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陈心坚看着裴元那霸气豪迈的模样,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在回响。
裴千户强无敌!
好在陈心坚也没忘记提醒裴元一句。
“千户,要是大明宝钞真开在一贯宝钞兑换一文的价格以上,只怕那些人会忍不住卖掉的。这可是五倍以上的利润。”
“陆訚和萧韺这些人或许能和千户同进同退,但是像李士实那样的家伙,肯定会以宁藩的利益为先。”
“真到那时候,千户的这个抵抗壁垒,说不定就会动摇了。”
裴元听了哈哈一笑,丝毫不以为意,“无妨的,卖就卖吧。”
“只要他们的成交价格在我的防线之上,就不会对我造成影响。这些宝钞每交易一次,就重新锁定一次价格。李士实、萧韺这些家伙赚了几倍的利润跑了,但是新接手的人,可一枚铜板都没赚呢。”
“而且他们的成交价格越高,接手的人,低价卖掉的意愿也就越低。”
裴元说着,还特意提了一句。
“我也可以告诉你,一贯宝钞兑换一文的价格,很可能还远远低估了。就算回到正德五年的价格,一贯宝钞兑换两文,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市面上很多存留的大明宝钞。”
“只不过,从很多年以前,宝钞的价值只能用在交商税上。所以很多宝钞,都是在向几大税关流动的。”
“如今最容易获取宝钞的几处地方,都被我们大肆收购过了。就算跑去其他地方收购宝钞,想要短时间完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再说他们收集宝钞的速度,肯定跑不过消息传递的速度。有这个时间差,说不定,等他们的人到了地方,宝钞大涨的消息和最新的价格就已经传遍了。”
裴元总结道,“说到底,宝钞的价值不在纸面上,而是在大家的心里。如果大家都认为一贯宝钞值两文钱,那一贯宝钞就是两文钱了。”
裴元有信心,打完这场硬仗之后,自己的盟友能赚到盆满钵满的白银,而自己在维持着币值的情况下,也能重新将手里的白银换成宝钞。
等到这场大战尘埃落地,大量的宝钞被套牢在一个较高的成交价位,大明宝钞的商税需求,最终会让陷入战后平静的宝钞缓缓升值。
裴元喃喃道,“等到那时候,就该面对最大的麻烦了。”
——天子增发宝钞的贪婪野心。
至于之后这些宝钞,能不能再次爆拉和兑现,就等朱厚照掌握军权后,王琼掏出一条鞭法来了。
对手里的白银和宝钞是从哪里赚来的,裴元并不在乎。
这场战斗只区分两种人,站在裴元这边的,和站在裴元对面的。
裴元盘算着能站在自己这边的人,不禁有些犯难,“谷大用手里钱不少,毕真也愿意和我同心协力。有这两人,应该也能解决几万两银子的配额。”
“剩下的钱,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宝钞升值,对边军和各地卫所是最有利的。
因为朝廷的军饷,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宝钞,朝廷给武官们放赏的时候,也是大量赏赐宝钞。
司钥库宝钞见底,有一个很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霸州平叛的成功,朝廷给出征的将士狠狠放了一波赏。
可惜,裴元最近和江二哥闹得不太愉快,这条路子也不太好走。
正在裴元惆怅的时候,忽听陈心坚说道,“千户,属下倒是有个办法,可以解决掉很大一部分钱财的缺口?”
“很大一部分?”裴元说着,扭头看了陈心坚一眼。
很大一部分,那可就是几十万两。
这个大明难道还有掏的出这么多现银的人?
陈心坚小声提示道,“千户,你怎么忘了咱们是做什么的?咱们大明最有钱的,就是寺庙啊!”
“这些寺庙平时不但收受百姓的大量香火钱,各个寺院名下,还寄存着大量的庄田,每年也有不菲的收益。”
“除此之外,为了钱滚钱,很多稍大些的寺院都在往外放印子钱。”
“咱们这京城大大小小一千多座寺院,想要从里面刮出几十万两银子,那不是轻而易举?”
裴元听了,先是有些心动,旋即摇头道,“这不合适吧?”
“咱们当初刚进京的时候,确实因为手头紧,查抄了几家寺院。可是现在那些寺院,都在规规矩矩的交份子钱,咱们要是为了钱再次大动干戈。只怕就要犯了众怒了。”
“陛下心中可是很看重这些寺院的。真要是闹将起来,怕都不好看。再说,与其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还不如细水长流,让那些寺院慢慢供养咱们。”
陈心坚笑道,“千户,也不一定非得杀鸡取卵。咱们可以好声好气的把钱先借来用着,如此一来,千户连宝钞都不用给了。”
“等到司钥库上书之后,千户伺机抛售一批宝钞,随随便便也就能应对这笔银子的缺口了。”
裴元微微皱眉,“这件事关系重大,我也只敢透露给信任的人,如何能够同那些和尚一起谋划?”
陈心坚连忙道,“千户不用和那些人说的太细。而且这件事,甚至不需要千户出面,只需要一个中人帮着筹钱就足够了。”
裴元脑海中正飞速的思索着。
陈心坚已经把那个人说了出来,“就是这几天在智化寺坐班的云唯霖云总旗。他在京中的人脉很广,又常年在大慈恩寺担任砧基道人,威望颇高。”
“千户只要将此事大致告诉云唯霖,然后由他出面筹钱集资,相信很快就能补足缺额。至于该怎么瞒过那些和尚,那就不牢千户费心了,云总旗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
明朝的时候,众筹集资已经十分盛行了。
很多做小买卖的人想扩大规模,就把一众有同样需求的人聚在一起,大家合伙凑一笔钱,然后一起抽签,中签的人,就可以拿走所有的钱去做生意。
然后众人依照出钱多少,在中签人的生意中占据一定比例的股份,大家一起分享红利。
这就是早期的集资形式。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