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栋说了一句:“死守县城,坚守待援。”随后就挂了电话。

在高九的资料中,日军第114师团没有参加武汉会战,第128旅团一直就在鲁西南一带活动,他们没有南下徐州的道理。电台报务员看到电报后面标注的加急符号,急忙叫醒了机要室主任,机要室主任赶忙就去向王金栋报告。

现在是早晨5:30,王金栋被紧急的敲门声叫醒了,机要室主任在外面喊道:“师座、师座,有桃山九爷的紧急电报。”

连长说道:“不清楚,鬼子太多了。他们……轰!”

他心里有些郁闷,对于桃山他可是大力支援的了,他已经让王占奎这个新编第24团的团长,亲自带领原来骑兵营的主力,去救援桃山了。即使那里再出现什么问题,他恐怕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在鲁西南地区,日军能够动用第128旅团这么大规模的部队,不可能是针对一个小小的桃山游击队和姜小妹他们的独立营,他们的目标不言而喻。

刘参谋长说道:“还好,咱们187师跟桃山游击队建立了联合作战体系,高兄弟他们不会袖手旁观的。”

如今鬼子第115联队就只派出两个大队去打支援县城,可能性不大呀。”

高九在某种程度上,比起王占奎来说,还要紧张。

刘参谋长也感到心中安慰,苍白的脸上恢复了一丝血色。

王金栋问道:“敌人有多少人?什么番号?”

军官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果然精神为之一震。他们相信,在这个时候把这个好消息传达给手下的官兵们,一定会大大的提高官兵们的士气。

王金栋看到军官们的士气振奋了起来,感到很满意。他继续鼓励道:“弟兄们!高兄弟他们能够打败鬼子,咱们187师也不是好欺负的,咱们就在这里跟鬼子拼上一场,让他们知道咱们中国军人的厉害。

高九和王金栋之间的电报往来,新编187师的电台报务员可以接收到,而且根据电报抬头的标注,他们知道,这是桃山高九发来的,但是内容必须要王金东亲自来翻译。

他一边穿衣服,一边把候在门外的机要室主任和副官都喊了过来,他让副官去通知在城里的营长以上的军官,到师部作战室开会。

“是!”军官们接到命令,匆匆的离开了。

高九说到这里,他从背包里取出了地图。

但是这个小环境是建立在整个鲁西南地区大环境的基础上的。

如果外围阵地丢失,万不得已,部队撤入城中,死守县城。

他指着泰安与枣庄方向之间的一个小车站,说道:“你们看,如果日军第128旅团从这里下车,沿着这条公路,途经元瑶、定宁等县,沿着大青河,就可以绕到新编第187师的背后,只要占领大青河大桥,就可以切断第69师的援军。

看完了电报,王金栋笑道:“高兄弟就是一员福将,我相信咱们一定会转危为安的。”

王金栋接过电话,就听到里面传来了枪炮声,那个连长慌慌张张地说道:“报告师座,东南面发现了大批日军,已经朝着村子里攻上来了。”

“哎呀,还真是这样,这可太糟糕了。”王占奎焦急的说道。

他还没有说完,电话里就传来了猛烈的炮弹爆炸声,电话就断了。

让机要室主任给兰溪县城的第23团的部队发电报,通知他们加强防御。给第69师发电报,让他们赶紧派兵救援大青河大桥。

这里有一条原来国民政府时期,山东地方军队留下的一条埋设在地下的通信线路,这时派上了用场。

师部作战室。

几乎就是在同时,驻守兰溪县城的第23团的一个营,营长也打来了电话,说城外出现了大批的日军,整个县城已经被包围了。在电话里同样能够听到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

知远县城。

姜小妹和杨炯,如今都是独当一面的指挥员,他们对整个鲁西南地区的局势,也有着基本的判断。再加上高九跟他们多次讲过鲁西南铁三角的重要性,他们也感到问题十分严重。

187师的军官们都很紧张的来到了作战室里,王金栋拿出了高九的来电,对众人说了电报的内容。

军官们如今对高九也十分信任,马上开始商讨对策。

无论如何,也要保住王金栋的新编第187师。

看到军官们离开了,刘参谋长有些但心地说道:“师座,鬼子这次长途奔西,是有备而来,宋师长他们的援军恐怕是指望不上啊。”

敌情很快就明朗了起来:

日军已经包围了兰溪县城,主力部队正在向着知远县城合围了过来。

69师宋师长发来了电报,说日军已经占领了大青河大桥,他正组织了两个团的兵力,等到夺回大青河大桥后,立刻增援知远县城。

刘参谋长庆幸地说道:“幸亏高兄弟及时发来了电报,为咱们争取了加强防御的时间,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41军军部转来了一封电报,看完了电报的内容,王金栋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