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红巨星的建设,从1月份开始,除了休息时间回小空间,大部分时间,天明都在红巨星忙碌着。

一个,红巨星大气层的改造必须加快了。

为此,天明了半个月时间,又制造了3座“龙头”空气净化装置,安装在红巨星的星表的各座高山上。

再加上之前建造的1座龙头,现在一共有4座龙头空气净化装置。

如此之多的大型空气净化站,加入净化星球大气的工作,让原本按计划要年才能完成任务,缩减到了年。

“年太长,咱只争朝夕,不过空间之门已经不够用了,还是过段时间再建新的净化站吧。”

……

利用工业母机计划产生的成果,该计划的总设计师周博与副总设计师袁经纶,拿出了一批新的设计图,让天明帮他们生产了新型的3d打印机和模块组装机出来。

再加上前段时间带到红巨星的工作人员,现在,在红巨星工作的人数,突破了万大关,达到了1万人。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同理。模块组装机也分大小,分成了两个级别,大的称之为“流水线级”,小的称之为“便携式级”,天明一共生产出来1条“流水线级”模块组装机,和1万台只不过比微波炉稍大一些的“便携式级”模块组装机出来。

这种大型3d打印机的好处就是可以打印出超大尺寸的零件出来,按照周博的话说:“**1的3d打印机,可以直接打印出一架战斗机出来,将来制造星际战舰的时候,不管什么尺寸模锻的零件,都能打印出来,再加上6个打印喷头可以同时工作,一台这种3d打印机,效率至少是普通小型3d打印机的1倍以上。几乎是工业神器。”袁经纶点了点道:“大型3d打印机好用是好用,但体积太大了,不好移动。小型打印机还是要用的。”

天明便根据周博他们的要求,一次性生产了台大型3d打印机和万台小型3d打印机。

“其次,就是我们的开拓队数量,从36支,增加到了184支,进行人员分配后,平均每支开拓队的开拓者人数为8人,因为我们并不在人数上做限制,现在有些大型开拓队人数已经超过了1人,这种大型开拓队分工明确,能使用多种工程车辆,甚至具有一定的独立建造新基地的能力,工作效率非常高,我听说在1号穹顶之城,有一个人数超过千人开拓队,一天拿到1万个绩效点。”

开拓局的局长为基地负责人李平,副局长有十名:建设规划部总规划师韩雷,人事管理部部长王汉昌,后勤管理部部长彭瑞,国家联络部部长谷一民,星球安全部部长刘军,空气净化部部长张朝,蓝星人管理部迈加长老,电力部部长赵鑫,宣传部部长季思博,科研部部长张瑞华。

所谓的星舰建造船坞,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就是一台超大型的模块组装机,而天明只需要把这台超大型模块组装机的外壳造出来而已。

天明看了看设计图,庞大的星舰建造船坞,内部有大量起重设备,和焊接设备,构造比一艘星际战舰还要复杂。毕竟这里是建造星际战舰的地方。天明脸上泛出一阵难色,这么复杂的船坞,没有三四月时间。根本建造不出来。

星际战舰的设计工作,是由白云飞、吴科他们共同完成的,接到任务后,他们现在正在紧张工作着,只要他们的设计通过鉴定,星舰便能马上启动建造程序。

地球时间,1月3日,天明将最后一批数量超过3万的工作人员,带到了红巨星。

新研制出来的新型的3d打印机,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但是在尺寸上,有了夸张的改变,3d打印机的尺寸比此前增大了1倍,体积更是增大3倍。

站在庞大的星舰建造平台上,韩雷兴奋地道:“司令,船坞差不多都搞定了,其他工作估计只要3,4个月,也能搞定,如果设计人员设计工作完成快的话,最快在六个月后,星舰就能开工建造了。”

……

“首先,是我们的基地数量,从1个增加到了78个,新增加的基地中,有3个农业基地,36个新人员居住点,还有16个的补给站,除了补给站稍稍小点,农业基地和新居住点,面积都不小于1平方公里,每座基地都能够容纳万人以上,并且都已经建好生态圈与氧循环系统,能源系统供能充足,物资充足,允许人员长期工作生活在新基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