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可是大家瓜分蛋糕的时候,可不能最终都让教育经费进了世家勋贵们的口袋。最开始的饿时候,出现这种鱼龙混杂的局面,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王富贵也算是李宽身边的核心人员了,知道的信息不少。
金太的这个担忧,倒是很正常。
换句话说,这时候的书院,有可能相当于后世的高职,也有些是相当于是专科,当然像是观狮山书院之类的,就跟本科类大学比较接近了。
“部长?不是应该叫做尚书吗?”
“好!恭喜金太,你绝对不会为金太的决定而后悔。这样,你到时候安排好了负责学院筹建的人员之后,可以去观狮山书院找刘界,他是未来的许部长专门安排帮大家筹建书院的联络人员。”
金太找不到拒绝王富贵的理由。
要想马儿跑,又不给吃草。李宽做事,自然不会是这种风格。
“王掌柜,您是我的大恩人,我肯定是相信您的。但是书院这个东西,我完全不懂啊。不怕您笑话,十年前,我是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现在也就只是面前算是识文断字,这突然之间要成立培养读书人的书院,我这心里没有谱啊。”
“还可以这样吗?那我是不是可以把作坊里头负责新工艺研究的匠人也放到书院里头,让他们带着学员在书院里研究各种各样的新工艺呢?特别是阿牛特殊钢作坊,里面很多匠人都在为各种各样的新配方在做实验呢。”
金太这些年也没有少挣钱。
由他们两负责新成立的教育部,金太倒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朝廷到时候会划拨大量的资金给到教育部,但是普通商家成立的书院,有没有机会分一杯羹,大家其实都是没什么信心的。
对于这些没有直接依附在勋贵世家门下的作坊主来说,修建书院这种事情,离他们有点远啊。
“完全可以啊。不仅如此,设立书院的用地,朝廷会有专门的优惠政策,基本上不需要费多少资金;至于书院的建设和运营,教育部到时候也会根据书院的规模,派人做出评估之后给予资金补助,这个补助金额,至少可以覆盖书院修建的一半金额。”
自己虽然在长安城算是小有身家,但是跟楚王府比起来,完全不够看。
“这教育部的资金,到时候能落到我们的头上吗?”
运行个几年之后,大家自然就清楚各家书院的实力和定位,到时候学员报考的时候,就有的放矢了。
所以同样是一家书院的学员,他可能是面向作坊匠人的,也可能是面向铺面掌柜的,甚至有可能只是单纯培养流水线上的帮工的。
王富贵搞定了金太之后,准备继续去到下一家。
大唐如今的作坊数量是每年都在快速增加,只要搞清楚了兴建书院的利弊,没有几个会拒绝加入这场盛宴的。
当然,在短短的几年内,一口气成立这么多的书院,到底有几家能够顺利的运营下去,这也是个问题。
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王富贵对自己王爷的眼光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