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将手枪放在了桌子上,问道:“前面的密支那已被日军占领,屁股后面又有追兵,不走野人山,难道伱有办法挽救我三万将士的性命吗?”
“有!”
高飞深吸了一口气,不俾不亢地说:“虽然密支那已经失守,但日军千里奔袭,战线拉的太长,人数肯定多不了。我们完全可以打下来,然后以伊洛瓦底江作为依托,构建防御阵地,进行短暂的休整。”
戴安澜听到此处,不由得开口问:“就算我军收复了密支那,等日军的大部队追上来,在这里等着,不怕被包围吗?”
这些事情高飞已经在心里盘算过很多遍了,立即回答道:“只是进行暂时的修整,大部队还是要撤退的。”
杜聿明坚定地说道:“印渡我是不会去的,按照你的意思,最后还不是要走野人山?”
“军座,条条大路通罗马,回国的道路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走野人山呢?从印渡绕行也行啊?”
杜聿明的眉头忍不住皱了一下,现在他已经听明白了,这是让他带着大军先去印渡,然后再转回国。
但他始终咽不下心里的这口气,况且校长那边怎么交代命令可是让他把部队带回国的。
高飞能看出杜聿明的犹豫:“军座,我还有第二个方案。”
听到这句话,帐篷中再一次哗然。
杜聿明来到高飞的身前,好奇地道:“废话少说,讲!”
“军座既然不想去印渡,那不如兵分两路,一路由伤员和体弱的兵员组成,让这些人去印渡。因为之前先遣营和新38师在仁安羌救了婴国人,他们不会把这些人当难民的,一定会好吃好喝好伺候。”
杜聿明来回走了几步:“那第二路呢?”
“如果军座愿意,我可以带着先遣营三连加上川军团和一些愿意回家的士兵,把所有的粮食和医疗集中起来,组成一支敢死队,护送着您穿越野人山!”
“只要有一个人回国,那就代表着远征军回去了!这样对校长和国家都有了交代。所以,第5军没有必要所有的战士都要走野人山回去,只需少数的精锐进行这一次的冒险就行了!”
此话一出,全场震惊。
这是什么样的天才,才能想出这样的一个办法!
杜聿明怔怔地看着他,能感觉地出来,为了第5军,这位营长动了多少脑子。
戴安澜听后,觉得这个办法是可行的,可让军座走野人山,实在不是一个高明之举。
而且军座又不愿意去印渡,目前为了不让三万将士跟着冒险,恐怕只有这个办法最好了。
杜聿明在临时指挥部中走了两圈,看着诸位将士,看着他的手下,如果让这些人都跟着他一起冒险,真的于心不忍,因此,他最后终于被说服了,决定采用高飞的计划。
“传我的命令,先攻下密支那,至于后面的事情,等休整的时候再商量。”
杜聿明终于被说服,决定打回密支那,进行短暂的休整。
此时的第五军有三万余人,而且还有大批的装备。
另一方面,攻占密支那的日军,其兵力不过三千余人,而第五军有三万多,兵力完全不成比例。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日军觉得大局已定,以前只是追着婴军的屁股后面打,现在连最强悍的第五军都要被他们追着打了。
在这种骄兵的心理作用下,日军很容易掉以轻心,正是杀一个回马枪的好时机。
此时的杜聿明总算又回复了他原有的大将风采,看了一会儿地图后,果断下令让先头部队的一个团绕到密支那以南的区域,做好阻击日军援军的准备。
同时让戴安澜安排好轮渡,先带着伤兵及后勤部队沿江转进密支那的侧翼。
接下来,重炮、坦克及余下的部队,随时做好正面进攻的准备。
这样的战略指挥是非常难见到的,高飞在旁边好好观摩,认真学习了一番。
只可怜那些在密支那的日军,根本没有察觉到远征军已经把刀架到他们的脖子上了。
当然,这场战斗高飞带领的先遣营并没有参加,而是去寻找船只运送伤员去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