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舱里。

灯芯的火跃动,摇晃著影子。

严桑桑看著面色凝重,坐在桌案后出神的顾正臣,走了过去,拿起团扇送风,轻柔地问:“夫君似乎对皇帝暂停蒸汽机试航並不太担心,反而对锦衣卫担忧过重,这是为何?”

顾正臣嘆了口气。

自己的心性还是差了一些,做不到喜怒不形於色。

这也没办法,锦衣卫啊,那名声太大了。

因为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的存在,在后世,大明可没少被按上特务治国的称號。歷史上,锦衣卫成了一把屠刀,將胡惟庸案发展成了胡惟庸谋逆案,多少勛贵死在了锦衣卫的构陷之下,死在了朱元璋的清理之下。

按照原来的歷史进程,锦衣卫应该出现在洪武十五年,可现在是洪武十三年的六月!

许多事都发生了改变,正如胡惟庸没死在今年而是提前被砍了一样。自己所能依仗的歷史轨跡,上帝视角已经越来越没作用了,接下来的斗爭可就需要看自己的智慧与隨机应变的能力了。

顾正臣看向严桑桑,低声道:“锦衣卫——就如汉代的绣衣御史,宋代的皇城司!它的出现並不是一件好事,这意味著检校不再隱藏在暗处,而是换了一身衣裳,可以光明正大出现在明处,並能依靠送情报、打小报告、写小作文来得到晋升、嘉奖。”

“小作文?”

严桑桑偏了下头。

顾正臣没有解释,只是起身走动:“被人监视的时代將至,日后做事说话可就要更为小心了。”

检校监视,说到底是见不得人的,大部分情况下不会靠得太近,比如检校和尚、检校道士、检校乞丐、检校卖鸡蛋的,这些人多数没证件,不会趴你家窗户外偷听,也不会躲在某个角落里看你在房间生闷气,然后饶有兴致地绘出来。

但锦衣卫就不一样了,人家带证件了,哪怕站在窗户外面听你和女人哼哼唧唧,你发现了也弄不死他,甚至还得装看不到让他走……

第三日清晨,宝船抵达龙江码头。

消息早已传至京师,但迎接的人寥寥。

除了曹国公李文忠负责接管宝船、安置水师军士外,就是顾家的张培、吕常言,格物学院的代堂长唐大帆、机械工程院院长马直、材料学院院长万谅,没有更多人来码头了。

这种冷清的场面,似乎也预示著风暴之下,没有什么人愿意与顾正臣站在一起。

顾正臣下了船,对张培、唐大帆等人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朝著李文忠走去,行礼寒暄。

李文忠拉著顾正臣到了一旁,低声道:“陛下让我给你带句话。”

顾正臣眉头微动,態度更为恭谨。

李文忠言道:“陛下说:顾小子,格物学院、蒸汽机可是不少官员的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朕不好出手,剩下的事交给你了。明年十月,一切务必准备妥当,不容迁延!”

顾正臣鬆了一口气,拱手道:“还请曹国公转知陛下,风起,正是扬帆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