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时休息完毕,虽然头晕欲裂。脑细胞们也强烈要求多休息一会,但天明还是加紧工作,开始提纯淡水,分解氢氧燃料,然后替代着在船头已经摇摇欲坠的迈加长老控制立冬号,他的精神力已经透支到极限了。众人纷纷点头,就连那些活泼好动的蓝星人丁加,也被米妈们约束着不再乱跑,懂事地躺在地上睡觉。
他看不清海面上东西,看不见远处的大漩涡,即便在舰岛的顶部有盏探照灯,钠黄的光柱能射很远,但狭窄的视野,只能让天明看清前方500米以及附近50米的海况,惊涛骇浪下,船身剧烈摇晃,他不得不找了一个视力远比地球人好的蓝星人水手过来,让他帮忙指路。
这是一条海底电鳗,电鳗的体长接近千米,通体幽蓝,身体表面有褐色条斑,头部与尾部不停冒出兹兹电光,极度骇然。
抛弃最后一艘鲸骨船‘有夏号’的时候,天明在心里暗暗发誓。
独木难支。孤零零的有夏号并不能稳定地漂浮在海面上,一个浪头就有可能将这艘200米长的大船掀翻。
食物也开始面临短缺的问题了,因为之前抛弃的鲸鱼肉干实在太多,现在在异能仓库,只剩了1000来箱的鲸鱼干,每箱100斤,10万斤,只够这一万人吃10天了。
这个漩涡正好处于视野的盲区,没有注意到的天明,开着立冬号笔直地往前滑了下去。
暖春号在漏水的过程中,还不停承受着两艘船的撞击,导致裂缝越来越大,暖春号快要不行了。
“不!快出来!”
“那边。”天明将船往左掉了个头。
第二天一早,精神力早已透支,疲惫不堪的天明,将立冬号交给了迈加长老掌控后,回银钢巨蛋内休息了一会。
“蓝光电鳗?”
知秋号在被一个高大海浪推上顶峰后,咔嚓一声,船身对中断成了两截。
暖春号船身的裂缝越来越大,浸水越来越多,船身开始下沉,重量也在增加,甚至已经影响到整支舰队的航速了。
七天之后,舰队冲出了漩涡海域,但船只数量只剩了两艘。
立冬号很快冲出了这个漩涡。但后面几艘船只,却在绳子的拉拽下,也跟着滑进了这个漩涡,立冬号被那几艘船倒拽着,又滑回了漩涡。
在人员转移的过程中,不断有蓝星人因为没有抓稳,被甩到了海里,被巨浪吞噬,但天明没有办法救这些人,他还要操纵立冬号,根本没办法分心,更何况这还是在夜晚。
有上千人落水。但幸运的是事故发生在白天,天明立刻将所有船员收进了异能空间,将落在海面的600多人救了上来。
……
立冬号的发动机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八台发动机喷射的长长火焰照亮了大片海面,水面下,两台螺旋桨高速甩动着海水。激发着大股浪,在这两股巨力的作用下,立冬号拉着后面四艘船只,不断进行着加速。到达漩涡中部时,顺着涡流,航速突破了30节。这才没有继续下滑,稳定了下来。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再见了,暖春号,知秋号,有夏号,没想到你们才建造出来不到一个月,就要相继沉没在这片大海里了,但是请放心,我一定会重建你们,并且把你们造的更大、更结实!你们的后辈,将会继承你们的名字,继续驰骋在这片大海之上!”
无奈,天明用次元斩将暖春号切割成数百块,让其漂走后,在数百水手的合力帮助下,有夏号与知秋号绑靠在了一起,舰队的船只数量,从5艘,变成了4艘。
挨饿,是蓝星人们经常面临的事情,跟随天明的蓝星人,在记忆中好像没有面临过食物短缺的问题,很多人在那段时间长胖了不少。现在食物不够了,他们也表示理解,一老者道:“主人正在与愤怒的海神搏斗,我们应该分担他的压力,减少他的担心,从现在起,多喝水、多睡觉、少吃鱼肉,哪怕是饿死,也要把这段艰难日子渡过去。”
或许是感觉自己挣脱不了这个漩涡,巨型电鳗绝望地甩动两下,然后将体内的所有电流,全部释放了出来,一张银蛇电网出现在漩涡的底部,强大的高压电流,甚至让千米之外的天明,也触电发抖了好一番,他身上穿的银钢铠甲,并不是绝缘材料制造的。
夹在有夏号和知秋号之间的暖春号,一直承受着两艘船的不断撞击,刚刚跃出漩涡时,船身脱离水面,在重力的作用下,有夏号和知秋号,同时重重地撞在了暖春号上,暖春号的船身当即破裂,开始漏水。
三艘鲸骨船上搭载的1万多人,包括只剩了3头(晕船死了2头)的蓝星猪,被天明转移到了异能空间,吃喝拉撒睡,全部在异能空间内。占用了2万多立方米的异能空间,除了有一条经常处于打开状态的缝隙给他们换换气、看看风景,这1万多人,天明不打算安排他们在船上居住了。
轰隆隆!一个巨大漩涡出现在舰队的正前方。
漩涡很大。直径至少有十公里,在周围海浪能量的不断蓄集下,如同一个夺命深渊,深部见底。
拿波号非常顽强,哪怕船舱进了很多水,但还是一路挺了过来,天明原打算也放弃这艘船,把船上的人也收进异能空间内,这样,立冬号就能轻装上阵了,他控制的也得心应手一些。
拿波号上有800多人,东西也有不少,异能空间却实在腾不出更大的地方了。存放燃料的空间,不能少于2万立方米。
而且,立冬号拉着一艘船前进的话,会稍稍增加船的平稳度,安全性也增加了一些,所以暂时没有放弃拿波号。
负担极大减轻了的立冬号,以超过25节的航速冲出漩涡海域后,海况并没有改善,而是更危险了。
在引力潮汐的作用下,赤道附近的大量海水,被甩了过来,这些海水朝南向北扩散,形成了高大海浪,立冬号刚冲出漩涡海域,面临的,就是这种直面而来、要将他赶回漩涡海域的迎头巨浪。
……(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