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没有急着回蓝水星,而是在小空间待了一段时间。
目的是利用融合空间法则之鱼后的收获,制造空间之门。
他现在有把握制造出空间之门了。
之前有提到过:空间之门,其实是一种带有四维属性的法则符文,它能够突破距离的限制,实现由长距变短距的穿梭,节约大量的路程。
但其中原理,天明却不甚了解。
而现在,他明白了这种原理。
空间之门,是通过“击穿空间”实现减距穿越的。
而空间,有二维、三维、四维之分,更上一层,可能还有五纬、六纬、七纬,不胜枚举。
有的人认为,宇宙就是一个大肥皂泡:大的肥皂泡里面有很多小肥皂泡,小的肥皂泡里,还有更小的肥皂泡……如同地球的外面有银河系,银河系外面有更多的星系一样,无边无际。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人们都知道一个常识:空间是虚无的,空间就是指什么都没有。
他想道:“既然三维空间是四维空间衰败而成的,如果对三维空间不断进行压缩,那不就能制造出四维空间了么?”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和这种观点不太一致,那就是所谓的“维度论”。例如小说《三体》中描述的,它说目前的宇宙,因为遭受到降维武器的打击后,从四维变成了三维,将来还可能变成二维,而到了那个时候,就象征这个宇宙死亡了……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n位数亿亿年之久,单个个体不需要考虑宇宙灭亡了怎么办这种问题。
空间被击穿了,距离自然也被击穿了。
这难不到天明,既然他都知道四维通道符文内部有个空间是四维空间,那他自然知道四维空间的特性。
仅仅用了三天,天明就收集到了足够数量的三维通道符文——具体数目天明数不清数,至少是用亿亿作为单位的。
——这彻底推翻了天明之前的理论,他还以为四维是一个比三维空间更大、更广阔的空间,实际上四维空间可能比三维空间还小……因为它的空间密度更大、尺寸更小……这是从“距离”这个角度上看的,如果从“空间物质论”的角度上说,四维空间还是远远比三维空间大的。
空间又该如何压缩?
譬如他就测出了小空间自带的那扇空间之门的最大传送距离:大约为9000万公里,超过这个距离就不能传送了。
这个过程说不清道不明,玄之又玄,但是只要进入了天明的异能空间,就能发现,中央一个点正在向内坍塌,空间坍塌的速度非常快,而中间那个点,却没多少变化。
他看到:
另外,天明还发现了两个关键的点。
还是要宇宙的结构说起。
那么根据这个理论,恐怕肥皂泡理论就不太合理了,因为根据“维度论”,加上纬度打击武器的存在,宇宙可能同时具有两纬、三维、四维等多种结构。粘连在一起……就不是一个肥皂泡,包着另一个肥皂泡了。
既然什么都没有,那为何又要分成二维、三维、四维,甚至五纬、六纬空间呢?而且,基本粒子的发现。更是得出结论:宇宙是从虚无中诞生的,从无到有,这种前提是什么?
他也对照着四维通道符文的样子,将三对四维通道符文制造了出来。
四维空间不断衰变,变成三维空间后,空间这种物质就被“稀释”了。于是,就产生了“距离”。
法则之鱼赋予了天明强大的空间解析能力,暴涨的神识度,也让他能“看”到符文内部的细微结构。
空间的维度越高,这种物质的密度越大;空间的维度越低,这种物质的密度越小。
天明的异能空间现在有1亿立方米大,压缩三维空间的速度大概为100万立方米/秒,为了完成这个工作,他来到了外太空,在外太空中,抽取着三维空间。
仅仅是把符文制造了出来还不够,他还没有把四维空间制造出来……就像先把发动机造出来了,没有汽油,那也发动不了。
但三维空间本来就是立体空间,它是如何稀释出来的呢?
第一点:
——当空间之门启动时。产生了一束波,这种波的强度到达一定程度时。将击碎“空间泡沫”,产生了一个四维的空间通道,在这个通道内,只要走100米,相当于外界已经走完了1000米,距离缩短了90%。
他苦笑着道:“七天,至少压缩了3000立方千米的三维空间,却只得到了一粒不到黄豆大的四维空间,神识度数十次消耗一空,这四维空间,实在是太难制造了。”
在此之前,天明先飞到蓝水星,把那颗传送水晶拿了过来,做对照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