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垢正夹了一颗大虾仁,听静漪这么一说,虾仁就从筷子尖上落了下去,滚在地上,“什么?”“不是给我的,难不成娘您还另有个女儿?还是……娘您图个好意头,想着再给我生个弟弟啊?”静漪攀着宛帔的颈子,笑着说。
这种日子,即便热火烹油、锦上添一般的好,她也不想过。
宛帔从窗里看到静漪坐了好久都一动不动的,让翠喜把窗子关上。
她透过槅扇看那屋子里笑语盈盈的一团和气,母亲单薄的背影格外的触目——黑色的裙褂,夏日里看上去仍是清冷,母亲的皮肤极白,常年不晒太阳,透着盈盈的青色似的……瘦嶙嶙的一副身子骨,在此时她看来,极为惹人心疼。尤其是与那火红裙褂的三太太在一处时。
之慎走了,静漪还在想之慎那句话。是啊,怎么偏偏是陶家……她望着从莲叶上噗噜噜滚落的水珠子,跌进池塘里去,瞬间便化为乌有……受人恩惠,总不能当做没发生——可是,这叫她如何是好?
“到底怎么回事?三表姐你不是早就知道那人是谁了吧?”静漪问。
秋薇见她沉默,悄声问:“小姐,不痛快了?”她进来的时候,就听到了三太太的话。
“知道。”无垢拿手扇了扇风,拉了静漪走到一边,说:“本来也该告诉你的。”
静漪默默的看了一会儿急落的雨,说,这大概就是,该遇到的,怎么都会遇到。
秋薇给她拿来的干净衣裙穿起来颇繁琐。往日她最不耐烦的就是穿这么累赘的衣饰,今日她倒是极为耐心。
不知为何,她竟不十分地觉得意外。
“太什么?”宛帔将帐子在床上铺开,说:“别让那杂气味熏了我的东西。”
静漪望着无垢。
侍女忙捡了出去。
“人家连姓名都不肯告诉呢。不过我们记下车牌了。”静漪回答。她说着看无垢,无垢对她笑笑。
杜氏先站了起来,领着入席。
静漪看一眼无垢,低声问:“怎么了?”
“缝皮肉和缝这些怎么能混为一谈呢?”静漪在外面听到,忍不住发笑。她进来,一看到母亲绣的婴戏图,就要伸手。
静漪依言去洗了手,翠喜要给她拿润手香膏,宛帔又不让,说:“不准弄那些,再沾在绸子上。”
“哦。拿来我瞧瞧。”静漪站下,接过来打开一看,是一个车牌号。她将信叠好,说:“我用下太太的电话。”
静漪离席。
宛帔说的是实情。静漪也不知道为何,女红上总是差些火候的。从小教都教不会,纫针都比别人慢些。后来读书读的,成了近视眼,仗着大夫说别累眼,就更是横针不动,竖线不拿了。所以三太太说嘴的时候,也爱拿这样笑话她——她的老七老八再不争气,针线上确实好,照老说法,女孩子讲究个德容言工……静漪差就差在了这里。就算她这个亲娘再纵容溺爱,也觉得这是一点小小的遗憾。
无垢拿筷子拨了拨盘中的虾仁。
他来一是探望连日不舒服的宛帔,一是告诉静漪那日她让他查的车号已经查到了,是挂在陕甘宁会馆陶驷名下的车子。
翠喜把窗关好,问她要不要烧个炭盆。
静漪又给她舀了一勺虾仁放在盘中,说:“母亲就知道你爱吃,特为给你准备的。”
她当下拨电话给之慎。之慎恰好在家里,她便请他帮忙,查一下这个车牌号的主人。之慎满口答应。她才进去坐下。
无垢放下筷子,清了清喉,说:“我不是说,晚点儿再说么?你怎么这么着急呢。”
“那可得好好谢谢人家。”宛帔说。
她伸出手去,接了檐下流下来的雨水,冰凉凉的……
“什么您的东西?这不是我的吗?”静漪故意的蹭过来,探身看着这绣在大红色绸子上的婴戏图。母亲的绣工本来就好,这次又是十分的用心;且母亲比旁人又有样好处,那就是母亲能写能画,她的图样子都是自己画出来的,就更新颖别致些——就比如这婴戏图,真格儿的能画出一百个不同模样的胖娃娃来,配合神态各异的胖娃娃,还有相得益彰的装饰,或者拿书本、或者擎风筝、或者抱鲤鱼……让人看了倒像是在看连环画似的有意思——静漪看着看着,忍不住称赞,“娘,您这是怎么想来的!给我的吧,是给我的吧?”
“还好,今儿运气不错,遇到好心人,替我们把车子拉出了泥坑。”无垢笑着说。
静漪皱着眉,问:“这叫什么话?二表姐呢,难道她也是知道的?”
静漪见丫头婆子们上来伺候净手,她同杜氏说想换一下衣服。杜氏一抬眼看到等在那儿的秋薇,笑道:“去吧,换好了快来吃饭。早该饿了呢。”
翠喜看到,笑道:“这个帐子您也是用了十二分的心思,小姐看着该多喜欢。说不定小姐喜欢了,自个儿也上心,绣上一点儿呢。”
静漪站的腿酸了,才在石凳上坐下来。有点凉,秋薇进去给她拿了垫子来。她坐下来,依旧出神。
宛帔反应过来,一根手指伸过来戳着静漪的额角,说:“愈发的没个形状了。我就说,真不该听你父亲的,让你去念那洋学堂去念那西洋医学,你哪里还像个大宅门里出来的小姐?简直连寻常人家的女孩子都不如了。”
静漪护着额头,看母亲面上粉光潋滟,只觉得简直是艳光照人,不由得就呆住了似的。
她想着母亲今年才多大岁数呢,虽说她刚刚那是一句玩笑话,但母亲要真的生个弟弟给她,也未必不能够……只可惜这么多年,她再不懂得,也知道母亲闺房落寞冷寂,这苦楚想必不足为外人道。
宛帔只顾了专心查看她的作品,不想静漪半晌没说话,正觉得奇怪,一转头看到静漪的模样,愣了一下,问:“这又是怎么了?刚还好好儿的呢?”
静漪并不是个多愁善感的孩子。她这样子时常眼圈儿动不动就红,还是最近的事。
宛帔心里明白,只是不说破。杜氏虽说跟老爷提了静漪的事,却被老爷当面回绝,还怪她们纵容静漪。杜氏私下和她说起,恐怕等过些日子陶家上门来拜访,两家婚事也就该正式的定一定了。她倒并非不愿意将静漪嫁给陶家的儿子,可静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