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的镣銬拖拉著,碰在地板上发出叮噹的声响。

只过了一晚,卜寿已显得老態了许多,连走路都有些不稳,双目无神,一脸苦楚。

卜寿看著顾正臣,涣散的目光终凝聚起来,嘴角哆嗦,不等开口,衙役已上前將其摁著跪下。

顾正臣看著卜寿,惊堂木落下:“卜寿,坖明山庄里私藏兵器、甲冑,是为造反、谋逆之举,你有何话说?”

卜寿低下头:“无话可说。”

顾正臣命人递上招册:“既无话说,那就招了吧。”

卜寿看著眼前的招册,抬头对顾正臣说:“你想以这个罪名杀了整个卜家?”

顾正臣盯著卜寿,摇了摇头:“你应该先问问自己,为何要私藏兵器。你若不交代清楚,本官只能以谋逆定罪,交朝廷处置。”

卜寿清楚这个罪名会死全家,虽说卜中生、卜算子等人跑了,可朝廷想要抓几个人,他们又能跑到哪里去?只要不出海,迟早会被朝廷的人抓住。

为了全家人,卜寿不得不开口:“私藏兵器与甲冑,一是为了偽装为水师,躲过近海处的水师盘查,二是出海之后,需要用兵器来守护货物,避免被寻常海寇劫掠了去。这些兵器与甲冑並非为造反准备,而是为了南下贸易。”

违背海禁出海、保护货物的兵器盔甲,和蓄意谋反、对抗朝廷的兵器盔甲,东西虽然一样,可罪名並不同,適用律令法条也不同。

顾正臣嘴角微微一笑,先拋出兵器盔甲这个问题,就是逼迫卜寿承认出海经商之事,坐实了这一点,就能顺藤摸瓜,处理市舶司的人与事。

“你们下南洋贩卖货物,本就是暴利,为何还要冒险,让府衙以折色丝绸的方式为你们提供货物?”

顾正臣问道。

卜寿苦涩一笑:“为何,自然是多积点財富,让百姓给我们丝绸,总好过自己费人手去收购、运输,一匹丝绸省下剩下四五钱,十万丝绸便是四五万贯钱!省下来的便是赚到手的,如此大的一笔財富谁不心动?”

顾正臣接著问:“府衙折色丝绸,你们卜家与府衙如何分利?”

卜寿没有犹豫,直言道:“六四分。府衙拿走仅限於丝绸所得利的六成,卜家拿走四成。至於其他买卖,如陶瓷、茶叶、器物,包括运来的香料,府衙只占半分利,绝大部分都进了卜家,卜家拿著这些財富用以拉拢官员,疏通关係。”

顾正臣看了看书吏,见书吏停了笔,才开口:“被卜家拉拢的官员都有谁?”

卜寿心头一惊,见顾正臣目光深邃冰冷,避开其目光:“泉州府同知秦信、吴康,通判唐贤、杨百里,推官王信虔,知事杨造端,市舶司提举魏洪,晋江县丞万潮,主簿卢敏,惠安知县时汝楫、县丞冯远虑,南安知县曹睿……”

一个个名字报了出来。

顾正臣起身,走至堂下:“这些被卜家拉拢的官员,总有凭证吧。比如时汝楫,他擅长记帐,帐册里记录了不少送礼的细节,相信卜家也会记帐,握著他们的把柄以確保这些人能在关键时候配合卜家行事吧?”

卜寿犹豫了下,咬牙道:“卜家大院假山之下有个密室,那里藏有被拉拢官员的名册、往来书信、送礼清单。”

顾正臣看了一眼秦松,秦松当即带了几个衙役离开。

“卜寿,你说了这么多名字,为何没有说高参政?”

顾正臣点了出来。

卜寿摇头:“顾知府,高参政的儿子虽然与我孙女有姻亲关係,可高参政为人高洁,两袖清风,一心为民,並没有贪拿过不乾净的钱財,卜家自始至终没有给高参政送过一枚铜板。”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顾正臣爽朗一笑:“高参政没有拿卜家一枚铜板,可他为了你们卜家,三进府衙!”

卜寿否认:“高参政三进府衙皆是因为你,与卜家无关。”

顾正臣摆了摆手:“高参政第一次进府衙,以杖死杨百举等为由,夺了本官的知府印信,並让秦信代理知府衙门诸事。后来你见了谁,张九经可是去了卜家,知道你们的对话。高参政第二次进府衙,想以顾某造反的名义抓走,甚至还带了泉州卫军士,只可惜,他没有带来周渊与蔡业,否则已是得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