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和霸术的争端出现在解决问题策论题,而不是畅所欲言的经义题,就代表,朝廷有可能要大刀阔斧的推出一系列的政策了。

再结合“汉家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的传统做法……

黄初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很明白了。

状元……,跑题了啊!

杨慎大才子,在一个朝廷需要准备大刀阔斧动用霸术的时候,全盘否定了相关的想法。

可……,谁让跑题的是杨廷和的儿子呢。

而杨慎强势成为状元的结果,带来的连锁效应是不可估量的。

唐皋和蔡昂听了黄初的这些分析,也有些明白了上一科的诡异之处了。

裴元见黄初接话,索性撇开唐皋,对黄初问道,“杨慎的文章说不通吗?”

黄初想了想说道,“倒也不是,纸面上的东西总能自圆其说。孟子就主张尊王贱霸。杨慎在文章中也认为治道之本在复三代之纯。”

历来的读书人,都拥有三代情怀。上古三代,堪称是读书人的理想乡。

这让尧、舜、禹、汤、文、武,每一个名字都成为王道的典范。

裴元闻言点点头,这院落中,又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随后,裴千户说出了几句似乎毫不相关的话。

“如果我是杨廷和,也一定会为有这么一个儿子得意。”

“那些乱七八糟的争议,不但是对我爱子天资的侮辱,也是对我本人的侮辱。”

“我就是要他赢!”

三人听得心中狂跳。

刚才的想法再次浮现在三人心中。

——本次恩科的幕后黑手再次出手了。

三人都十分清楚的明白,裴千户一定是在漏题!而且,不但在漏题甚至几乎连标准答案都给出来了!

这次的殿试会围绕什么展开?

必然是延续上一科殿试题目以及杨慎那篇策略的撕逼。

杨首辅就是要把不服的人都摁下去。

结合上一科的题目和杨慎的策论,以及裴千户的刚才的暗示,那么策略的大致方向就明确了。

本次殿试的策论,必然是限定在最利于杨慎战斗和阐述王道的主场,上古三代!

而正确答案的阐述方向,要么是力挺杨慎的观点,要么是替杨慎圆回来!

第一种答案会让杨首辅欣慰,而第二种答案会让杨首辅大喜。

如果把朝廷酝酿的变革和霸术拉开,强行和王道搭配上,形成对杨慎文章的有力补充,那才是让杨首辅拍桌赞叹的完美答案。

裴元见三人都陷入狂喜,目光微动,挨个和他们对视了一眼,这才淡淡道,“好好准备吧。”

三人执意送出几条街,才恋恋不舍的往回走。

一时间,就连唐皋这样饱经风霜的中年人,都对“恩同再造”四个字有了具象化的认知。

裴元和唐皋等三人告别,才想起了通知严嵩的事情。

严嵩之前寄住在王守仁那里。

但是因为王守仁的老爹王华,现在担任着礼部尚书,乃是这次科举的同考官之一。

严嵩的内弟欧阳必进又是本科的考生,所以严嵩在欧阳必进从霍韬那里搬出来后,就在王家附近暂时租了一处宅子。

上次严嵩走的时候,为了方便裴元及时通知,留下了住址。

裴元本想让手下去通知,但是念在明天的事情着实重要,便亲自走了一趟。

到了严嵩那里,裴元模拟着和严嵩问答了一番。

这严嵩确实是个奸佞胚子,应变能力超乎裴元的预料。裴元模拟着朱厚照那跳跃式的思维方式,也没从严嵩这里找到太大的毛病。

真不愧是……,能力压一个时代猛人的政治动物。

裴元回到了智化寺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没多久,陈心坚就跑来回报谣言的事情。

这次云不闲也跟在陈心坚身后,算是,开始为接班过渡了。

陈心坚汇报了这大半天的成果,没想到这次传谣竟然超乎想象的好。

三位举子依靠着投奔锦衣卫顺利上榜的事情,果然惹起了渲染大波。

那些落榜举子哪还顾得上什么青楼坊市被拆的事情,一下就全都关注在了这件事上。

毕竟如果这次真的发生了弊案,那么说不定还能向朝廷讨要个说法。

当年的南北榜案,最后不就让朝廷拿出说法了吗?

在事关家族前途的事情上,谁还在意那几个呼吸的事儿。

在陈心坚和云不闲多头点火的情况,这件事传播的极快,甚至还真的引出来几个当时在崇武水驿的当事人。

那几个错过了恩科的举子正在郁闷。

他们赶考晚点固然可惜,但同行人高居榜上,更是让他们痛不欲生。

再想起当初那锦衣卫武官拒绝自己的丑恶嘴脸,一时间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裴元对此很是满意。

至于能不能有所收获……,就看那个坑货,是不是如自己所想的那般了。

第二天一早,裴元就带了锦衣卫接了严嵩,一起往大慈恩寺去。

到了朱厚照惯常去的那处茶铺,裴元四下一看,果然发现有锦衣卫在提前布控了。

而且还是个熟人,就是上次见过的那个小黑粉。

小黑粉见到了裴元很是高兴,甚至忘记了自己在执行特殊任务,直接凑过来对裴元道,“千户,昨天的事情,我们锦衣卫的弟兄都听说了。”

说着,两个大拇指就翘了起来,谄笑道,“千户不愧是我们锦衣卫第一猛男。”

裴元已经是饱经流言蜚语的考验了,对此就很淡然。

正要表示,这不过是些许风霜。

就见小黑粉翘起的两个大拇指,相对着弯了弯,脸上的笑容十分的猥琐。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