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者的话,还是好好的谈一谈怎么完善股票的交易制度,怎么尽可能的降低股票的暴涨暴跌带来的风险,怎么尽可能的让交易所进入到朝廷的掌控之中来的实在。”

“楚王殿下说的很有道理,股票和交易所的存在,不管是对于朝廷还是对于百姓,其实都是有好处的;我们现在要想的就是怎么制定一套好的规则出来。当然,无忌也说过,作坊缺钱了,可以去钱庄借贷;但是借贷是要利息的,也要还得,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身上背负沉重的还款压力,这对新作坊的建设是不利的。

相当于说是直接给今天的讨论定下来方向。

制定规则嘛,又不是说完全按照长孙无忌的想法去制定。

长孙冲越说越觉得自己说的话很有道理。

“陛下,各位国公,要不我们听一听楚王殿下怎么说?毕竟大唐股票交易所是楚王殿下建立起来的,股票这个东西也是楚王殿下鼓捣出来的,长安城中,估计没有谁比楚王殿下对交易所和股票的事情更有发言权了。”

作坊的股份进入到交易所交易的审核程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

唐俭这话一出,立马就将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实际的规章制度条款讨论当中。

那个手笔,跟当初大家抛售的时候有那么几分相似之处。

所以我同意茂约的意见,今天应该好好的谈一谈怎么完善股票的交易制度,而不是讨论要不要取缔大唐股票交易所。”

“这么解释,似乎也说的过去!算了,我们不管他那么多了,只要最终倒霉的不是我们,他们几个爱折腾就折腾去吧,我们在这里看戏就行了。”

到时候只要规则是相对公平的,其实最终还是符合楚王府利益的。

如今又掌管户部,再加上他已经知道李世民这一次找大家过来谈事情的目的,所以怼起长孙无忌和高士廉来,那是一点也不客气。

“第三,股票具备投资功能。大家注意到了,我说的是投资功能,不是投机功能。股票的价格主要是来自于作坊本身的价值,作坊经营的越好,前途越好,股票的价格就会越高;同样的,如果经营不善,或者连年亏损,那么它的价格就会非常的低。

“他们都去了楚王府?”

房玄龄这么一接腔,现场的讨论放心就算是彻底的进入到该怎么给交易所的股票交易设立规则的阶段了。

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李宽自然是要好好的给大家普及一下金融知识。

“是的,长安城四害齐聚首,也不知道商量了什么事情,但是莫名其妙的,他们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突然聚会。我怀疑李宽感受到了陛下给他施加的压力,拉着房遗爱他们几个去帮他把股票市场给重新搞火红起来。”

“陛下,这股市,简直就像是一个赌场,百姓们抱着买了股票可以升值的目的去买,实际上很多的股票都会有各种波动,百姓往往在高的时候买入了股票,然后立马就迎来了下跌,搞得大家都心惊胆战的。

再加上到了这个时候,他从李世民的表情变化之中,已经敏锐的察觉到李世民的态度,所以也就不再说话了。

“最后,股票和交易所的出现,是一种创新,是作坊和商铺发展的一种创新。与此同时,股票的交易,对于作坊来说,也算是一种广告,是提高自己知名度和曝光度的一种手段。

“股票的交易波动虽然带来了一些混乱,但是这只是因为股票这个东西是新出现的,大家对它还不是很了解,再加上大唐股票交易所里面相关的规章制度还不是特别完备,所以才有了近日发生的情况。

“陛下,现在哪家作坊的股票可以进入到大唐股票交易所交易,完全是由交易所管理处说了算,而朝廷对大唐股票交易所的掌控却是非常薄弱,对于里面相关的规定也是完全不懂。

大唐发展到今天,长安城各家作坊贡献的力量是有目共睹的。放在十几年前,谁能想象朝廷一年的赋税收入可以达到现在这个程度?

大唐股票交易所内,可以专门开辟一个这样的区域,供给各个作坊来发布相关的公告。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对作坊主及其身边亲近的人对股票的交易做一些限制,要不然股票就可能会成为他们非法谋取好处的工具,买了股票的百姓就会成为他们鱼肉的对象。

“大家的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房遗爱他们就那么傻,真的愿意把真金白银拿出来打水漂吗?”

