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川不是一个很自律的人,至少来红巨星之前,不上班的时候,他也经常熬夜,睡懒觉,吃饭作息很不规律。白色薄膜带到红巨星的目的,是为了铺在地面,反射阳光,为红巨星降温。
“北川哥哥,今天休息,要不我们去穹顶之城那边玩吧?”
“队长早上好。”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譬如,在地面上搭建一个个的薄膜大棚,然后在大棚里工作……这省掉了大量的造砖砌墙这类的工作不说,工作量也大大减少了!
而且,受到植物种植方面的限制,如果有足够的草皮与树苗的话,这个改造速度,还有一倍的提升空间!
进入这个大棚,张北川立刻脱下了宇航服,暴露在了大棚的环境当中。
张北川顺着小路,在大棚内散步。
所以,对于穆兰寄托在他身上的这份感情,张北川选择了委婉的拒绝。
“铃铃铃铃”
大棚内。
大棚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宽一百米左右,长两千米。
不仅如此,这种白色薄膜比之于厚度超过十厘米的防辐射高强玻璃,也具有一定的吸收/反射紫外线的能力,而且这种白色薄膜透光,仍然能够把30%左右的光能,留在薄膜之下。
闹钟铃响了。
一个柔弱的小姑娘,哪里有什么力气干烧饭洗衣的活?恰好她会使用电脑,张北川便给她安排了一个文职工作,管理开拓队的资料数据。
……
张北川兴奋了起来,开始想到:以前改造红巨星的方式,之所以采用围墙盖顶法,是因为红巨星的地表温度太高,不得不用这种方式,防止热气渗透。
一栋三层小楼房,三楼朝西的一间卧室内。
散步,不仅能锻炼身体,活络筋骨,还能欣赏大棚内的风景。
“北川哥哥,早啊。”
张北川笑着和她打了个招呼。
甚至,地球方面。得知红巨星正在采取这种方式开拓星球之后,似乎也来了灵感,运了大批白色薄膜,到西北沙漠地区,准备把那片面积超过百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沙漠,全部改造成良田。
如果说别人对工作是80%的投入,一个领导者,则必须做到100%。
……
食堂内的几张桌子上,已经摆上了几个不锈钢脸盆,地上也立着一个不锈钢大桶。
过了居住区,一片绿色的草地出现在张北川的面前。
房间中,正躺在一张单人床上睡觉的年轻男子,听到闹铃声后,条件反射般掀开盖在身上的薄毯,坐了起来。
但来到红巨星之后,张北川发生了很大改变,因为他从一本书上看过这么一句话:成功者,从自律开始。
大棚的面积并不大。只有300多亩,是开拓队队员居住生活的地方。
这些事情,包括第一个起床,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并且形成习惯。
更何况,这支开拓队里有600多人,都归他负责,如果他不当好那个表率,不做到一些事情。怎么要求别人听从呢?
脸盆内,有的盛放着冒着热气的大肉包子,有的盛放着炒好的冒着油光的小菜,有的还放着特制的咸菜辣酱。
如今,在红巨星。张北川也算是一个大名人了,因为他是大棚改造法的第一个推广者,甚至星际电视台的记者,还对张北川进行过一次采访,问他是如何想到用大棚改造红巨星的?他本来想说是灵光一闪想到的,但新闻追求的是全方位表达,张北川一句“灵光一闪”,怎么能做出一期采访节目?于是,按照记者的要求。张北川在镜头面前侃侃而谈,硬是把十几秒就能结束的节目,做成一期三十分钟专访。
后来,久而久之,不仅是张北川自己,就是其他队员也发现了,穆兰妹子,好像对队长有点意思。
“新的一天又到了。”
说话是一名面容慈祥的中年妇女,和几个妇女一起,正在厨房准备早饭。
穆兰是一年前,从穹顶之城人才市场招募过来的,年纪不大,只有十八岁,加上长相甜美,性格活泼,而且是个十分稀缺的妹子,当时在人才市场,很多开拓队是争着抢着要她。
“穆兰妹妹早。”
“杨婶做的肉包子,真好吃。”
赵志在一个肉包子上狠狠咬了一口,狼吞虎咽,竖起大拇指道。
“赵志,等会吃完早饭,给孙队长和杨队长打个电话,把所有小队长都叫过来,我们一起开个会。”
张北川手里拿着一个馒头,对赵志道。
“恩,我知道了。”
……(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