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蝉气得指着李东阳道:“你……你小子好执迷不悟!我跟你说,上次你遇到人家燕大侠不就吃了亏?你挑唆你大师兄为你出头,结果害得他死于非命,你挑唆你那些师兄为你找回场子,又害得你诸位师兄伤筋动骨受了重伤,你说说你自己有什么本事能够纵横江湖?只怕没有八卦门的庇护,依你的性子,早晚会惹出不可收拾的麻烦出来!”李东阳道:“人各有志,这是勉强不来的,爹,你现在决定归隐,那是因为爹的年纪大了,已经经历了江湖上这些精彩的事,心中没有遗憾了,而我不同,我还年轻,还想再体会体会这遨游江湖的快意,说不定等我像爹这般年纪,也会心生退隐之意吧。”
李东阳并没有因为他爹的这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诲而醒悟,反而说道:“爹,你将武林看得也太偏颇了,毕竟在江湖上混的人也并非就是弱肉强食,本事大的就能横行霸道,本事不济的就会死于非命,行走江湖,靠的不仅是武功,还有处世的态度,还有靠山……”
还没等朱重阳想出什么措辞出来,李东阳已经抢先说道:“爹,你还想让他们来劝我?你怎么不问问他们,既然他们这么赞同爹你急流勇退,他们自己怎的不就此归隐田园?我看他们还是收起这副口不对心的嘴脸吧!”
朱重阳看着李东阳桀骜不驯的样子,心中不免苦笑,李秋蝉给他提出的这个条件非但不算为难,甚至连条件都称不上,只能说是李秋蝉想借着自己的名头,让李东阳听他的话而已。
李东阳不知道朱重阳和庞探之间有什么关系,闻言点了点头道:“不错,庞公子对我十分看重,甚至不肯让我做他的徒弟,但他教会了我不少东西,我们之间可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朱重阳道:“算不上什么认识,只不过见了一面而已,庞探对你很重视,是不是?”
说这番话时,李东阳甚至露出骄傲的神情,仿佛是在说他李东阳足以和庞公子平起平坐,而且庞公子待他不薄,更重要的是还很看得起他,不想他父亲李秋蝉以及在座的朱重阳等人,都将他当成了一名纨绔子弟。
果不其然,李秋蝉跟着说道:“照啊,就连朱大侠都这么说,可是我这个不孝子非常不赞同我这个想法,反而不将武林中这些腥风血雨放在眼里,反而觉得这样才热闹,你说说,这算得怎么一回事?朱大侠,我退隐江湖心意已决,只有这个忤逆子不同意,所以我想请朱大侠帮我劝劝他,让他知道江湖之险恶,知道人心之险恶,跟着我这个当爹的去过一段平平淡淡的生活。”
但是以李东阳的为人,又绝不可能听他朱重阳讲什么大道理,所以这个要求对他来说虽然不高,却又十分棘手。
李东阳闻言大怒:“好你个燕北寒,竟然敢对本公子说这种话?”
听到朱重阳的讽刺,燕北寒也笑嘻嘻地说道:“不错,我朋友家的一位老婆子也有洗衣做饭的所长……”
李秋蝉呵斥道:“这两人都是我的客人,你休得对他们无礼!”
李东阳再怎么蛮横,也不敢对他爹说什么不敬的话,否则那就不是表明他天不怕地不怕,而是表明他的不孝和目无尊长了。
朱重阳为了缓和情绪,耐起性子对李东阳说道:“那庞探虽然一表人才,本事也不差,偿若能够得到他的重视,自然会有一番前途,可是在他眼中,不过是将李公子当成一个工具,他对李公子的重视,也就和对待一个趁手的工具一样,就像朱某的剑要是被人抢走,朱某自然会不惜余力地找回,李公子乃是聪明人,仔细想想便知道朱某所言是否有理了。”
李东阳不是蠢人,他当然能够想得明白,只不过心中不肯承认这一点而已。
李秋蝉跟着说道:“你所舍弃不下的,只怕不是江湖中的种种,而是不舍得这世界吧?咱们不过是等于金盆洗手,不再过问江湖中事,又不是出家当和尚,你仔细去想想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