唐俭也是大唐的老臣来着。

很显然,不是这个样子的。一是一,二是二。交易所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正视,但是交易所对大唐的发展有功劳,有意义,这个问题我们也不能选择性的忽视了。

整体来说,大唐的金银是在贬值的。哪怕是不考虑货币贬值的影响,百姓们也是希望自己手中的钱财能够有一个增加的途径。

“我原本以为他们是不是得到了什么内幕消息,但是询问了我阿耶,也找人去各处打听消息,但是并没有听说有什么大事是我不知道的。唯一了解到的就是在房遗爱他们三个出手的前一天,他们都去了楚王府。”

而股票的出现和股票的交易,既为作坊主提供了融资的渠道,也将社会上百姓手中的闲散资金给利用了起来,为百姓提供了财富升值的手段,为大唐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效率,对国家的发展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什么东西出现问题了,就直接一禁了之。真要说问题,每年都会有一些地方出现旱灾和水灾,给粮食种植带来了一些影响,那我们是不是干脆让这些地方都不要种植粮食了,百姓全部迁移到其他地方去,这样不管这些地方是继续干旱还是继续洪涝,朝廷都不需要操心了。

“股票的存在或者说是交易所的存在,有四个重大意义。首先,股票是作坊融资的一个重要途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钱庄借贷到钱的,也不是每一个人手中的钱财,都知道该拿去干什么才能确保不贬值。

这个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巧合的事情,他们三个一起去了楚王府,然后第二天就疯了一样的来到大唐股票交易所,疯狂的买入各种股票。

你们都是看过户部每年的赋税统计数据的,各个作坊和商铺给朝廷贡献了超过三成的赋税,并且在长安、凉州、登州等地,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一半。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朝廷发给大家的俸禄,有一半是这些作坊和商铺贡献的啊。

岑文本很是取巧,自己不站在长孙无忌那边,也不站在唐俭和房玄龄那边,而是和稀泥一样的当了个中间派。

看来,这两天的反弹,绝对会是佛光返照,到时候一旦房遗爱他们的资金支持不出股市里头的抛单的话,那么上涨会有多块,下降就只会更快。

看来,这一次借着股票来打击楚王府的做法,要夭折了。

李宽洋洋洒洒的说了半天,直接就把股票和交易所的重要性给下了定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为君之道了。

“谨遵圣命!”

除此之外,我也有一些建议。作为作坊的掌柜,他们对作坊的运营情况是最清楚的,对于各种各样跟自己作坊相关的消息,也是最早掌握的。

长孙无忌不愧为深受李世民信任的重臣,撇开一些对楚王府的偏见和低劣手段不说,他的眼光其实是非常不错的。

这也很正常,哪怕是很多人都猜测到了李世民的想法,作为帝王,没有到最后关头,都是不会轻易的表达自己的态度的。

因为陛下已经对眼下的股市情况颇有意见了。

之前大家都没有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个地方。

高士廉跟长孙无忌一向是共进退,再加上高家这一次也受到了不少损失,心中有气,自然也是支持长孙无忌的提议了。

颐和园,李宽再次被李世民叫了过来。

郑海一听到这里,就觉得背后应该有故事。

几万贯钱虽然不少,但是对于这几家人这些年通过与楚王府合作而获得的利润相比,应该只是一个不那么夸张的数字而已。”

“宽儿,这几天大唐股票交易所的情况总算是稳定了下来。但是这一场波动也算是暴露了交易所内的许多问题,今天召集各位爱卿过来一起商讨,就是要检讨一下应该怎么去完善交易所的相关制度。”

有眼光!不过,李宽也不怕!阳谋对阳谋。

这些积蓄如果都存放在自家地窖之中,亦或是存放在钱庄之中,都是没有办法直接产生社会价值的。而股票的存在和股票的交易,为这些积蓄提供了投资的机会。

要是不把这方面相关的制度给说明清楚,搞准确,那么就会让股票交易丧失公信力,让交易所的股票交易成为少部分人牟利的工具。”

偏偏此时此刻,他这个中间派说出来的话,却是很符合李世民的意思。“嗯,众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宽儿,那你就说一说你的看法吧。”

毕竟,于公于私,他都需要跟唐俭站在一个阵营。

李宽支持的,长孙无忌就反对。

然后开始了自己的发言。

“无忌说的有道理,股票这个东西,拿到交易所售卖,吸引了许多不明真相的百姓,他们完全搞不清这家作坊的情况,只是跟着别人去买或者卖,一旦出现什么风吹草动,就会有很大的波动。

只不过长孙无忌给楚王府封掉了一些将来可能暗箱操作的途径而已。

就这样,一帮大臣在颐和园热烈讨论了半天,基本上确定了大唐的股票交易规则,算是为大唐的金融业发展奠定了一个新的篇章。

从今往后,谁也不能再质疑股票和交易所存在的意义了,也不会有谁在那里提出取消股票这个东西。

能够讨论的,无非就是怎么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