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术摇摇晃晃的的站起身体,一脸平静的扫视夏军众人,然后仰天“哈哈”大笑,最终把目光定格在丁克的脸上,严肃的说道:“我兀术能在临死之际遇到丁兄之为人,快哉!快哉!哈哈…只可惜,时不待我!命不待我!我恨不能与兄促漆长谈!恨不能与兄把酒言欢!更恨不能与兄同进同退!如有来生定当与兄再续前缘!”说完兀术“哈哈”大笑,拿起手中的腰刀抹向自己的脖子。作为军人就应该有自己的使命,兀术的脑海里一直回荡这句话,自始至终兀术都没有想过退缩。

“先生说的对!本王这就走!”东夷王话还没说完跑也似的向高台下方走去。

这个时候兀术如果奋力突围,他还是有希望生存下来的,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一心想要为东夷王的撤退,发挥出自己最后的一丝余热。

眼前的战况让东夷王不寒而栗,不住的在高台上踱来踱去,就像是受到了极度的惊吓一样,口中自言自语道:“怎么办?怎么办?本王该怎么办?”惊慌失措的东夷王走向洪德,双手紧紧的抓住他的肩膀不停的摇晃,并开口咆哮道:“你告诉本王该怎么办?说啊!快说啊!你说啊!”

正在跑路的东夷军士卒,听到兀术说的话,众人也不跑了,回过身来奋不顾身的杀向夏军。

卫兵统领一直站在东夷王的旁边,当知道东夷王的想法以后,急忙吩咐亲兵向卫兵传达东夷王的命令。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也就是酉时一刻左右,整个大战已经接近尾声。

这两只箭的杀伤力很大,迫使撤退的东夷军不得不驻步抵挡,此举不仅从心里上进一步打击敌人,同时还起到了减缓东夷军脚下步伐的作用,从而为夏军赢得接近敌人的时间。

东夷王没有心思等待卫兵全部集合,身边带着卫兵统领,以及少部分的卫兵,洪德紧随其后,一行人匆忙的从后门直奔新营寨而去……

侥幸躲过长矛机械性攻击的东夷兵卒,迎面而来的就是战车上夏军士卒的战戟,毫无准备的东夷兵卒,匆忙间!根本无法有效的应对夏军战戟的攻击,刹时死伤过半。

丁克带领的夏军攻破东夷大阵的阵眼之后,整个组成大阵的东夷军兵卒乱作一团。

战车是大夏国独有的标配,整个车身都是用木材加工而成,横宽长短的车厢,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较大的独辕车轮。

“大王!赶快下令鸣金收兵!此阵我大军还没有完全掌握,眼下的情况不容乐观,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境地!

“大…大王,你先别急……”

如果被夏军攻破阵眼,我军必乱,后果当真难以想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夏军的战车犹如海浪一般,朝着东夷大军奔腾而去。

三只箭矢射完,战车上的士卒随手把弓箭放在战车上特定的位置,紧接着拿起提前起预备好的战戟。

“兀兄,丁某自问己心,甚是钦佩兄长之大义!如若兄长贪生强突重围,为弟坚信我大夏众將无人能阻。

大王先保存我军主力才是上策,然后命人点放狼烟,通知我军后方的兵卒前来支援,如此我军尚有一丝希望。请大王速速下令!不可再等了!”此时的洪德也没有了注意,只好迫切的催促东夷王收兵。

“杀!杀!……”

因此,战车冲过东夷军人群之后,在靠近东夷大营的地方停了下来,战车上负责攻击和负责驾驶马车的士卒连忙跳下战车,拔出身上的腰刀调头向东夷军冲杀而去。

每个车轮车毂的轮轴穿合部,都加有一根长约50公分的长矛,这样做不仅能够保护车轴不被敌人破坏,也能有效的防止敌人兵卒的靠近,更主要的是加强了战车的攻击性。

“来人!马上鸣金收兵!点放狼烟!快!赶快!”惶恐不安的东夷王浑身都在颤抖,嘴巴里更是着急的咆哮道。

每把弓箭只配备三只箭矢,发起冲锋的时候,战车上两名负责战斗的士卒会提前拉开弓箭搭上箭矢,当战车距离敌军一百步距离的时候,战车上的士卒立刻发射出第一只箭矢。

倒下在地上的兀术,瞪着大大的眼睛,漏出不甘的眼神,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身体猛烈的抽搐几下之后没有了气息。

丁克深深地施了一礼,算是对兀术的尊重,随后走向前蹲下身体,伸手帮兀术闭上了眼睛,然后转头对副将吩咐道:“准备一口棺材,将兀将军葬于此地,以告慰兀将军在天之灵!”

“诺!”

大战结束后,关龙逄带领着夏军众將士来到东夷军营,先让众人照顾受伤的士卒,接着又安排部分士卒开始清理战场,以及清点东夷军留下的物资。

安排好一切,关龙逄招呼着众将领来到东夷军中军大帐内……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