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文来到了孟津县县衙,然后在马周的引领下,找了一间房子暂时住下来了。《而这次景文是要负责帮助马周处理这个商业税的问题,毕竟只要商业税弄好了,那以后的收益也就会越来越大,而且对于商人地位的提高,也是有非常巨大的帮助的。如果商人一直对国家贡献不大,那官员也就会轻视商人的利益。而这一切,商业税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只要商业税提升上去,那商人对于政府有了归属感,那接下来也就容易多了。
“马周,你把县里面的官员,甚至是那些小吏都叫来吧!”景文说道。
“好的!”马周说道。
而很快,两个中年人,带着大概十多个小吏过来了,显然他们都是孟津县的官员和办事人员。而景文主动让他们坐下来,马周也主动介绍景文的身份。
“这位景文大人,是我们大唐门下省的散骑常侍,兼管大唐政研室,还有大唐军校,朝廷的三品大员。当然,也是我当年在雪耻军的老长官,现在你们也应该听说过!”马周说道。
“恩恩,听说过,当年将军横扫突厥,打败吐蕃,我们都知道啊!”其中一个中年人说道。
“节帅,这位是县丞,秦达。而另一位是县尉,张扬。”马周说道。
“嗯!”景文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各位,这次景文大人过来,是帮助我们处理商税的问题的。尤其是我们要用商税来担保抵押,这个更是重要。所以,他来是专门帮助我们提高商税的收入,而且这样才能够有贷款的可能。如果商业税抵押不成,那我们也很难贷款,用来修筑河堤。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商业税的收入问题,不然我们根本无法贷款啊!”马周说道。
“嗯,既然如此,那就请景文大人指示。”秦达说道。
“首先,我们弄商业税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商业税有哪些,商人要缴纳哪些税负!”景文说道。
而作为在孟津县分管户籍财政的县丞秦达主动说:“大人,这个我知道。从古至今,商人正常的时候要缴纳关税,还有市税。而关税一般不太可以确定。一般从五十税一到十税一都有。而至于市税,通常时期也是三十税一左右,而如果别的什么战争时候,这个就难说了。”
景文也明白了这个古代商业税的构成,所谓关税,并不是后世的海关的关税。而古代的关税,是指陆地上商人通过不同的关口,分别要缴纳一部分税收,一般是按照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二以上。而这些关口。有些是常规的而有些是临时设置的。至于为什么会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十那么大的差距,这个其实也就是根据各种情况来决定了。比如说战争时期,战争时期因为各路诸侯割据,所以为了财政难免也就想要多收税。他们往往故意调高关税。然后甚至多设立几个关口,然后就是为了收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