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几次大迁徙就是为了躲避饥荒,其实也是属于无奈之举。尔后,我商国可想办法增加人口,鼓励子民开荒耕田,整顿军备。其后再做打算。”

“哦~汤儿快细细道来!”

事实情况也确实如大家所料,对于各诸侯国没有缴纳朝贡,夏桀也确实什么都没有做,好像已经认同了一般。

“诺!”应声之后,关龙逄想了想说道:“王上!小人觉得,此次我军大败东夷蛮族之事,王上可差人大肆宣扬,以定民心,另外也可起到敲打各方国国君之作用。”

经过多年的筹划与准备之后,兵强马壮的东夷军举兵进攻夏国,各方国国君觉得,夏桀这个时候应该会疲于应对东夷王,根本就没有心思搭理各个方国。

直到帝发晚期,各方国的人口才出现了成倍的增长,农业和畜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收获的物资也越来越多。

“诺!”关龙逄没有再说什么,再次叩首退出了大帐。

各方国也想抓住这个时机,大量增加自己国家臣民的数量和物资的产出,私下里壮大自己。

主癸想了想,目前商国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商国地理位置靠近东夷,相对来说商国的土地,没有其它方国的土地肥沃,并且大部分都是荒地。

谁都没有想到,夏桀的王师跟东夷军仅仅只交战了数天,就大败东夷王。

可是,令众位国君没有想到的是,帝发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更是变本加厉的越要越多。

各方国国君从这场战争也感觉到了些许不同寻常,其中有一点各个国君是公认的,目前的夏王室还是异常强大的,远远不是他们这些方国所能抗衡。

各方国的国君也意识到,必须要想办法来解决此事,如果任由事态继续发展下去,自己国家的臣民都有可能被活活的饿死。

听到公子汤的话,主癸停下脚步,温言说道:“汤儿,所说之薛国,为父也有所耳闻,其国君名曰‘仲虺’。

这些土地就算是开垦出来,也要好几年的打理才能见到成效。主癸的祖上更是注重畜牧业的发展,很少把心思放到种田上边。

“父君身体壮如猛虎,定能长命百岁!”

当时,各方国的人口特别稀少,并且军事实力太过羸弱,为了保护自己的族人以及臣民不受到伤害,各方国国君逼不得已只能忍气吞声,勉强缴纳了岁贡。

希望在汤儿的治理下,能够使我商国子民丰衣足食,乐享太平。”

次日辰时,大军准时动身踏上了回往都城的道路……

非但没有伤筋动骨,反而是收获多颇丰。

如此,为父百年之后,也可安心将商国之权力交于汤儿手中。

“爱卿还请起身!”夏桀沉声说道。

“诺!”公子汤思忖片刻说道:“父君,如今我商国人口稀疏,大片土地尚未开垦,可耕种之地寥寥无几,且牛羊马匹更是稀少,而祖上几次迁徙根本无暇发展国力。

不再向夏王室缴纳岁贡是所有方国共同的决定,各方国国君料想,夏桀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也不可能出兵攻打所有的诸侯国,毕竟如果大家联合起来的话,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为今之计,只能先向王上示好,表明臣服之心。

而东夷军此次准备充足,夏桀的王师跟东夷军对战的时候,也未必能讨到好处。

自从夏桀继位以后,所有的方国就串通一气,私自停止了对宗主国夏国的朝贡。

如若不按时缴纳岁贡的话,夏王室肯定会兵临城下,假如真到到了那个时候,就不单单是缴纳岁贡所能够解决的问题了,很有可能就是灭掉整个方国强行掠夺,这种局面是各方国国君不愿意看到的。

儿臣想出使薛国,在薛国停留数日,学习其治国之方法。”公子汤诚恳的说道。

这场战事如此大张旗鼓的到处宣扬,各方国国君也是心知肚明,夏桀的用意是在试探各方国国君的态度,同时也有杀鸡儆猴的意思。

商议有了结果,主癸赶紧命手下的官员即刻督办筹备之事。

其国君德才兼备,广施仁政,其治下臣民更是安居乐业勤于生产,大有一番太平盛世之局面。

汤儿此去应当虚心请教,以示诚心!”

“爱卿所提之事,等孤回朝以后再做商议!眼下东夷已败,且边关已定,卿立刻通知王师诸位将士,今晚休整一夜,明日辰时即刻启程班师回朝!”夏桀说道。

其二,各方国国君感觉,夏桀和东夷王之间的战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

公子汤得到主癸的同意,在商国稍作整顿,动身前往薛国……

而其它方国国君的想法跟公子汤的想法一样,谁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触霉头,因此,各方国国君开始加紧准备朝贡钱粮的事宜。

从东夷边关回夏国都城的时候,夏桀没有像出征时那样拖拉。

大军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到达了夏国都城。

到达都城以后,夏桀一刻也没有停歇,直接带着关龙逄来到王宫大殿……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