深入的提升。

获得增强之后的安西军不说所向披靡,但确实极大的提高了竞争力。

“来吧,让我们开始操练起来。”

目前刘霖把阵法的演练全权交给了贾兴文。

贾兴文也是相当的激动。

这还是他第一次将修行者使用的法阵跟安西军的实际训练相结合。

不得不说在某种程度上,这真的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尝试。如果接下来一切顺利的话,贾兴文还会做出更多的尝试。

“来吧,大家好好进入法阵之中。你们不要有任何的顾虑,不要有任何的担心。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即可!”

贾兴文知道这个时候他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给将士们鼓劲。

总的来说此时此刻贾兴文也没有什么太多的经验,他能做的也是尽可能的摸着石头过河。

贾兴文带回的这个法阵是青莲道长和卢光斗合力创造的。

集合了两大阵法高手创造的法阵确实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东西。

“大家一定要踩在点子上。只有踩在点子上你们的战斗力才能够飙升的更多。”

贾兴文这个时候可以说是相当认真的。

他想要尽可能的展现出自己的熟练度,他也希望安西军的将士们能够像他那样熟练的操控这一切。

一开始的时候是肯定会有生疏感的,但其实适应了之后就会觉得也还好。

至少在贾兴文看来这绝对不算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控制好士兵们的情绪。

安西军将士的情绪只要不出问题,这个法阵还是能够发挥出预期效果的。

当然控制好安西军将士的情绪并不容易,因为这些将士们并不是木桩也不是稻草人。他们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既然是活生生的人,那就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

安西军的将士们能够如此热忱的在这里训练,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加油啊弟兄们,我看好你们。”

贾兴文知道这个时候他是要给予安西军的将士们充分支持的。

只有让安西军的将士们感受到了这些支持,他们才能够在接下来表现出足够的东西。

有的时候贾兴文会觉得自己面临相当巨大的压力。

但是如果他跟安西军的将士们在一起,就不会有类似的感觉。

对这一批安西军将士,贾兴文是非常有信心的。

他知道这一批安西军将士其实是非常具有硬实力的。

拥有了一定的硬实力之后,就能够扛得住巨大的压力。

而人在抗住压力之后,接下来能够做的事情就真的是太多了。

贾兴文现在的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安西军士兵们踩在符阵的符点上。

刚刚他也说了,只有将士们踩在符点上,才能够让他们的实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贾兴文操练了安西军相当长一段时间,他明显能够感觉到安西军将士从一开始的生疏,已经是渐入佳境了。

贾兴文知道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目前贾兴文是整个安西军的主导者。

既然大都护刘霖把这个操练军队的权力下放给了贾兴文,贾兴文就必须要展现出一些实力来。

贾兴文是不能够辜负大都护刘霖的信任的。

除了防御法阵的演练,贾兴文也让安西军将士们充分的熟悉了火器。

从火器的使用效果来看,那是相当理想的。

有了火器之后贾兴文真的是更加的自信了。

贾兴文自己也并没有使用过几次火器。

在长安城的时候他曾经尝试性的使用过火铳,火炮是完全没有用过的。

所以对贾兴文来说,这一次他基本上是靠着理论来教安西军的。

但是不得不说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一切都是在他的计划之中。

将这些优质的火器跟勇猛的安西军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对敌人造成巨大无比的冲击力。

对安西军来说这简直就是如虎添翼啊。

有了这些以后,安西军即便是面对再强大的对手也完全不需要畏惧了。

大都护对他如此之信任,把训练安西军的重任都放到了他的身上,所以贾兴文就自然而然的要呈现出自己强硬的实力了。

安西军要对决的敌人没有一个是所谓的软柿子。

即便是看起来很脆弱的西域叛军,他们的背后也拥有一位一品巅峰强者--慧安法师。

这位西域佛僧的个人实力相当强大,有着靠着一己之力改变整个战场格局的能力。

所以贾兴文对他进行了重点关照,确保能够将慧安法师的个人实力降低到最低。

如此一来即便是慧安法师也无法对贾兴文和安西军造成太大的影响。

贾兴文知道这是对安西军的一次考验,但这又何尝不是对贾兴文的一次巨大的考验呢?

