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联名上书
终南山,浩然书院。
一大清早的旺财就火急火燎的朝赵洵跑来。
赵洵见状直是吃了一惊。
“呀,旺财啊你这是怎么了?”
“哎呀,明允兄你可别提了。你可知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嗯?”
赵洵多少显得有些吃惊。
一般来说旺财主动前来找他多半是与出书有关,所以是新书出了问题?
这完全是赵洵大致的判断。
因为通常来说旺财主动来找他多半都跟这件事有关。
所以.
赵洵倒是有些好奇。
“万刺史也不知道为何写了一封奏疏去暗讽显隆帝。显隆帝看到了奏疏之后直是暴怒,扬言要杀了万刺史呢。”
“啥?”
赵洵听到这里之后直是吃了一惊。
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要真是这样的话,岂不是意味着万刺史已经岌岌可危了?
毕竟万刺史跟他们不一样。万刺史是大周的官员,是领着大周俸禄的。
所以万刺史必须要对自己的顶头上司显隆帝保有最基本的尊敬。
要是他对显隆帝没有这份尊敬的话,显隆帝完全是可以给他治罪的。
一顶大不敬的帽子扣下来没有几个人能够顶得住。
万彦这确实是取死之路啊。
“旺财啊,消息来源可靠吗?”
“这个.”
旺财一时间有些无奈,长叹了一声道:“只能说勉强还算是可靠吧。因为我们家有一个线人在宫里当差,这是他听到的消息。虽然不是第一手,但是应该是可以算得上靠谱了。”
好家伙.
听到这里之后赵洵直是吃了一惊。
旺财这真的可以啊,能够第一时间拿到消息,而且他们家竟然在宫里也有线人?
不愧是长安乃至大周的顶级富商,人家繁盛果然是有道理的啊。
不过
赵洵清了清嗓子道:“旺财啊,其实我还有一件事没有搞明白。那就是为啥万刺史好端端的要给显隆帝上那个奏疏啊?他安安生生做他的刺史,过他的小日子不好吗,为啥要去顶撞显隆帝啊。”
赵洵心道不是每个人都有大佬庇护的啊,赵洵这么强势是因为背后还有书院,有山长给他撑腰。
可万刺史的背后有什么?
这么得罪显隆帝怎么看都不是明智之举啊。
“听说是因为显隆帝要从天下各地州县抽调军队的缘故,万刺史这次忍不了了,便打算上奏显隆帝,让他放弃这个想法。可能写奏疏的时候万刺史太激动了,所以措辞就凶了一些。”
“噗”
赵洵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就这?
万刺史糊涂啊。
显隆帝这种人最是刚愎自用。
一旦是他决定了的事情,那就绝不会轻易的改变。
指望显隆帝放弃?
那根本就不现实啊。
别说是万刺史一个人上奏了。就是这个时候有一群官员联名上书,估计显隆帝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这可真的是太难了。
这么多压力压在万刺史的肩膀上他真的害怕万刺史顶不住啊。
有的时候人还是要有一些自知之明的,至少不能过于的冲动放肆。
毕竟是要在大周这个世界里讨饭吃的。还是要遵循一下基本规则的。
不得不说这一次万刺史太过冲动了。
但是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再想要后悔肯定是来不及了。
“我觉得这样吧,首先我们要保证自己能够得到第一手的信息。这样不管是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我们就能够立即的得到消息。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非常敏锐的捕捉到显隆帝的思维动向,就可以给万刺史通风报信了。”
“通风报信?”
旺财一时间有些懵了,他有些没有听懂赵洵的意思。
“所以明允你的意思是想要提前的给万刺史报信,然后让他提前跑路对吧?”
