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带的碗是那种木头小碗,普通中碗大小。轻便易携,外公一共带了四个过来,但喝鱼汤的人多了,只能多人共用一个碗了。程老爷子不以为意,拿筷子指了指桌上一盘鱼,道:“看看这盘鱼,味道不错?但我今天中午喝的鱼汤,比这鲜美十倍!人家刘老哥可是天天喝鱼汤,还有,你看见这条鱼没有?这条稍微小点的,我钓上来的,恩……这条我要自己吃。”

一锅鱼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周围的钓鱼客,都和外公特别熟,基本上都尝了几口。

“起杆太早了,浮标都没沉下去呢。”

吃晚饭的时候,在饭桌上,程老爷子对桌上的几号人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可以起杆了。”

外公啥时候也学会吹牛了?虽然说得都是真的,但也没程爷爷嘴里描述的这么玄乎?外公虽然干过很多行,最多是每行都懂一点。

天明是被程老爷子叫醒的:“喂,我钓上鱼了,你看看。”

“我有点累了,你来钓。”将鱼竿还给天明,听程爷爷还有些意犹未尽:“下次我也买根鱼竿过来。”

“又差一点,差一点就钓上了。”

一个城里的农业专家,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农,两道不同的人生轨迹,此时发生了交汇。

今天的午餐就是外公钓到的那条5斤多重的大鱼。

人老了心却年轻。天明发现,两个老头开始聊起来了。

程青华的运气还是相当的好,这次放下鱼竿后,不一会又有鱼儿咬饵了。

在天明的一系列提示指引下,程爷爷终于钓上了人生的第一条鱼:巴掌长的小黄鱼。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对骨灰级钓鱼爱好者而言,身上都会带一口铝锅,如果钓到鱼了,那就吃鱼。钓不到,建议还是不要带锅在身上,没有足够的信心钓到鱼,带米和油,在钓鱼圈只会闹笑话。

吃饭了……果然,外公已经将铝锅支了起来,在湖边杀鱼呢。

程爷爷的钓鱼技术太烂,好几次咬钩,鱼就嘬了一下,浮标沉了一半,他也把线拉上来了,鱼钩都没咬实,当然上不了钩。

鱼入锅后,即便没有放入任何佐料,鱼香还是飘出了很远,旁边那些钓鱼客都耸动着鼻子躁动不安,一点心思都没有。

揉了揉双眼,不情愿的爬了起来,一看,还真又钓上一条了。一条小鲤鱼,四两出头,比之前的小黄鱼大点。

天明无语,不带这么玩的?早知道就不带您出来玩了。

首先打破沉默的是外公:“你哪里人啊?”“做啥子的”“儿女怎么样?”一问一答,外公那中气十足的大嗓门,浓浓的本土气息,远在20米之外的天明听的清清楚楚。

没办法,鱼竿在人家手里,天明只能看着主权牢牢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在一旁干瞪眼。

将鱼夹到自己碗里后,程老爷子还意犹未尽道:“别看刘老哥86岁了,看起来却70不到,走路虎虎生风。见识也广,跟他比,我这岁数活狗身上了。”

小老头还挺固执,依旧心有不甘道:“你再等等,等我钓上一条再给你。”

长聊之下,两人竟有了惺惺相惜之感。互相的称谓也变成了你“老哥”我“老弟”的了。

外公站了起来,开始收拾鱼竿鱼篓,他今天的收获最大,4条3斤以上的大鱼,都是他钓上来的。不过他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还是结交了这个知识气挺高的程老弟。虽然是城里来的,对农村的东西懂得竟然也很多。慢慢的,两人的聊起了各自的经历。

程东的筷子掉到了碗里,惊的下巴快掉下来,吃吃的道:“爷爷,我还是给你买些毛笔宣纸,您不是喜欢书法吗?练练书法不错。”

不知道怎么的,在接下来的半小时内,运气好像好了起来,鱼儿频频上钩。学会怎么上鱼饵之后,程老爷子每隔几分钟就要大呼小叫一次,每次都害的天明豁然起身,准备接过鱼竿拉线。

有几位还跑过来,伸着脖子望了望冒着白色热气的铝锅。发出啧啧感叹。

天明他们的脸部表情比程东差不到那去,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下午,本以为鱼竿该归我了,没想到程老爷子还没尽兴,真想钓条大鱼上来。天明实在不好在说什么,恰好有点困,找了块干净的地方,睡了一觉。

这是晓娟也发话了:“爷爷,您都80多岁了,在附近走走看看就行了,没必要去水边钓鱼,太危险了。”

程老爷子一摆手,不容置疑的道:“我算是明白了,生命,在于运动。你奶奶去了以后,我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到现在起床都费劲,有时候就想一觉睡过去得了……没意思,真没意思。但今天,我是明白了,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精彩的事,等我去经历、探索。早早的死了,不值!刘老哥说了,清源山的静波湖,里面的鱼更多、更大!我很想去见识一下。”

看老爷子神采奕奕,不像开玩笑的样子。加之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大家都陷入了沉默,没有说阻止的话。

“爷爷,您想去就去。只要我有时间,还我带你去。”天明主动请缨道。

“好!就这么定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