对他们来说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贾兴文修的是正道。

武道至阳,克制一切邪祟之物。所以贾兴文不需要畏缩不需要后退,他必须要展现出不一样的东西,他必须要展现出绝对的实力,唯有如此方能带领整个安西军走向巅峰。

安西军本来就曾经位于巅峰,只不过后来走了一段的下坡路。

但是没有关系。

贾兴文相信安西军仍然有机会卷土重来,重返巅峰。

终南山,浩然书院。

赵洵早早的起床之后洗漱完毕准备去吃早餐。

当赵洵来到厨房之后,思考的就是要做什么早餐了。

可以说他选择的早餐会直接影响接下来的心情。

所以赵洵就得要认真思考了。

到底要吃什么呢?

思来想去之后赵洵决定炸个馒头片。

炸馒头片其实做起来相当的简单,一点都不困难。

赵洵掌握两种炸馒头片的方法。

一种是直接用油裹鸡蛋炸馒头片,一种是用酱油蘸馒头片去炸。

两种馒头片的口感完全不同。

其实越是这种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食材,制作越是不易。

赵洵是一个极为懂得追求本真的人。

什么是食物的本真?

食物的本真自然就是那种纯粹的味道了。

口腹之欲真的是所有人都无法抵抗都无法拒绝的东西。

所以当赵洵将馒头片裹了鸡蛋炸制的时候他能够明明白白的感受到那种绝妙的口感。

这是真的很香啊。

香气四溢的感觉让赵洵觉得幸福极了。

“好香啊。没有想到我炸制的馒头片会这么的香。”

赵洵这个时候已经完完全全的沉醉其中了。当然赵洵知道接下来还得赶紧再去炸一些蘸了酱油的馒头片。

赵洵决定将两种馒头片都做一些,这样吃起来也好有个比较,有个判断。

真香啊.

当赵洵将酱油炸馒头片也做出来之后,一时间直是满满的幸福。

“啧啧啧,能够同时品尝这么多美味,真的是无比的幸福!”

赵洵极为擅长做菜,也只能够做到这种地步,一般人还真的比不上啊。

“我已经很久没有尝试过这么美味的食物了。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也是相当的精致啊。”

很快旺财就闻着香味赶过来了。

一时间赵洵却是吃了一惊。

“啊,旺财你说你不是狗鼻子怕是都没有人信吧。”

“呼,明允兄你这么说那可就真的是你的不是了啊。你炸了这么多的馒头片不就是为了分享的吗?你一个人怎么可能吃的完啊?”

“呃”

“啊哈哈哈,既然你这么说了那要是我不给你吃那就显得我太小气太矫情了对吧?吃吧吃吧,今日我管够。”

旺财听了赵洵这番话之后直是乐开了。

“哈哈哈,好啊好啊,真的没有想到明允兄你能够有此觉悟。不容易,当真是不容易呀。”

“嗯,吃吧吃吧.”

赵洵对旺财简直是无奈了。

他知道这个时候多说无益,还是应该好好的干饭才是。

由于旺财的突然杀出,赵洵显然不打算在这里多做停留。

继续待下去,赵洵感觉自己的耳朵都要磨出老茧了。

接下来赵洵打算去找三师兄龙清泉了。

这个时候开始修行训练确实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至少可以暂时将旺财抛诸于脑后。

进入沉浸式训练的赵洵会体现出无比强大的一面。

这一点三师兄龙清泉还算是深有体会的。

所以接下来赵洵就决定将自己彻底的交给三师兄龙清泉了。

他知道以三师兄龙清泉的专业性,是不会让他失望的。

很多时候三师兄龙清泉的个人实力还是令赵洵无比仰慕的。

虽然目前赵洵的个人修为已经无限趋近于三师兄龙清泉。

但是赵洵知道其实要想全面的超越三师兄龙清泉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这段时间可能会很短,也可能会很长。

目前来说赵洵并不是很清楚。

但是赵洵有一点还是相当的清楚的,那就是绝对要敢于付出。

三师兄龙清泉能够给到赵洵非常多的帮助。而这些帮助是赵洵平日里很难感受到的。

所以只要有机会,赵洵就希望能够在细节上得到一些尽可能的支持。

只要他能够在细节上尽可能的获得支持,那么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他就可以拥有与旁人绝然不同修行轨迹。

赵洵肯定是有修行天赋的,但如何兑现天赋其实也是一门学问。

有的人能够把控的很好,有的人掌握的则相对不是那么到位。

赵洵觉得自己其实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

能够将状态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为平稳的环境之下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

赵洵只能多作努力了。

“小师弟,你今日想要学什么?”