“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最坏的那种可能。”
赵洵双手一摊,毫不犹豫的说道:“不得不说这种可能确实存在。我们一定要把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都考虑到。这样才是对万刺史负责。”
赵洵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一旦他认真起来,就连熟悉他的人都会觉得陌生。
“明允兄啊你怕是还不知道一点吧。这些地方官都有家眷在京师。朝廷就是怕他们图谋不轨造反。”
旺财说出这点的时候面上的表情可谓是相当的无奈。
有些事他还是要当面给赵洵说清楚的。
因为赵洵似乎确实对这方面不太关注。
虽然他是国公之子,但更像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公子哥。
所以在这方面旺财就得多操心一番了。
有的时候旺财其实也不想要那么操心的。
可是没法子啊。
书院的这些弟子们啊真的就像是一群甩手掌柜,是真的不愿意去管这些事情的。
“啊,竟然还有这种事情。那万刺史如今在京师的家眷有多少啊。能不能一次性帮助他们转移?”
赵洵听到旺财说出这个细节之后一时间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
可以说麻烦就麻烦在了这里。
如果不能够将万刺史的家眷全部顺利转移,那么就不能指望万刺史同意通过传送术离开。
毕竟这些都是他的亲人啊。
这么多的亲人攥在显隆帝的手心里,万刺史怎么可能会跑?
要是万刺史这个时候跑掉了,他的亲人们肯定难逃一死。
万刺史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的人,是断然不会做出这种抛弃家人独自跑路的事情的。
所以这样一来,事情倒是真的有些难办了。
控制好情绪吧,一定要控制好情绪。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冲动啊。
赵洵知道这个时候他的情绪把控相当的关键。虽然他也很关注万刺史的安全,但是他一定要保证自己是在一个合理的情绪之下的。
如果他的情绪出现巨大的波动,如果他无法保证自己处于一个良好甚至是完美的状态的话,那么接下来他要承受的压力真的是太大了。
“呼”
赵洵这个时候真的是感觉自己太难了。
他要何去何从?
赵洵本能的朝旺财望去,见旺财也在巴巴的看着自己,赵洵心道这压力未免也太大了吧。
旺财这厮可是鬼主意特别多的人。
这个时候竟然连旺财都没法子了,足以说明事态已经严重到了一定的境地。
赵洵能够感觉到压力全部压到了他的身上。
所以接下来要怎么办,他要怎样才能够成功化解掉这个危局?
赵洵知道自己这个时候的情绪是不足以支撑他继续做出下一步决定的,所以这个时候赵洵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将情绪调整好。
显隆帝这个人的脾气秉性赵洵也算是相当了解的了。
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赵洵觉得显隆帝肯定是不能够信任的。
显隆帝这厮最是刻薄寡恩,最是擅长通过贬低别人而抬高自己。
所以当他看到了万刺史上奏的那份奏疏的时候内心一定是无比愤怒的。
这个时候他肯定是想要杀万刺史的。
如果显隆帝真的决定杀万刺史,那就会立即降下圣旨命人将万刺史从江南道宁州城直接押解进京。
这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应该近来就会降下圣旨。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显隆帝暂时不会杀万刺史。
并不是说显隆帝不想杀万刺史,而是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显隆帝知道不能杀万刺史,至少在现在看来不能杀。
因为万刺史是镇压妖兽的功臣之一。
若是没有万刺史的斡旋,如今整个江南道已经是乱作一团了。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万刺史是真的立了大功的。
这个时候显隆帝要是杀了功臣那确实会引起轩然大波。
这肯定不是一个小事件,甚至不是一个所谓的独立事件,而是会在相当程度上引起连锁反应。
赵洵并不能够判断出显隆帝接下来一步的打算,因为他不知道显隆帝此刻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
通常来说显隆帝都是一个不按照套路出牌的人。
所以对显隆帝来说,接下来做出任何事情都是合情合理的。
就当下而言,显隆帝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万刺史呢?
赵洵真的是茫然的。
换句话说他们是被动的。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一切事情,都得是在显隆帝做出决定之后才好真正的去做。
如果他们一直都是以被动姿态做出响应的话,那么就不可能抢占先手。
虽然他们掌握着传送术这样的一个大杀器。
但是传送术也是需要时间的啊。万一在他们使用传送术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些他们所不愿意看到事情那他们又该如何是好?
万刺史是一个性格相当要强的人,他认定的事情其实是不会轻易的做出改变的。
所以赵洵对于万刺史其实是相当担心的。
刚则易折啊。
他跟万刺史真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这个时候赵洵当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万刺史蒙难。
朝中应该还是有不少官员反对显隆帝的吧?
