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兄说的也对,去码头上看一看就什么都清楚了。”

“没错,这就是土豆!像是长在土里面的豆子,只不过块头比较大一点而已。”程刚又给自己找了一条听起来似乎很有说服力的场景。

哪怕是在蒲罗中,他也只是停靠了一晚上,补充了淡水和新鲜食物之后就继续北方了。

难道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土豆生的也可以吃?

许昂好奇的拿着一颗土豆看来看去。

有些人,巴不得楚王府的船队出事了。

“可以煮,可以炖,可以炒;既可以当做主食吃,也可以当成是青菜下饭。许兄,不客气的说,这是我见过的最神奇的农作物,没有之一。”

程刚这话,像是一盆冷水一样的泼在了许昂的头上。

但是,哪怕是他们的海船当天立马出发,也就是比李义协的船队早了半天而已。

但是,楚王府还从来没有一下损失过两艘最新式的飞剪船的记录。

因为一旦分散之后,在茫茫大海要再次的重新组队,那就完全是看运气了。

自己明明觉得很好吃啊。

“格物高手陈大力号”的甲板上面,姚成很是激动的看着光塔码头的景象。

而程刚和房镇则是满脸好奇,很想从许昂手中分享一块土豆。

虽然程刚说有可能是北上了,但是许昂知道这根本就不可能!

“我看看会不会是落在了后面?”

房镇一边说着,一边起身朝着窗户走去,然后把整个身子都探到了窗外。

“嗯,那大家就一起下船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这种结局,大家都是不想看到的。

姚成这话,李义协和文达明都深以为然。

“也没关系,吃几口的话不会怎么样,顶多就是一会有点肚子不舒服,可能还有有点恶心头晕或者拉肚子之类的。”

“什么?这就是楚王殿下说的亩产千斤的粮食?”

有了这么一个小插曲之后,双方之间的沟通更加随意了。

不能生吃?

刚刚下船的时候,许昂等人着急的打听了一下“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和“粮食丰收姚远号”的消息,算是把自己最关心的问题给搞明白了。

接风宴这个东西,古今中外都是有的,许昂自然也不能免俗。

“味道怎么样?你们带回来的多吗?”

文达明甚至都可以想象得到《长安晚报》等“友商”会怎么去报道这些揣摩出来的消息呢。

不管是什么时候,财富才是吸引人做事最大的动力呢。我觉得在金银的吸引下,大唐出海的船队应该会一年比一年多,到时候千船扬帆的场景,很可能就会在海上出现呢。”

接下来,他们几个自然就纷纷化身为问题青年,一个接一个的问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同样的地点,不一样的时间。

李义协有点目瞪口呆的看着吃的津津有味的许昂。

……

李义协自从离开了希望港之后,就率领船队沿着来时的航线往回走。

“李兄,许昂、程刚和房镇他们几个掌柜来码头迎接我们了,没想到他们的反应居然这么快啊。”

所以“格物高手陈大力号”等几艏海船,反倒是最先到达广州城。

……

许昂的心情很是忐忑,不过再忐忑,也要面对现实。

“非常不错,整个船队,大半个船舱都是装的土豆呢,你说多不多?”

伴随着船只的靠近,文达明发现了码头上的许昂等人。

“许兄,这个土豆是不能生吃的。”

李义协他们乘坐的飞剪船是大唐最先进的船只,虽然他们到底蒲罗中之后,楚王府情报调查局以及其他勋贵家中的人员纷纷的将这个消息报给了长安城。

所以广州城中,各种风言风语其实也不少。

眼下,船队回来了,曾经的奚落,自己全部都可以原样还回去。

众人的心,一下就沉了下去。

李义协在旁边强忍着笑意,补充了一句。

“观狮山书院前往美洲的探险队伍回来了!他们终于回来了,我以为……”

“李郎君,我们终于回到大唐了!”

可是,哪怕是房镇怎么伸长了脖子,也没有看到任何“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和“粮食丰收姚远号”的影子。

“消息早点传回长安城也好,省的楚王殿下他们担心!整个长安城,估计没有谁比楚王殿下更加挂念船队的情况了;我们离开大唐这么久都没有消息传回去,指不定长安城中会有什么样的流言呢,楚王殿下肯定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

“船只很快就要靠岸了,我们也不用在这里猜测了,直接去码头迎接他们就行。到时候,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自然就一清二楚了。”

李义协看到了码头上几个略微熟悉的身影,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整个大唐,就没有任何一种农作物,哪怕是一年可以种植两次的水稻,也比不上土豆的产量高。虽然不一定大家都习惯土豆的口味,但是这至少是一种可以填饱肚子的粮食,还是一种可以下饭的蔬菜。”

不过,李义协等人的行程并没有因为这个而耽误。

第二天,他们还是立马踏上了回长安的船。

与此同时,广州城内也有数道信鸽飞往北方。

将观狮山书院探险船队回来的消息传了出去。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