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董成峰当然不会揭晓答案,要说早前司诺姑娘的话语是叮嘱,如今就要当作神旨来执行了。

不得透露分毫!!

他心中更是暗喜,自己如今也算真正的神使了吧?

董成峰道:“因这神像尊荣,于我两次‘冥冥中有感’所见神祇,一模一样!”话到此处。

朱权也振奋了。

仙家神明降福于王府,更为四子赐下宝物,自己这个庶子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董……董兄弟今年贵庚?”

董成峰大惊:“王爷莫要折煞小人,以兄弟相称,我只是吾主真神点化的仆从……”

“董兄弟莫要再说了,从今日起,你我弟兄相称……”

二人对了生辰年月,自是宁王在前。

朱权叫人前来奉茶,二人又开始一阵寒暄……

罢了。

才终于提及正事。

朱权道:“王大伴传信,朝廷要买下醉仙楼地皮,而后变价出售,所得银两,慈善贫苦之民。”

“今日听得董兄一言,本王心中有了想法……”

“皆是以朝廷出价收购地皮的五成加价回购,也算为神使尽一分心力!”

董成峰听后蒙了,愕然道:“王大人信中是这么写的?要王爷届时在回购土地?”

朱权也听出事情似乎有差错:“那董兄之意是……”

董成峰不敢直言库克莫的存在,思虑片刻,就有了想法——

“王爷,你要知,醉仙楼倒塌既与均衡有关,就不好再沾染其中了……”

“吾主均衡或许早有安排,涉及神明,应以礼敬避让为先!”

朱权一听,恍然大悟。

醉仙楼倒塌如今看来,俨然是神明之怒所致。

的确不好再有触及。

朱权又凝视董成峰,有了决议:“董兄,我将地皮交予你,再书信一封给太子,醉仙楼变价出售之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如何?”

“董兄有神明点化,自有趋吉避祸之能,否则再引得神明降怒,应天府恐要生出乱象!”

董成峰大喜,却不好流露太多。

若此事自己负责,不就可以将醉仙楼交给库克莫了?

至于周公子是否有足够钱财……

开玩笑。

神明之尊,点石成金,凡尘俗物不过是挥手即来。

“我也不知是否能做好……”

“但我愿试试。”

“好,那就如此定下了!董兄在我府中歇息两日,两日后我随你一同进京。”

董成峰惊奇:“王爷要进京?”

朱权颔首,也是突发奇想:“与其奏疏太子,不如我亲自去谈!”

“可涉及均衡,太子那边……”

没等他说完,朱权笑道:“放心,我有分寸!郑和、王景弘北上前,肯定透露了一些均衡之事给太子!”

“而且,醉仙楼股份大头在我,其余股份还需太子出面收购,他总是知晓些许的。”

“不该说的,本王不会说!”

……

与此同时。

周黎安带雪女,用十天时间开启大明系统地图。

而后一路北上,降临顺天府。

顺天府远没有应天府繁华。

但从1380年朱棣就藩北平,已历经35年的建设开发,又有迁都准备在即,人气沸腾。

“公子,还要在顺天府购宅落脚吗?”

听得雪女发问,周黎安摇头:“在客栈待几日就是……”

“虽然朱棣要迁都此处,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应天府还要作为大明政、商中心区。”

“醉仙楼先在南京扎根,未来是否开分号至顺天府,由库克莫自己去考量!”

“等郑和入京,你我就归返神国。”

雪女一愣:“不带大长老吗?”

周黎安摇头:“库克莫行事还需大长老指引提点,等诸事稳定后,再来接他回返!”

“神国迁徙已经逐步开展,你也须降临谷地,为万民赐下教化指引!”

雪女又问:“那还有那巨港施家与宋非寅如何处置?”

周黎安望了一眼紫禁城的方向。

后世传承数百年的故宫,已经显现轮廓,虽然还在大肆修缮,但朱棣早已搬入其中。

“就要看朱棣怎么选了!”

“封海,结束郑和西洋之行;”

“还是愿与我均衡交好!”

雪女听后陷入沉吟,她明白吾主的言外之意。

若大明官方也禁海。

南洋局势必然大变,没了大明朝廷与郑和舰队的武力支持,所谓巨港施家,就要衰落。

届时乱象四起,就有了宋非寅崛起的机会。

而他为均衡的火种,也代表均衡将在南洋扎根,正式开始经营布局。

反之,朱棣愿为航海事业添砖加瓦……

南洋之繁荣将更拔高一个层次。

于北,吾主选定了董成峰。

于南,吾主选定了宋非寅。

二人可促成贸易,为均衡的代言人,一样可以逐渐渗透权力核心当中……

三佛齐巨港越强,宋非寅也就越强。

董成峰这边也是一样的同理。

而且别忘了。

还有马林迪……

郑和若再下西洋,马林迪会因此授意,在东非崛起!

旧土两州,都落下了均衡的种子,生根发芽,有朝一日便要长成参天大树!!

是夜。

二人步入客房歇息。

准备返回现世之前,周黎安【虚空之眼】降临,第一次降临宫中,朱棣所在。

御书房。

今年五十五岁的朱棣,暂还未显出过分的老态。

但眉宇间沟壑,却有了郁结颓靡。

毕竟到了年纪,面对繁杂政务,心有余而力不足。

北方战事结果不理想,朝廷财政空虚。

交趾大捷,但付出与回报并不成正比。

偏远蛮夷之地,除了能尊大明为天朝上国,实在得不了多少实际收益。

但凡是战事,就会劳民伤财。

可若不平定叛乱,任由宵小壮大同样是麻烦。

似乎一切皆无良策,唯有勉强应对,令人烦闷。

不过等他抬头,看一眼书房角落那俊秀身影,就不自觉露出慈祥。

朱瞻基已有十六岁。

永乐九年被册立皇太孙,就一直伴驾身旁,此次北征已展露才华,让朱棣欣喜。

眼看入夜,他就想让孩子先去歇息。

却听门外通传,引得祖孙一齐抬头。

朱棣命人入殿来见,来人身着锦衣卫飞鱼服,见礼后就示意近前禀报。

眼看他神情肃重,朱棣便允了。

不远处,朱瞻基看着皇爷爷脸色骤变,时青时红,又在最后猛地站立而起——

“你说什么?”

“海外有神……”

他话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皇孙身上,都忘了隐藏严肃与震惊。

来人诚惶诚恐,也跟着看了一眼皇太孙。

朱棣下旨:

“带皇太孙回东宫歇息!!”

“传信使来见,即刻!!”

朱瞻基被送走了,心中不免惊骇,他从未见过皇爷爷流露过如此神情,实在难以想象发生了何等惊天大事,才引皇爷爷失态。

海外有神……

那句话没说完。

神什么?

不过若是牵扯海外,难道郑和遭难,西洋总兵全军覆没?!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