毕竟显隆帝倒行逆施也不是一两天了。
这个时候如果有大量的朝中官员反对显隆帝甚至是声讨显隆帝的话,那么确实会在接下来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一旦朝中形成了较强的舆论,那么即便是独断专行惯了的显隆帝怕是短时间内也不敢完全按照自己原先的计划行事了吧?
显隆帝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
他会审时度势,根据形势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判断。
一旦他发觉情况不对,就会立刻做出调整绝不可能一条道走到黑的。
显隆帝其实本质上是一个内心自卑的人。
或者说他是一个外强中干的人。
他的强大并不是因为他自身的实力,完完全全就是因为他身上的这一层皮,只因为他是皇帝。
如果刨除掉他皇帝的身份,那他就什么都不是。
所以显隆帝其实还是会畏惧的。
面对朝廷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他肯定是会做出一定调整的。
赵洵相信自己接下来应该要努力做点什么了。
接下来要是再发生一些什么的话,就可能会把整个平静的局面打破。
赵洵是想要打破这个平静的局面的。
“旺财啊,我想到了一个堪称完美的计划。这个计划如果可以实行的话,一定会大获成功的。”
“啊?什么计划啊?”
旺财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有些感兴趣了。
“我去找十师兄徐荣,让他用纸人传递信息。只要十师兄把纸人派驻到京师长安各大官员的府宅之中,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行动的。”
赵洵当然知道不是所有的朝臣都会选择站出来替万刺史仗义执言,但是只要有一半的官员站出来,就能够对显隆帝形成极大的舆论压力。
一旦这些压力来到了显隆帝这一边,显隆帝肯定会扛不住的。
正如赵洵之前所分析的那样,显隆帝虽然是一个昏君,但他并不愚蠢。
所以显隆帝还是会做出一番权衡比对的。
一旦他认为接下来的这个选择并不完美他就肯定会进行一番调整。
对赵洵来说最看重的也就是显隆帝的这个调整。
如果经过了一番调整之后显隆帝做出的决定他们能够接受的话,那自然是极好的。
如果经过了一番调整之后显隆帝做出的决定仍然无法让赵洵接受的话,那么接下来赵洵就会做出其他的选择。
反正不到最后一刻赵洵是绝不会放弃的。
虽然万刺史是个倔驴,但确实是大周目前为数不多的好官。
这样的好官要是冤死了,那就真的是没有天理了。
赵洵是一个为人相当正直的人,他相信天道轮回,相信邪不压正。
“好,那我们快去找十师兄吧。”
旺财知道十师兄徐荣手中纸人的神奇,这东西确实可以改变当下的困局。
竹楼之中,憨憨十师兄徐荣正自在叠纸人。
他叠纸人叠的十分用心,甚至可以用专注来形容。
以至于在赵洵跟旺财来到了竹楼之后他仍然没有意识到。
“咳咳咳,十师兄我来了。”
“啊,小师弟你来了呀快坐快坐。等我把这剩下的几个纸人叠完啊。”
“呃”
赵洵心道这还真的是相当符合十师兄徐荣的待客之道啊。
不过赵洵已经习惯了,所以并不会觉得有任何的问题。
“好了,我这最后的几个纸人也已经叠完了。小师弟啊,你们这个时候来找我到底是所为何事啊?”
憨憨十师兄徐荣一边将纸人放下,一边淡淡问道。
“哈哈,是这样的”
赵洵笑了笑先是努力将自己的情绪控制住。
“我们想要请你帮一个忙。这个忙对于十师兄来说再容易不过了。只要十师兄你愿意,我觉得我们立刻就能实现。”
“嗯,说来听听先吧。”
十师兄徐荣虽然憨憨但是却也不傻。
他知道凡事还是要先听一听才能够做出决断的。
要不然的话贸然做出了决定怎么看都不是一件靠谱的事情啊。
“呃,万刺史您应该还记得吧。当初我们第一次去宁州的时候,咱们跟万刺史还是打过不少交道的。”
“记得啊。我对万刺史的印象十分深刻啊。万刺史绝对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好官。我们当时从长安出发一路经过了很多地方,基本上找不出像万刺史这样的好官了。”
“嗯”
赵洵听到这里之后却是相当的满意。
只要十师兄对万刺史有好感,那么这件事其实就好办许多了。
赵洵最担心的情况就是憨憨十师兄已经将这个人给忘记了。
要是这样的话,那接下来的事情就真的有些难办了。
“现在万刺史上书显隆帝,据说奏疏之中有不少讽刺直言。我觉得以显隆帝这厮的心胸肯定是忍不了的。我真的担心万刺史会有生命危险啊。”
赵洵说这番话的时候那可真的是相当紧张。
十师兄当然也能够察觉出来这点。
他能够察觉出小师弟对于万刺史其实是相当重视的。
“呃,这确实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小师弟啊,你现在可否想到了应对的方法?”
