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巨星,红岸山脉,红岸基地。
刚一出现在基地内部,天明眉头一皱。
空气中的味道有点怪。
温度似乎也有点高,感觉一股燥热。
“怎么回事?我才离开十几天,环境变得这么糟糕。”天明找来管理基地事务的负责人郑宏米道。
郑虹米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精干中年人,从非国家处招募而来的管理人才,能力出众,能把一艘大船上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
出于对他能力的肯定,天明便让他负责管理红岸基地的大小事务。
“老板,可能是基地内的人太多了,生态圈系统无法维持这么多人的运转,所以最近基地内的空气氧含量在不断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且因为用电设备过多,能量不断堆积散布出去,气温也上来了,你要是再不来,我们都准备断电降温了。”
……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这些天在小空间、蓝水星、红巨星三个地方来回忙碌,威胁基本清除了,现在要他忙活的事情很少了。
天明需要成立一家单独的货物公司。不由国家控制的公司,由他亲自掌控。蓝洛负责管理,购买这些物资,这样,他对国家的依赖度就减小很多了。
“好好,谢谢司令,谢谢!”老专家龙鸣诚拉着天明的手不断道谢。
首先是散热问题。
新的阶段已经结束,关于未来的计划,天明找了几个人商讨了几次,还是比较模糊,但确定了几个关键点。
隔气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红巨星大气中的有害成分,跑到基地内部。
500亩的玉米,平均亩产玉米3018公斤,合计收获1509吨。
何书记可是亲眼见识空间之门的传送效果的,当即兴奋道:“放心了,放心了!小绪你去外面发展吧。”
又送了一大批物资回红岸基地。忙活一阵后,天明找到了谭委员、徐司令、何书记他们,和他们碰了个面,在一个茶话间内,开了个茶话会。
第二点,物资和设备。
基地内部需要的新鲜空气,天明也去蓝水星弄了很多过来,压缩后,储存在了一百个空间大小为1万立方米的空间箱中,由蓝星人祭司控制,一旦基地内的空气质量不达标。只要把废气排出,再把空间箱内的新鲜空气放出,一天释放一箱,也能用上百天了。一百天,足够红岸基地内的专家和工程师,建成一个完善的生态圈系统了。
“是的,这可给国家减轻了不少负担呢,你们应该高兴才对,是吧?”
天明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粮食总产量:4679吨。
“我来解决问题吧。”
“……也就是说,除了专家和高新技术方面的合作,以后粮食和其他物资你自己解决,并且去外面开几家公司?”
“忙完了,接下来该干什么呢?”
其次,就是蔬菜问题,大棚空间内的那点地,种不出多少菜,保证三四千人用就是极限了。但红岸基地内正在完善生态圈系统,里面的立体无土栽培系统,可以种不少可食用的蔬菜,如果将种植规模扩大,解决1-2万人的蔬菜需求问题不大——这大概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基地内部的城市空间内,有一座发电功率500兆瓦的核反应堆,为整个基地供能。一天释放的能量等于燃烧上万吨煤产生的热量,而基地又是比较封闭的,温度不升高才怪。
还有一些专家拉着天明道:“司令,这个基地现在是封闭的,不能去红巨星外面考察,你能不能帮忙造一间隔气室出来,让穿上航天服的人员去外面考察。最好。再弄几辆登陆车过来,让考察人员去基地附近采集土壤、岩石样本,研究这个星球。”
当基地内的人要出去时,需要先进入到这个隔气室。把内部的门关掉后,再打开通往外面的门——这有点像宇宙空间站中的轨道舱。主要功能就是隔舱换气。
天明笑了笑道:“你们想哪去了,我只是觉得基地不太方便,想去外面完成一些工作而已,又没说不和国家合作。”
必须培养自己的安保力量,并且足够强大。仅仅靠100名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并不够。他还要组建一家安保公司,招募一批类似保镖、退役士兵之类人员,负责保卫将来的利益。
“剩下的工作,可能要去外面发展一段时间了,为我工作的人手,还是太少了。”
端起茶杯,天明喝了一口里面的龙井茶,不自觉翘起了二郎腿,谈笑自若地道:“谭委员,徐司令。以后我就不在基地发展了。”
第三点,安保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