竹林旁,三师兄龙清泉很是认真的询问着赵洵。

赵洵见三师兄龙清泉如此郑重的提问,一时间有些许的紧张。

“呃,三师兄我想要尝试一下还原术。”

“还原术?”

三师兄龙清泉听到了这里之后直是觉得无比的震惊。

“小师弟你口中的这个还原术到底是什么意思?”

“呃”

一时间三师兄龙清泉错愕了。

“就是巫术还原术啊。经过巫术的掩饰,许多物体会表现出与原本完全不同的样子。但是如果用了还原术的话,那就能够将其还原成为最本真的样子了啊。”

“哈哈哈,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啊。”

三师兄龙清泉一时间悟了。

“当然,这个还原术对于易容术等法术也是有效的。经过了易容术的加持之后,物体表面都变了一副样子。但是经过这个还原术的还原之后,一切又会变回本真的样子,这还是相当值得期待的。”

“嗯”

三师兄龙清泉已经大概明白了小师弟赵洵的意思了。

“哈哈哈,其实有的时候事情真的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三师兄龙清泉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是直接让赵洵惊掉了下巴。

“三师兄,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事情没有你想象之中的那么简单的啊。”

三师兄龙清泉双手一摊道:“难道是我没有表述清楚吗?”

“呃,三师兄这件事难在何处啊?”

“难就难在你很难分辨出哪些是幻化出来的哪些是真实的。你总不可能随便看到一个东西就认为是幻象吧。你动用还原术的前提是你已经做出了判断。随后就能够在那个基础上做出一定的还原。但要是你自己根本就弄不清楚这个还原术到底是什么意思的话,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吧。”

“嗯”

赵洵是能够明白这个麻烦所在的。

他大概明白了意思,努力的平复着心情。

“所以.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怎样才能够判断出什么是幻象呢?”

赵洵肯定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的人。

对他来说他肯定是要极力的去探寻结果。

即便是这个结果看起来有些难以去达成。

但只要有机会,赵洵还是会去尽力一试。

有的时候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三师兄龙清泉明显是知道办法的,只是一直藏着不说而已。

所以现在赵洵就算是软磨硬泡也要弄清楚接下来到底该如何是好。

“小师弟啊,这世间万物都有定数。有些人利用幻术模仿的很像,但是其实还是有本质差距的。你可知道这最本质差距是什么?”

“呃?还请三师兄明言。”

“这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幻象是无神的。而本尊是有神的。有神和无神才是区分他们的最为关键的所在。”

三师兄龙清泉背负双手很是认真的说道:“所以你也不必担心太多,只需要秉持着这个原则去分辨就是了。一般来说若是无神的十有八九就是幻象。除非是有人刻意隐藏真相。但是这种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

“呃”

这一瞬间,赵洵是真真切切的被震撼到了。

不得不说这确实很有道理啊。

修行者有神,幻象无神。

幻象就算是做的再惟妙惟肖,但是在细节上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的。

这个差距并不能够被轻易的掩饰,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够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师兄啊,你说这除了人,妖怪也能够幻化吧?”

“当然,有很多妖怪都是有幻化之术的。其中有一种百变妖,它能够复制幻化成任何人的样子。很多人都曾经被百变妖所骗最终惨死。”

“呃”

“所以妖也能够通过有神和无神分辨吗?”

“那是不行的,妖又不是幻象,它再怎么说也是活物啊。不过可以根据气息来分辨。正所谓仙有仙气,人有人气,妖有妖气。”

三师兄龙清泉摇了摇头道。

“妖怪的气息跟我们人的气息是很不一样的。即便是它刻意隐藏也很难如愿。所以小师弟你也不必过于的担心,只需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多留心一些就是了。”

三师兄龙清泉深吸了一口气道:“大家的气息不同,所以展现出来的状态也就不同,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妖的气息来分辨。如果我们能够闻到妖气的话,那说明对方是妖的可能性会非常之大。”

“哦哦.”

赵洵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三师兄龙清泉说的真的是相当的有道理啊。

看来他还是要好好的感悟一番才是。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