在整个书院之中,要问谁的脑袋最灵光,那肯定非赵洵莫属了。
所以憨憨十师兄这个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人肯定也是赵洵。
赵洵总是会给人带来惊喜。
所以十师兄本能的想要让赵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赵洵双手一摊道:“接下来我们尽可能的保证将纸人投放到京师各大主要官员的宅邸之中。我相信他们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还是会选择发声替万刺史争取一番的。”
赵洵并不相信这些官员的人品,但是他相信这些官员为了所谓的官声名气,应该是会选择发声的。
这种时候发声几乎是稳赚不赔的,没有任何的风险,没有任何的损失,还能够白白的获得一个好名声。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这种情况下赵洵能够意识到的就是万刺史这件事已经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而是所有朝廷官员的事情。
即便是为了争取属于自己的利益,他们也一定会选择抱团上书的。
十师兄徐荣听到这里之后却是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对他来说这确实可以算的上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挑战了。
一时间要放出去这么多的纸人,对元神的消耗是相当巨大的。
“没问题,为了万刺史,我愿意做出尝试。”
在犹豫了一阵之后,憨憨十师兄终于做出了选择。
一时间赵洵大喜。
不愧是憨憨十师兄啊,真的是有担当!
有了十师兄的这句话,赵洵也算是可以放心了。
其实有的时候做出选择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何况还是涉及到了自己的核心利益。
但是憨憨十师兄徐荣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哈哈哈哈,那真的是太好了。十师兄啊我算了一下啊朝中的文武官员怎么也有几百人。你现在有多少纸人啊,够不够用啊?”
赵洵目前对于纸人的数量还是相当关心的。
在他看来如果纸人数量不够的话,还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我这里大概还有一百多个纸人吧。你要说几百人的话那存量肯定是不够的。但是问题不大,总归是能够制作齐整的。小师弟啊你来跟我一起吧。我们一起来叠纸人。”
十师兄徐荣这个叠纸人的手艺可是祖传的啊。
所以基本上不用太过担心细节的问题。
“好,我来帮助十师兄一起叠。不过十师兄你首先得教会我啊。”
赵洵憨憨的笑了笑,希望十师兄徐荣能够明白他的意思。
“哈哈哈,好说好说,这其实并不是多艰难的事情,你只要适应了之后很快就能够学会的。反正我觉得不难,小师弟啊你跟着我的节奏来。”
“其实叠纸人跟捏泥人是一样的,首先要把根骨捏出来,只有把根骨捏出来之后才能够去填肉。如果根骨捏的不好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一切都是白搭的。”
赵洵听得直是云山雾罩。
把根骨捏出来?
这是什么意思?
