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近年来,湾岛追随着日本的脚步,一样进入到了经济超级繁荣的泡沫时期。线索虽然少点,但他问问那些警务系统的老朋友们,未必就找不到更多的线索。
否则他也不可能一退伍就加入警局,很快就混成了高级便衣。
这里看上去不是什么“一栋小屋”,倒像是一个深山里的旅社一样。
特别是处理复杂的底层社会关系方面,对三教九流的事,他都很精通,无论白道黑道都要给他几分薄面。
邓家的人其实是很庆幸,自家有这么一号很吃得开的亲朋好友的。
对方告诉他,说他们今天的目的地是郊区阳明山的一栋小屋。
这要在他年轻时候,在那多灾多难的几十年前,北方人男性的平均身高也就一米七。
硬是耐着性子坐了三个小时的汽车,傍晚五点,总算到了目的地。不过当汽车开进敞开的院门时,“大砂锅”还是对这里的房屋规模大为惊讶。
于是“大砂锅”也没有多想,就带了一个手下,坐上了这个老同事的汽车。
完全可以说朋友处到这个份上,两家人简直比亲戚还像亲戚了,已经算是世交了。
更何况今天他也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还带着个四海帮小兄弟。
里面的光线有点暗,也没有开灯,他眼睛一时适应不了,只看见沙发上坐了一个人在等他。
所以他还是走进去了,尾随着老同事走进正门,进入了起居室。
现在看不算什么,但别忘了“大砂锅”如今是已经快六十岁的人了。
要是不能像平日一样准时回去,和全家人一起吃饭,怕免不了要被老婆唠叨的。
他甚至对外提高了赏格,许诺提供线索的,视情况给一万到十万块台币的谢礼。
随着房门打开,四个人把两具裹在黑色袋子里的尸体抬了出来,放在了汽车的后备箱里。
“那好,我就让你明白,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找宋修文?第二个问题,到底是谁让你打探这个人的?”
毕竟这是他的老同事,俩人过去交情不错,从没有过什么矛盾。
既然是随军来的,就说明他的身边还有一些同生共死的军中兄弟可以相互依靠。
湾岛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从一片废墟中崛起成为了亚洲地区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与新加坡、南韩、港城并称“亚洲四小龙”。
紧接着,老同事拿来了两条脚镣,给他们分别戴上,然后又给他们每个人都搜了身。
他不想让邓丽君这个明星侄女失望,更不想对方好不容易开次口,他却给对方留下个老迈无用的印象。
根本不用分辨,就能从明显的体型差异上看出谁是谁。
他钻出车门,伸了伸腿脚,发现院子里居然还有两辆汽车,又在心里嘀咕了好一阵。
不过后来就不一样了,自从经历了五十年代的土地改革,六十年发展的轻工业,到七十年开始走“对外出口扩张”路线。
自己抱怨自己,为什么那么着急,一开始不问明白地点。
而且从这个外号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人外表应该是高高大大,很敦实的样子。
“大砂锅”就是邓枢的一个军中兄弟,是他麾下的一个排长,也是他的河北同乡。
于是退伍后进入警察系统当了便衣警官的“大砂锅”也就开始变得身宽体胖起来。
随后的一切发生的很神速,起居室的门两侧还藏着两个人,等到他们一进去,甚至没来得及说话,两把手枪就分别抵住了“大砂锅”和他那个小兄弟的额头。
他只希望真是邓丽君要找的那个人,不会白跑这一趟。
为此,她每次从海外回来,总是不忘了要给这位好吃的叔叔带一些海外特产,和各地的名酒。
这样一来,他的日子在那些蜂拥而至或是为炒股或是为消费,融资贷款客人的“帮衬”下,就更是过的很滋润。
“等吧,等命令,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事。”
能帮忙找到本人的,给五十万台币做红。
毕竟人是群居动物,不太可能脱离社会。
“我?我惹出……你……你们到底要问什么?我怎么越来越糊涂,我就是个靠着面子和警察资历收点黑钱的小人物,可不知道什么能够惊动你们的大事,你们不是找错人了吧?”
“宋……”“大砂锅”满身的冷汗,他做梦也没想到的,自己的麻烦居然是这么来的。
可是这一次,他的老同事都没有说话,而是坐在沙发上的那个人站起来了,他穿着一身黑色的大衣,脸在阴影里让人看不清。
到这个时候,“大砂锅”只凭感觉已经觉出情形不大对头了,莫名其妙的老同事对这里似乎有点熟悉,熟悉到了不像个外人的地步。
不过事已至此也没办法了,总不好中途而废,还是既来之则安之好了。
至于“大砂锅”本人,他从警局退休之后,除了用退休金和积蓄买了一些股票之外,他还和全面转型为合法经营的四海帮混在一起。
这时候“大砂锅”再吃顿也不免惊慌起来,他恼怒地斥问老同事,“怎么回事?你这是什么意思?”
因为他是看着邓丽君一点点长大变成大明星的,如今见邓丽君还是这么看重他,尊重他,心里倍感熨帖。
这证件不像假的,“大砂锅”头发都竖起来了。
鲍鱼、鱼翅,都更是成了他的日常便饭,让他的体重进一步增多,变成了港城演员郑则仕一样的身板。
负责人叫过“大砂锅”的老同事,点燃了一根烟。
而且他不过只是找个人而已,又不是来做什么非法交易的。
实际上正是如此。
所以哪怕邓丽君成名之后,她也因为这份交情依旧对这个“大砂锅”叔叔很感激,永远记得对方的好处。
不用说,“大砂锅”的枪支和他手下身上的一把匕首都被搜了出来。
不过胖归胖,他这个人好交朋友,在人情世故和打探消息方面还是比较有能力的。
一是因为对方在警务系统任过职,如今又算身在江湖,消息灵便,经验丰富,门路多,办法也多。
二是因为宁卫民要找的宋先生是外省人,“大砂锅”也是外省人,他认识的老朋友很多也都是外省人,这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圈子,要找起来或许更容易。
他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得罪这样的人,除非是怕四海帮上位取而代之的第一大帮,他不想做两个帮派倾轧的牺牲品。
不就是找人嘛。
这下好了,再回台北市里,怕是要到夜里八九点了。
就这样,在夜色里,这些人又锁好了院门,然后两辆汽车一前一后离开了这里。
随着红色的尾灯消失在夜色,两条人命也轻巧的被了结了。
不会有人知道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
也不会有人知道在这栋房子里,究竟夺走过多少人的性命。
当然,更不会有人知道,未来还会因为今天的事发生多少腥风血雨。(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