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邓丽君,她高兴的事儿和宁卫民大不相同。听到前半截儿,宁卫民稍微松口气,但下一段让他觉得这里面有一点儿什么潜在的问题,虽然没抓着毛病在哪儿。
大阪的那地方,冬天是往地上扔球,碰地面就弹起来。
而他这个能每年把上百万的真金白银砸在不挣钱的“虚事儿”上的宁大善人却是真的。
但他的话对已经铁了心的邓迷糊能管用吗?
结果还就是这么巧,罗广亮居然笑呵呵告诉她,宁卫民的话已经是老黄历了。
发病的另一主要原因在于沪海城市人口密度过高,城市建设老化,地下排污系统落后,才致使传染病爆发后得以迅速流。
这就是她未来几年生活的全部,是她要努力去实现的目标。
所以邮票要涨,又有的炒了,也就意味着他今年支持这些公益事业的资金出处有了着落,多了募集渠道。
不得不说,同样的一个1988年,其实也不是一切都不好。
不过话说回来了,即使他这么干,也没人能够指责他什么。
既然是勒紧了裤腰带,只能靠喝粥过日子,自然心情就不会好。
但是,她必须去试试。
就连浙江也有7万人发病,可以说在华东地区及全国引起社会性的恐慌。
对有些正在行大运,越来越旺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极好的年份。
对此,宁卫民也是像罗广亮和小陶一样的高兴。
他在国内保证自己的安全,主要是靠三条。
所以整整一年,国内的经济发展势头也不行。
虎和兔也已经恢复了票面价值。
价格大概内地游客十块,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三十块,只要钱买票,谁都可以上去一次。
到了上头别说唱歌了,甚至完全可以在城楼上模仿伟人,挥挥手,喊一喊“人民万岁”这样的口号呢。
至少这个年份的谐音彩头不错,如果按照城人的读法是“发发”。
而且她还必须要活的好,必须在孩子四岁之前挣到一定数目的钱才行。
不知是猎奇心理释然,还是有人盯上了想收集筹码坐庄。
尤其还是发生在共和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差点就使得整个城市停顿,这就更是给了共和国重大的打击。
但收入偏低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快要过年了,兜里比脸还干净,这年还怎么过?再乐天派的人,面对这种日子,也难有个笑摸样了。
实际上,有太多的厂子因为产品过时,缺乏创新能力,积压产品越来越多,很多都到了快要破产的边缘了。
当然,有人走就有人来,有人前途渺茫,就有人意气风发。
那些炒邮票的韭菜,不割白不割,他们的钱,不赚白不赚。
对于宁卫民的反对,和友善的建议,邓丽君完全是按照日语中所说的“自信满满”来措辞的。
他要不是靠这手,又怎么可能,只为情怀就养活了这么多不能马上看到实际效益的产业啊。
反正宁卫民从日本以平价买回来的一千版日本虎和日本兔差不多都卖出去了,他们从中也挣了至少一倍的利。
有了这封信,起码她不至于没有饭吃。
真想要弄进国内来,既不划算,也不便利,而且没准还会为他惹出额外的麻烦来。
在1987年,吸引的外部投资的数量远远小于我们的预计,破产倒闭的国企倒是各地频出。
人家压根就没把京城的冬天当回事,还和麦灵芝有说有笑呢。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正因为这些不好的天灾人祸都聚集在了1月份发生,经济上的矛盾在这个月突显,才会导致全国老百姓的心里都认定了这个月份是个“灾月”。
没福气生在红旗下的她,至今都不懂什么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面对冷酷的世界,孤立无援的她只能靠自己在美国打拼了。
目前的市场上,金猴单枚重返三百元,鸡单枚一百二十元,狗单枚七十五,猪整版三十。
私下里无不默默的祈求这一年可千万别是个“灾年”就好。
于是这么一来,邓丽君哪儿有不兴奋的。
那没法一样,披着罗广亮军大衣的宁卫民忽然发现了邓丽君理论的漏洞所在,大阪和京城的冬天概念完全不同。
她快乐的源泉,是意外得知自己做梦也想要在天安门唱歌的夙愿,居然这次一来京城就能心想事成。
就比如带着老婆回到京城准备过春节宁卫民,一下了飞机,就从来接他的罗广亮和小陶嘴里知道了一个好消息。
以及一封出自汪大东亲笔,便于她在美国的kfc打工的一封推荐信了。
短短两个月里,全市就有三十万人感染,损失至少4亿元。
毕竟以国内的意识形态而言,还很难接受冒出一个土生土长的亿万富翁来。
不过,这就是以后的事了。
她这次带着孩子归家,其实并没有在京城住太久,不过寥寥一个星期,就怀着对父母的歉疚,怀着对未来无限迷茫和巨大的经济压力,又踏上了重返美国的飞机。
最后一条,也是多亏有了松本庆子这个日本媳妇,能让他更方便的以吃软饭的借口和拍电影的手段避免很多麻烦。
而且又是生肖票不声不响涨在了前头。
事后经过调查证实,此次甲肝爆发的原因,是为沪海市民食用来自启东沿海的被污水污染的毛蚶所致。
她要上去也不是不行,估计得特殊申请,会麻烦一些。
因为邓丽君和麦灵芝都穿的不多,只是外面大衣,里面毛衣而已,何况城楼上又比下面风大,如今即便是中午,也是能冻冰的温度了。
可问题是,他的财富大多都在海外,那些钱都是他用来在全世界范围割韭菜的。
她不想走,她舍不得自己还在吃奶的孩子,也愧对自己的父母亲人,可不走又不行。
然后就是老鼠和牛,已经变成了八块五和八块一版。
那对他们来说,同样是四五成的利啊。
她这个金牛宫的女王,一旦较真就绝不后退,哪怕宁卫民是她的老板都一样。
然而这一切都只有她回到美国才能实现,她要留下就只能给孩子贫寒的生活。
没别的,宁卫民的军大衣也贡献出来了。
这俩人一起披着,几乎是满脸鼻涕眼泪从城楼上跑下来的,钻进汽车就跟鸵鸟一样再也不说话了。
真是爬城楼时,兴致勃勃,下城楼时,屁股尿流。
好在俩人醒悟比较及时,没有继续她们的行为艺术,好好缓了一阵就暖和了,回去也没发烧。
否则宁卫民都不好跟上头交代了。(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