一时间赵洵是真的觉得有些错愕了。
他尝试性的开始叠起纸人,但是一开始就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可以说赵洵应该是属于那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人了,但是在叠纸人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只能说术业有专攻。
在这方面赵洵是真的不擅长啊。
好在憨憨十师兄还是相当负责任的。看到赵洵遇到了困难,立刻就上前前帮助。
“小师弟啊你要这么叠才行,顺着这个画好的线开始折叠,然后翻面。整个状态一定要保持好。要不然的话,你叠出来的纸人细节上就会有问题的。”
憨憨十师兄说的非常的仔细,赵洵也是听得很认真。
这个时候要想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那就要控制好情绪。
情绪首先不能波动。毕竟叠纸人不管怎么看都是一个技术活。
赵洵呼出一口浊气,努力的使自己保持心情的平静。这一点真的是无比重要的。
要不然的话叠出来的就是一个寂寞。
赵洵是十分重视细节的,他希望自己叠出来的纸人不管是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完美的存在。
所以他一直都在暗中观察,观察着十师兄徐荣的每一个细节。
“小师弟啊你这里折的太猛了一些,这样一来你的纸人胳膊和腿就很容易断的。我建议你在用力的时候可以稍稍收着一些,千万不要用力过猛了。纸人一般叠好之后就不能再调整了。所以千万不要有任何的破损啊。有了破损的话,那可就真的来不及调整了。”
赵洵知道十师兄徐荣说的都是他多年来积攒下来的经验,所以赵洵在听得时候也是非常认真的。
这个时候听的认真一些对于将来也是相当有好处的。
叠纸人这种纯靠经验积累的,有人指导真的是太关键了。
此时此刻十师兄徐荣等于是把他多年积攒下来的经验毫无保留的给赵洵传授了。
如此赵洵还要什么自行车?
接下来赵洵真的是不能够有任何的犹豫了,必须要好好的将剩下的纸人全部叠好。
对赵洵来说,接下来的每个细节可以说都是相当关键的了。
别看这只是叠纸人这么简单的一个事情,但是在关键时刻还是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实力的。
赵洵知道接下来他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所以赵洵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他一直都在非常认真非常卖力的学习,他想要将细节做到极致。
这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积极学习肯定是不会有错的。
赵洵非常的努力、卖力,这一点十师兄徐荣自然也是看在眼里。
他感到非常的欣慰。
如今整个书院之中已经再也找不出像小师弟赵洵这么卖力这么拼命的人了。
“呼”
呼出一口浊气之后,赵洵已经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赵洵为的可不止是他自己,而是为了万刺史能够免遭显隆帝的屠戮。
毕竟万刺史是他们的朋友,朋友对朋友就是要拿出一些担当的。
如果接下来文武百官都集体上书保万刺史,那显隆帝会作何感想?
赵洵几乎已经能够想象的到显隆帝那张气的猪肝色的脸了。
恶人还需恶人磨。
反正赵洵觉得这大周朝廷的满朝文武也没有几个好东西,就让他们去和显隆帝互相恶心吧。
大明宫之中,显隆帝已经快要气炸了。
仅仅过了一天的时间他就陆陆续续的接到了来自于长安城文武百官的奏疏。
这些官员们上奏只为了一件事,那就是万彦。
这个万彦到底有什么魔力,竟然能够让大周朝的文武百官齐齐的为他做事?
一时间显隆帝觉得人麻了。
好家伙,这是蹬鼻子上脸,欺负到他的头上了啊?
显隆帝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难道说是有人走漏了风声?
消息并不一定是从宫中走漏的。
万彦是从江南道上的奏疏。
奏疏一路经由运河再转驿站传送至了长安。
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有某一环会走漏消息。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万彦在上呈了这个奏疏之后,便立即放出消息,请求这些他在京师中的同僚帮助他一起上书。
如此一来就能够形成一个浩大的声势。
对万彦来说将声势搞得越大越好。
声势越大,显隆帝要承受的压力自然也就越大。
声势越大,显隆帝要忍受的指责自然也就越多。
这样一来显隆帝就真的很难降下圣旨去惩治万彦了。
一时间显隆帝人麻了。
他现在到底该何去何从?
显隆帝觉得接下来他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会遭到来自于满朝文武猛烈的抨击。
那这也太难了吧?
显隆帝感觉自己被人针对了。
对方针对的还都在点子上。
显隆帝直是觉得自己的心态要爆炸了。
到底要怎么做呢?
他要怎样才能够处理好万彦这件事情呢?
显隆帝知道万彦事件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如果不能够处理好这个事件,那么之后类似的事情就会时有发生,到了那时显隆帝就真的是要欲哭无泪了。
显隆帝觉得自己如今的处境是相当艰难了。
真的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
显隆帝无奈之下只得宣召慧言法师入宫了。
可是慧言法师说到底是个出家人。对于朝廷的这些事情他真的懂这么多吗?
