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皇子诞生
第358章 皇子诞生
“高顺的陷阵营,还需要时间,才能训练出来,其他兵马,也要补充。”
张华与赵匡胤对峙了一段时间,双方都没有轻举妄动。
张华不久前,才经历了长平大战, 又与努尔哈赤爆发大战,陷阵营、玄甲军、白袍军、曳落河等特殊兵种,编制不齐,还需要重新招兵买马。
夏军攻下荥阳、大梁、新郑、中牟、长社、阳翟六座重镇,获得人口两百多万。
张华以大梁为攻略中原的桥头堡,在此地部署重兵。
大梁城被洪水淹过之后, 正好可以重新建造一座城池。
张华的领地超过千万人口,只要舍得投入资源,想要重建一座城池,已经没有刚开始逐步升级那么困难。
张华在中原站稳脚跟,得以有时间重新整顿部署,调整各个军团的兵力。
领地扩张,需要设立新的军团。
第一云台军团,驻陈仓,镇守陈仓、凤翔、岐山一带,主将冯异,副将马武、赵破奴。
云台军团的任务是抵御陇山的秦军,还有汉中的汉军,压力巨大。
第二北府军团,驻玉璧,镇守半个河东,同时负责拱卫关中, 主将谢玄, 副将刘牢之,以及岳雷、孙无终、陈伯之、何谦等北府武将, 任务是抵御李克用的唐军。谢玄要面对的是李克用和十三太保,压力也不小。
第三大顺军团,驻米脂寨,镇守黄土高坡,主将高桂英,副将刘宗敏、李岩,防备拓跋鲜卑部落。
第四武卒军团,驻上党,镇守太行山脉,主将魏无忌,副将乐羊、王平,威胁河北的刘秀、河东的李克用。
第五洛州军团,驻长社,主将范仲淹,副将吴玠、种师道,防备曹操。
第六唐卫军团,驻大梁,主将李绩,副将薛仁贵、契苾何力, 防备赵匡胤。
另外,组建第七玄甲军团,驻汝州,主将张须陀,副将秦琼、罗士信、田横、苟晞、黄皓,防备高欢。
七个军团,每个军团扩张至八万人,就是56万兵马。
张华重新调整禁卫军,编为禁军三大营。
【禁军第一巾帼营】
武将:木兰、梁红玉、孙尚香、吕玲绮、唐赛儿。
特殊兵种:铁鹰斥候、并州狼骑、陷阵营、神臂弓兵、白莲军。
巾帼营的主要使命是驻守长安、夏城,必要时跟随张华出征。
【禁军第二神步营】
武将:许褚、魏延、冉良、周泰。
特殊兵种:虎卫军、贪狼营、乞活军。
【禁军第三神骑营】
武将:黄忠、姜维、邓艾、陈庆之、杨业。
特殊兵种:烈火弓骑、曳落河、长水营、白袍军、杨家军。
禁军三大营,兵力合计差不多30万。
除此以外,张华还单独设立水师,由吕据、张煌言等水师武将,训练水师营。
张华势力,兵马合计禁军三大营、七大军团。
这还不包括零散的城防兵,以及没有完全臣服的孙策的江东军。
按照张华的编制,他的领地还真能凑出百万大军。
张华和刘秀都在快速扩张。
良将千员、拥兵百万,才是霸主级别的诸侯。
良将百员,拥兵数十万,只能割据一方。
至于只有几万兵马的领主,属于三流诸侯,勉强苟延残喘,寻找扩张的机会,还有破局的机会,但机会已经渺茫。
兵力几百、几千的话,顶多算上是山贼和流寇,连诸侯都算不上了。
张华在中原六镇,留下洛州军团、十六卫军团、玄甲军团,一共三个军团,二十多万兵马。
禁卫军团退至夏城休整。
夏城位于河洛中间,向北可以渡过黄河,向东可以攻略关东,向西可以支援关中。
而后,张华带着一队骑兵,返回长安。
张华在关东征战数月,拿下滁州、中原六镇,获得人口数百万。
只是中原诸侯林立,想要荡平中原群雄,还要费不少功夫。
各支兵马已经疲倦,张华暂且令各将休整,自己也要回去看望木兰还有即将出生的孩儿。
关中进入秋季,农夫忙着收获庄稼,官府征收佃租,将征收上来的粮食收入粮仓。
返回关中途中,可望见良田千顷,一片金黄。
这些可是明年夏军出征的粮草。
张华回到长安城,宫殿内的宫女进进出出,忙碌个不停。
因为皇子或者公主,即将诞生。
梁红玉亲自带兵护卫,宣布王宫戒严。
柳如是、谢道韫、永穆公主、李文心等人,全部聚集在后宫。
其中李时珍之女李文心,负责接生,所有人都紧张兮兮。
如果木兰生下的是男儿,那么很有可能会成为太子。
对于缺乏继承人的张华势力,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
唐赛儿带着马良、凌统、吴璘、周章等人,从南阳盆地,返回关中,驻守长安外城,层层护卫。
她得知张华返回长安,于是出郭二十里相迎:“师父,木兰姐姐快要生了。”
“快,随我入城。”
张华听说第一个孩儿要出生了,于是立即率领骑兵,驰入长安。
有张华的令牌,一路畅行无阻。
唐赛儿跟在张华身后,对木兰的待遇不禁有几分羡慕。
但她与张华是师徒,应该难以……
唐赛儿又有几分失落。
“主公!”
镇守宫门的梁红玉见到张华火急火燎返回后宫,满心欢喜。
“木兰情况如何了?”
“李文心已经前去为姐姐接生,具体情况,妾身也不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