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倒霉的侯君集

潞国公府,曾经也是门庭若市,一派繁荣的景象。

侯君集养了一大批养子,接受了不少商人的投靠,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不过,这一切,如今都如同过眼云烟。

后院之中,侯君集独自饮酒,闷闷不乐。

原本,去年他带着大军前往高昌,他以为自己人生的巅峰将要来临。

事实上,高昌也轻而易举的被他灭了,侯君集成为平定西域的功臣。

可惜的是,这个功臣刚刚回到长安城,没有领取到任何赏赐,就被丢进了大牢里面。

不仅朝中大臣要跟着去过,番邦属国也都是要派人出席,零零散散的人员和护卫,至少是十几万人出动。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微臣不同意!如今关中各地,百姓固然是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但是山东各地,烟火尚希,灌莽极目。封禅之举,劳师动众,规模浩大,劳民伤财在所难免,山东百姓不堪重负,指不定就闹出乱子。”

封禅之事,太过劳民伤财。

要不是岑文本上疏为侯君集求情,并且李世民也念着侯君集在玄武门之变上的重要功劳,说不定侯君集这辈子就得老死监狱了。

不用说,还是没有成行。

……

到时候李承乾登基之后,少不得让他执掌十二卫中的某一卫,得个国公的封赏。

“大军出征,必定需要一个拿得出手的借口。要不然到时候那么多部落首领聚在牙帐,有些人不一定有胆量再去入侵大唐。”

但是,房玄龄的内心其实是跟魏征想的差不多的。

“够了!”

小蜜蜂在嗡嗡的飞翔,散落在散发着浓郁芳香的野之中,采着蜜。

如今听自己女婿这么一说,才知道储君的争夺,居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大唐在凉州和朔州的布局,自然不可能完全瞒过夷男。

“阿耶,如果是立贤呢?”

踏出了这一步,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难不成你觉得天下还不安定?”

“陛下文治武功,远超历代帝王,微臣赞同郧国公的提议。”

这么一来,动静可就真的大了。

御座上的李世民听到张亮这话,双眼猛地发亮。

“阿耶,您一个人在这喝闷酒,不如跟我一起去东宫,太子殿下一定很有兴趣请阿耶品尝美酒。”

“朝中大臣,大部分应该还是支持太子殿下的吧?毕竟他是大唐的嫡长子,不管是立嫡还是立长,储君之位都是他的。”

侯君集在没有奏明李世民的情况下,擅自将一些并没有犯罪的的人给发配了。

气氛有点诡异。

毕竟,大唐如今的国力,跟他登基的时候相比,着实上升了不知道几个台阶。

如果自己能够说服岳父侯君集支持太子,那么他在东宫中的地位必定更加稳固。

……

殿中的房玄龄听李世民这么说,心中也升起了一股忧虑。

魏征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张亮。

东宫和魏王府的争端,他自然是听说过的。

原本他都准备稍微再谦虚一下,然后就顺势答应了的。

贺兰楚石这话一出口,侯君集就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一时之间,朝堂之中嗡嗡嗡的一片议论声。

“太子殿下有流露出想见我的意思?”

既然是彰显文治武功,自然是要把规模搞得越大才越成功。

并且,他不像是贺兰楚石这样长期待在李承乾身边,对于一些事情的把握,其实并没有那么准确。

所以他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或者再换个角度来看,就知道侯君集的地位如何了。

不打,以后可能更打不过了。

“父汗,这个其实不难。凉州那些唐人商家,用廉价的货物换取牧民们大量的牛羊,还以次充好,坑蒙拐骗,靠近凉州的部落应该最有发言权了。

但是,他的内心其实也是充满犹豫的。

贺兰楚石来到了侯君集的身边,提出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建议。

不说其他的,单单从这个封赏来看,就知道侯君集的功绩在程咬金之上,影响力也比程咬金要高。

魏征的这个说法,虽然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显然很多人都不接受的。

他们只要支持李世民,到时候不管是谁继承皇位,都是要拉拢他们这些老将。

贺兰楚石这话一出,后院之中陷入了一股宁静之中。

到了大唐,贞观五年正月的时候,赵郡王李孝恭等人就首次请求封禅,李世民倒是有自知之明,知道那个时候的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拒绝了。

哪怕如今刚才大牢里面出来,影响力也还是在的。

不过,认可归认可,要主动攻打大唐的州府,他还是有几分犹豫的。

李世民刚刚登基的时候,大肆封赏功臣。

很明显,李世民的这话已经暴露出了他内心的想法。

秦始皇一统天下,吞并六国,在始皇帝二十八年,东巡封禅泰山。

虽然夷男已经派人去各个部落着急人马,准备出其不意的出兵凉州。

作为东宫千牛备身的贺兰楚石,对于李承乾如今面临的情况也是很清楚的。

魏征这话,就像是一盆冷水泼到了李世民头上。

“郑国公,你不不同意陛下去封禅,是因为陛下的功劳还不够吗?”

特别是跟他一起去高昌出征的兵卒,知道侯君集是因为什么而受到处罚的,而他们作为财宝的获得者,自然是对侯君集的认同感多了几分。

一时之间,含元殿中好多大臣站出来符合。这种事情,很显然是讨李世民欢心的,朝中一大半的人估计都不会站出来反对。

但是当初他离开长安的时候,这种争端还没有那么的明显。

魏征头再铁,也不会在这种问题上掉进坑里。

张亮看到魏征站出来反对自己的提议,脸色有点难看。

只不过因为下场不是太好,所以史书中的记载反而没有程咬金那么多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