要是慧言法师提出的方案显隆帝不满意怎么办?
东宫,太子李显坤听到了群臣一起联名上书父皇的消息之后直是窃喜不已。
这还真的是想要睡觉就有人来递枕头啊。
这个情况可以说是再理想不过了。
如果有这么多臣子因为万彦这件事来反对父皇,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压制住父皇。
太子李显坤知道父皇一旦在与群臣的对决中处于劣势,对他来说就是一件顶天的好事。
当父皇对群臣应顾不暇的时候,就不可能再腾出额外的精力来收拾他了。
对太子李显坤来说这可以算的上是最好的结果。
有的时候太子李显坤会仔细思考一个储君到底要如何表现才能够让所有人信服。
现在他找出了答案,那就是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比如说现在太子李显坤的机会就来了。
太子党的成员在朝中数量可不少,如果接下来太子李显坤能够合理的利用好太子党成员,能够合理的将太子党成员调动起来,那么接下来他们就有相当大的机会反败为胜。
哪怕是面对父皇,太子李显坤这个时候也没有任何的畏惧了。
曾几何时,父皇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样横亘在太子的面前,太子觉得他无法逾越这座高山,但是现在太子发现这座高山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逾越。
要想迈过这座山,他需要做的事情其实非常的简单。
就当下而言,他只要能够命令联名上书官员中的太子党,让他们夹枪带棒的将矛头指向皇帝那么效果就会相当的好。
群臣联名上书或许只是为了保万彦,太子却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大作文章。
如果能够趁着这个机会大展身手的话,太子李显坤就真的可以朝堂之上站稳脚跟了。
这个过程当然不容易,但是太子李显坤没的选择。
这个时候他只能够一条道走到底了。
该出手的时候是必须要马上出手的。
该发力的时候就绝对不能有任何的犹豫。
也许一开始只是太子李显坤本人的情绪有变化,但是渐渐的整个东宫的情绪都会开始出现变化。
太子李显坤如今当然是希望朝局越混乱越好的了。
朝局越混乱他的机会就越多。
浑水摸鱼向来都是太子李显坤的绝技。
他很想要看看帝王心术已经到了化境的父皇接下来会选择怎么做。
可以说父皇接下来的选择和部署会让朝局开始各种各样的变化。
但是太子肯定也是会在其中施加自己的影响力的。
太子如果能够尽快的施加自己的影响,他的党羽就能够更加有信心替他去冲锋陷阵。
有些时候这种事情就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太子一直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心态。
那太子党的成员肯定也会觉得无所谓了。
所以关键时候还是要拿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至少在太子看来,他个人的控制力还是不错的。
接下来就要看太子党们添油加醋,煽风点火的能力了。
太子李显坤坚信对这些官员来说要想做到这点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对这些官员来说,这已经可以算的上是家常便饭了。
做好了这点之后太子李显坤真的觉得没有任何的事情能够难倒他们了。
太子李显坤真的是无比的期待了。
原本已经是陷入了死局之中,如今这池死水瞬间被盘活。
太子李显坤又重新看到了希望,那种兴奋的感觉真的是难以形容了。
西域,莎兹国。
慧安法师真的是忍不了了。
他忍了这么久,但是结果呢?
结果就是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安西军一边秣兵历马,一边开垦田地。
如果任由他们这么下去,那么用不了多久整个西域三十六国承受的压力就会剧增。
短时间内的话还好说,但是要长时间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承受起的。
在这一瞬间,慧安法师觉得自己太难了。
怎么办,接下来要怎么办?
