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了摇头,李家明不客气道:“国庆兄,你的眼光太短浅了。”

这话很不客气,却让杨国庆难生羞怒之意,国新基金会是财大气粗,但也得看跟谁比?眼前这家伙是新出炉的华人首富,根本就不是他一个替国家打工的基金会老总能比得了的。

“请指教,老哥最佩服你目光长远。都说是领先一步是疯子,你居然敢领先七八年,厉害啊!”

果然不出所料,体制内的人都有奴性,李家明暗笑几声,指点道:“一个政权的基础是民心,不是组织机构、国家暴力机器。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把我们一个积贫积弱的老迈国家,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国,你们可谓功在千秋。”

这话杨国庆没接,更让李家明暗自喝彩,私下场合尚且如此谨慎,可见此人爬到如此高位,靠的是能力不是吹牛拍马。

******

这话杨国庆不敢接,他是体制中人,非议上峰是大忌。

“不知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会这样?我近段时间在读前总理的讲话实录,再对照当时的财政状况,原因只有四个字‘逼不得已’。十五年前的政府太穷了,连军费都被压缩到了最低限度,只好甩掉一些背不动的包袱,避免把整个财政拖垮。”

这话杨国庆依然不敢接,但敢点点头,九0年的国库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只能是甩掉一些包袱。可李家明话锋一转,居然赞美那位已经离休的总理魅力非凡与目光长远。

“他的做法是正确的,只有利用市场的力量,才能更有效地丰富和配置资源进入这医疗领域,从而实现改善人们使用医疗服务时的效率和结果。可惜的是,他面对的是整个守旧的官僚系统,难怪中央领导要一再提‘解放思想’。”

听着听着,杨国庆突然明白了他掩藏在话外的意图,不禁哑然失笑,调侃道:“家明老弟,你年纪不大,心计不少。”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怎么能说是心计呢?”

蒙谁啊?杨总重新端起酒杯,戏谑道:“我问你,这家非营利公益医院选址在哪?”

这有什么不好说的?求菩萨保佑还要上炉香呢,正想把该交的买路钱划拉到老家去的李家明,理所当然道:“当然是我老家,我掏几十亿美元为你们将来的医疗改革积累经验,还不兴我替老家捞点好处?”

这话可就不对了,杨总提醒道:“不是你们,而是我们”。

“对对,你们是划船的人,我们是坐船的人。”

杨总抿了口酒琢磨起来,试点非营利公益医院倒是个好理由,而且还是能写在工作总结上的大政绩,李家明也耐心地等着他。

良久,杨总权衡完利弊,举杯与李家明干杯。

“我会向领导汇报,但希望你给出一个框架。家明老弟,你是美国人都认可的经济学专家,这个不难吧?”

“没问题,过几天我要回国订亲,正好与我岳父商量一下,他对政府的事门清。”

杨总会意一笑,与李家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