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国之政策《求推荐票!求收藏!》
听闻仲虺的话之后,公子汤喃喃自语的说着:“伊尹?有莘国人?奴隶身份?”
声音虽然不大,但是仲虺勉强还是能够听到,再观此时的公子汤,他的眼神飘忽不定,一脸沉思计较之色。
自言自语的同时,公子汤的脑海里也确实在搜索着有关的信息。
有莘国离商国的路途倒是不远,中间隔着两个小的方国,位于商国的东北方向,而在薛国的西北方向。
有莘国到薛国的距离和到商国的距离差不多远,此国也是夏国的一个小诸侯方国。
不同于其它方国的是,有莘国的部族跟夏王室的部族是同族,也可以理解成是夏王室的一个支脉。
夏国有名的大禹,其母亲“女喜”就是有莘国的公主。
正常情况下,公子汤若是向有莘国国君换取奴隶的话,只需要拿出少部分的生活必需品即可。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u_b_a.c_x】
因此,他以身体不好需要调养为由头,向有莘国国君告假归于山野。
他自己的心里很清楚商国目前的处境,求贤固然重要,而脚踏实地更加重要。
贤明的君主,要有指导政策方向的能力和眼光,也要有洞察政策弊端的本领。
定国之政策,万不可草率了之,应付了事。
舍近求远只能忙于奔波,公子汤的心态比较平和,不会这山望着那山高。
“国君!小子觉得事情有些难办。有莘国国君,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有如此大才之人,从他的眼皮子底下溜走?”
有莘国虽属夏王室宗亲,但毕竟是远支,且目前的有莘国跟普通的方国没有太大的区别,完全没有王室宗亲该有的待遇。
有了这番计较,公子汤脸若磐石,沉声静气的说道:“国之政策,取之于民愿,用之于民情,缚之于民行,惠之于民生。
可是,有莘国的国君不可能不知道伊尹的聪明才智,如果真是这样,事情就会很难办。
仲虺依稀猜到了公子汤的心中所想,笑着劝慰道:“伊尹极力推崇尧、舜、大禹等英明君王的治国之道。
“也只有如此了!”公子汤也赞同仲虺的话,现在伊尹不在有莘国的王宫,这倒是省去了很多麻烦。
另一方面是因为,伊尹的奴隶身份,让有莘国国君打心眼儿里看不起他。
仲虺没有深究公子汤的内心所想,只是对他的这种心态,暗加赞赏,遇事能够很理智的进行思考,分的清轻重缓急。
公子汤摇摇头,心里想着既然想不到更好的办法,还不如直接问出自己心中的忧虑,说不定仲虺会有更好的建议。
公子汤很诧异,也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小子想不通有莘国国君,此为何意?
而目前来看,寻见伊尹的事儿,需要从长计议,公子汤心想,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向仲虺学习治国之道。
而如今夏王室的做法刚好与之相反,其心中必然不满。
“我虽有心,但是不知伊尹心中之所想,更加不能确定,有莘国国君能否同意他来商国?
“确实如公子所说!伊尹不能发挥其所长,着实可惜!
伊尹没能得到有莘国国君的重用,一方面是因为,有莘国国君的确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如此大才之人对于他来说没有多大的用处。
“所谓良政,也就是大多数人认可的政策。
仲虺是故意有此一问,他真实的想法就是想要了解公子汤对政策的本质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