可以说接下来慧安法师的决策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西域主战派城邦国的走向。
他们既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同盟,那么就不可能再单独行事。
这个时候作为联盟的真正主导,慧安法师必须要在关键的时候选择站出来。
如果这个时候他都不能够站出来的话,以后这个联盟势必就会变得愈发的分崩离析。
不管别人是怎么看的,反正在慧安法师自己看来这个时候的他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
他必须要站出来,而且必须要拿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完美途径。
这个途径不能太难走,不然的话肯定会有西域三十六国主战派的国家选择退出的。
当初他们之所以要加入这个联盟,就是认为能跟着喝一口汤吃一口肉。
但是现在看来他们想的有些多了,事情并不像一开始的时候想象的那么简单,现在不管是从任何角度看,西域联盟的压力都是巨大的。
慧安法师知道自己接下来所做出的决定必须要慎重。
如果轻易的做出决定那么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就有可能会被有心人利用。一旦那样的话就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们能够承受的住如此巨大的压力吗?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整个联盟内部的气氛都变得非常的紧张怎么办?
慧安法师觉得这种可能性还是相当巨大的。
所以.
慧安法师必须要把握好这个度,因为没有人能够给他分担,没有人能够帮助他做出选择。
这个时候慧安法师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
凡事求人不如求自己。
如果一味求人的话养成了习惯反倒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
呼出一口浊气之后,慧安法师已经冷静了下来。
他其实内心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但还要对细节进行一番打磨。
慧安法师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必须要主动出手了。
拖的时间越长他越难以发挥出优势。
一旦他这一点被限制住了,其他人就更加难以信任了。
看看这些西域三十六国的废物们吧,简直没有任何人能够指望的上。
这种情况下要是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那只会死的更快。
“好难啊,为什么会变得这么艰难?”
慧安法师一时间感到难以理解。
在他的印象当中不应该变成这个样子的啊。
可现实就是如此。
这让慧安法师觉得无比沮丧。
他知道这个时候必须要拿出西域佛门的绝学了。
唯有如此才能够给予对手充分的限制。
“看起来我一定要合理的使用法术了。”
慧安法师目前对于细节的拿捏还是相当到位的。
当他能够充分把握这一切之后,就可以让安西军陷入到一种极致的混乱之中。
“佛光幻影术看来必须要使用了。这个时候我一定不能让这帮家伙再这么舒舒服服的待着了。”
在慧安法师看来,佛光幻影术是目前改变节奏的关键。
只要他在一开始的时候能够合理的使用,就能够给予安西军巨大的震慑。
安西军在这种状态下会陷入到一种极致的混乱之中。
如此一来慧安法师的机会就来了。
“没有人能够在这种时候限制到我。我只要愿意,就是无敌的存在。”
其实归根到底在于慧安法师敢不敢把自己置身于险境之中。
只要他敢那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办不到的。
到了这个阶段,慧安法师无论如何也会奋力一搏。
只要他把佛光幻影术充分施展出来,即便是整个安西都护府的顶级修行者加在一起也不够看的。
他倒是要看看,届时刘霖会如何应对。
“怎么变天了?”
刘霖抬头看了看天,发现天边流光溢彩,让人感到无比震撼。
“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身为安西大都护,刘霖可谓是见多识广。
但是此时此刻他仍然没有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一切变化的实在是太快了。
“大都护,是佛光幻影术。”
就在这时一名幕僚沉声说道。
“九方先生说这是佛光幻影术?”
这位被称为九方的先生也是整个安西都护府为数不多的一品修行者。
他知道眼前的变化是佛光幻影术引起的。
“是的。这件事应该跟慧安法师有关。如今整个西域能够做到这点的也只有慧安法师了。”
“这个法术有什么作用?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
刘霖面容凝重,一时间难以决断,显得极为犹豫。
“最大的影响就是会扰乱将士们的作息,让将士们难以保持充足的精力。再就是安西的庄稼多少也会受到影响,也许成熟的时间会延长。长此以往,庄稼肯定也会出现减产。”
嘶.
听到这里大都护刘霖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要真像九方先生说的那样,那问题就大了。
安西都护府幅员辽阔,但安西军的数量其实并不多。
正是靠着军垦军屯他们才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要是单纯依靠长安的粮草供给,那他们早就饿死了。
可现在看起来慧安法师是掐住了他们的七寸。
这种情况下要想真正破解这个局面,刘霖就需要先破解佛光幻影术。
“九方先生有什么办法能够破解这个法术吗?”
刘霖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迫切的希望九方先生能够站出来,帮助他们解决困局。
“办法自然是有的,就是有些难办。”
九方欲言又止。
“九方先生但说无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