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科学很重要

行军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不是玩命狂奔那么简单。

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一支部队为了赶路,不顾队形,一窝蜂地拼命向前跑,看上去很紧张。途中还有宣传队员在那里加油鼓劲儿,画面感也很强。

其实,作为长途行军来说,这样是最不可取的。就像有经验的长跑运动员,他们的跑步大部分时间,都会保持一个均匀的速度,以便充分的节省体力。马拉松运动员最后的赢家,很少是一开始就跑到最前面的人。

部队长途行军,最好的方式是按照《队列条令》中规定的队列动作来进行——大家排着整齐的队列一起行军。

人总是容易产生懈怠感的,一个人赶路的时候,他会随着自己的心情,随时变换行进的速度,感觉到累了,就会想去休息一下,体质较差或者意志力不坚决的人,是很难坚持长途行军的。

但是如果在行进的队列里,人的行为受到制约,他的动作就变得机械麻木,不容易产生疲劳感,在纪律的约束下,也容易坚持下来。

120里路,听起来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其实分解开来,也就很平常了。120里就是60公里,也就是6万米。

跑步的步伐每一步大约85cm,每分钟170-180步,每分钟大约可以行近大约150米。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如果按照《队列条令》中的跑步速度来计算,不考虑途中休息,6万米需要跑400分钟,也就是六个半小时。

在一开始的时候,高九将时间卡得很准,到了20分钟,就让队员们休息五分钟。

听到了杨炯的话,高九心里也有点佩服,他跟杨炯接触过不少次了,认为杨炯是一个为人谦虚,有涵养,务实的人。

按照高九的要求,特战队队员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站到了整个队列的前面和队尾。最前面的是20名队员,由郭恒明带队。最后面的也是20名队员,由杜生喜带队。中间是县大队的部队,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他说道:“弟兄们!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一个人大约可以活到70岁,按照每人每天吃一斤粮食来计算,70年大概要大约吃3万斤粮食。3万斤粮食堆起来就是一座小山,如果让你们当做任务来完成的话,让你们吃掉这样一座小山,恐怕会撑死你们几百回,是不是很可怕呀?”

队员们听到这里,一起哄笑了起来。

听到大家回答时的语气,就能听得出来,大家已经不再紧张了。

在接下来的行军中,大家会以队列行进的速度进行行军,每20分钟就可以休息五分钟,每一个小时,可以休息十分钟。连续行军两个小时之后,可以休息半个小时,还可以安排吃饭和睡觉的时间。

高九继续说道:“咱们接下来要走120里路,听起来很遥远,甚至很可怕,其实啊,这跟吃饭是一个道理,路是要路一步步来走的。

gcd的部队是设置军政两位主官的,如果俩人合不来,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有一部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里面的李大本事就遇到了一个令人讨厌的政委张九斤,让人看着就来气。能够遇到杨炯这样的一个人,高九真的替姜小妹感到高兴。

他正想着听高九接下来会如何进行动员,结果高久直接命令道:“全体都有,向右转,齐步走。”

到了后来,因为县大队的队员们都没有手表,他就开始耍了个小招。每22分钟才停下来休息一次,每次休息四分半钟就开始进行行军。别小看这两分半钟,就可以多走出很长的一段路途。

弟兄们都是年轻力壮的棒小伙子,我相信你们没有一个人,会连20分钟都坚持不下来的。

在行军的过程中,桃山游击队的特战队员们,给县大队的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完,高九自己就跑步到了整支队伍的前面,和郭恒明并肩为部队在前面压阵。

杨炯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从高九的讲话中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今后在讲话的时候,不仅要讲大道理,喊口号,还要务实,多用事实说话,能够讲出令人信服的道理,这样做,比起高呼口号,更加能够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高九的话朴实无华,但是却能够让全体队员们都放松了下来。大家对于接下来的长途行军,不是感到紧张,而是充满了信心。

杨炯和姜小妹并肩站在县大队的前面。他一边走一边把自己的演讲,和高九的战前动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他当时讲得慷慨激昂,唾沫横飞,的确是把县大队的队员们鼓动得嗷嗷叫,但是,包括他自己在内,也能够感到很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