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一个县大队的队员进来报告,说桃山九爷派人来了。姜小妹看完了高九的来信,欣喜地说道:“九哥真好,什么好事儿都没有忘记咱们。”

当然了,高九也跟他们说过,只要能够完成这次任务,每个人会奖励他们100大洋。王有福当翻译官每个月有8块大洋的薪水,李淑英当中学教员一个月只有两块大洋的薪水。这100大洋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萧远山为了高九,可真是下了血本儿,车上的这些东西至少价值几千个大洋。

除此之外,车上还有六名技术工人,也是萧远山特地为高九预备的。

这样,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外人看到这支树干,以为它原本就是这样长着的。电话线从这支树干上茂密的枝叶中拉了过去。

这些工人并不知道他们在途中会遭到拦截,他们今后将被留在桃山。至于他们的家属那,萧远山已经做了安排。

时间不长,张全就看在远处开来了两辆卡车。根据高九事先告诉他们的卡车的样子,张全就知道他们要接的货来了。

为了不引人注意,高九等人这些天不方便外出。王三娘是个半老徐娘,说话又是本地口音,由她负责供应这些人的饮食,不容易引人怀疑。

所以轮到他们监听的时候,二人都极其认真,连打个瞌睡都不敢。

经过了这些天的折腾,杨炯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他是一个务实的人,现在说话也不再说如何扩大游击队,而开始说如何维持县大队现有规模的问题了。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两天时间过去了,高九他们没有任何的收获。

田川这个参谋长兼军事总教官也十分发愁。招收来的新队员积极性很高,大家的训练也都很刻苦,可是,没有足够的子弹来进行训练。

姜小妹想起了当初高九在张家庄时,给她讲过的如何建立抗日根据地,然后由老百姓合理负担,来供养县大队的问题。当时,高九说了很多,姜小妹也觉得很新鲜。可是那个时候,姜小妹手里只有十来个人,随随便便就能够吃饱肚子,她也没有真正的往心里记。现在真的需要面对这个问题了,很多内容她却已经记不清楚了。

杨炯不赞成这个意见,这样做是完全无法稳定提供物资供给的。他说道:“高先生的确是有办法。我觉得咱们应该向他请教一下,接下来该如何维持县大队的问题。”

白天,高九穿着一身普通的百姓的衣服,围着第63联队联队部转了一圈儿。提前看好了地形和周边的环境。

这次跟着张全他们一起前来的,还有工程师岳林。张全他们不认识这些设备,特地把他带了过来。

岳林上车一看,感到十分兴奋。车上不仅仅有发电机,还有大量的电器设备。还有许多其它的工业设备,比如电焊机、电钻、电焊机、电磨石、钳子、改锥、扳子等等,都是桃山上急需的物资,足足装了两卡车。

当天夜里,姜小妹、杨炯和田川带领300名县大队的队员,离开了上庄子根据地,前往清风山。

卢县县城。

这一段的电话线是比较容易隐藏的,接下来的路段就比较困难了。

高九、黄半仙儿、王有福和李淑英四个人,每个人两个小时一换班,开始了耐心的监听工作。

她说道:“我赞成。九哥办法有的是,让九哥指点一下,咱们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姜小妹和杨炯等人闻言大喜,急忙亲自出去迎接。

对于王有福和李淑英,高九并不担心他们会消极怠工。因为,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他们二人都知道。

张全等人上了汽车,将汽车掉头,向前走出了十余里,拐上了通往寿城县的公路,直接开往了桃园镇。

卢县县城。

这天下午4:30。正在值班的王有福,终于听到了他等待已久的消息:日军的装备股给弹药库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说明天上午9:40,有一大批武器弹药到达,让他们做好入库的准备。他记录下来之后,急忙通知了高九。

高九接着开始监听,确定了王有福提供的情报的准确性。

不过,他听到了一个消息,却令他感到有些头疼。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