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封赏还没有到达,可永寧伯对河南各地豪强土寨的封赏,却已经如火如荼般的进行了起来。
如在汝寧府就有豪强刘洪起被授为西平游击將军,驻地在汝寧府西平县,有精兵一营三千五百人马,下辖二十七处军屯,每屯有丁壮一千余口。
而其弟刘洪超、刘洪道为都司,堂弟刘洪勛、刘洪礼,以及金皋、赵发吾等皆为千户,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实写照。
再如豪强沈万登授为真阳游击將军,驻地在汝寧府真阳县,其麾下有一营三千五百精兵,辖二十三处军屯,每屯有丁壮一千余口,其族弟沈万庆、沈万堂、沈万康,以及爱將王民表等皆为千户。
而在河南府也有留守玉寨的雷鹏被授为登封守备,童冠初和商五桂皆为其麾下千总,共有兵马三千人;屏风寨的张鼎被授为嵩县守备,麾下有兵马两千人。
当然,开封府才是永寧伯整顿的重点区域。
许州的韩甲第授为临潁游击將军,驻地为开封府临潁县,麾下一营三千五百兵马,辖十四处军屯,每屯有丁壮千余口。
襄城的刘炫授为禹州游击,驻地在开封府的禹州城,麾下也是一营三千五百兵,辖十二处军屯,有丁壮一万三千多口。
像这些地方上的豪强土寇,永寧伯在收编后採取了不同的安排,既有的留驻在原地,也有的调离到临近州县驻扎。
比如刘洪起、沈万登这些汝寧府的土寇,便是在其势力范围內原地驻扎,並未有任何更易,毕竟永寧伯的势力才刚刚进入汝寧,自然是以稳定为主。
而韩甲第与刘炫二人,则是离开了自己的舒適区,分別派驻到禹州和临潁两地,只因许州、襄城都是要地,永寧伯的大军已经到了这里,自然不能再交到土寇的手上。
襄城可是联接开封府、南阳府、汝州的前沿,而许州也是北连郑州、南下汝寧、东接开封、西通汝州和南阳府的交通要道,永寧伯必然要將这两处地方掌控在自己手里。
此外,还有太康县刘家寨刘心乾出任太康劝农令,而与他同县生员郭家堡的郭进仪则应召前往永寧伯幕府任职。
杞县东北的西肥寨士绅秦梦熊也出任了杞县劝农令,其子秦升则与郭进仪一般,被永寧伯召至幕府任职。
开封府內不止是盘踞各处土寨的豪强受抚於永寧伯麾下,更有许多当地士子乡绅接受了永寧伯的授封,就职各县的县丞、主簿、典史等。
当然受职最多的还是劝农令,永寧伯在开封府的各州县都设置了劝农令一职,其主要职责为安抚归乡百姓,劝导农耕事宜,另外还兼管各处军屯的耕种之事。
除此,永寧伯也在陆续收復的开封府各州县,徵召一些生员、秀才前往自己的幕府任职,以此为拉拢河南世家望族、文人士子的手段。
隨著闯军败退的消息在河南大地传扬,许多原本表示归附闯王李自成的土寇,也发生了动摇,而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地方土寇,这时也纷纷登门,主动请求归附於永寧伯麾下。
比如原驻襄城的刘炫,非但移驻禹州十分顺利,並未见丝毫牴触情绪,更是积极主动地將自己的儿子刘恆彩送至永寧伯行辕,名义上是请永寧伯多加调教,实则是充作人质。
再有,盘踞在裕州的李好本已归附於闯王,可当他得知闯王大军败退回汝州的消息后,便联繫同样归顺闯王的镇平张扬、信阳韩华美等人,通过刘炫向永寧伯表示愿意接受其辖制。
对此,永寧伯自然是十分欢迎,来者不拒,一律发给赏功银牌,命其镇守地方,维持秩序,防贼袭扰,守护百姓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