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奉吾看到这种情形,眼睛都红了,他马上命令部队向山谷的两侧进攻,希望能够占领敌军的阵地,掩护主力部队突围出去。此炮大都采用双联装布置,炮班由6名成员组成,一名炮长,指挥整个炮班;一炮手,是弹道观测手,也兼副炮长。
抗日军的官兵们,一边打,一边朝着日军压了过来。日军的官兵们原本是抱着必死的信念,发动突围行动的,然而事到临头,他们也不会明知必死而盲目送命的。
高九原本想着能够抓一批鬼子的伤兵,哪怕是重伤员,这下他的希望也泡汤了。
第12军参谋长羽田将军彻夜未眠,抱着侥幸心理,等待中岛奉吾胜利突围的消息。可惜的是,等来的还是坏消息。
日军摸下了山,想从山谷里冲出去,守军早有防备,在山谷里点了一些火堆,日军要想从这里经过一定会被发现的。
这种高射机枪口12.7mm,最大有效射程 3500 m,最大射程 5400 ,最大对空射高 2500 m,战斗射速 125 rpm,容弹量 50 rds,方向射界高射 360°,平射 120°。
对于这种情况,日军也早已做了准备,他们的先头部队准备了很多手雷,准备用手雷炸掉这些火堆,大部队趁着黑暗迅速突围,尽管他们一定会遭到敌人的火力打击,但是在黑暗中通过,伤亡会减少许多。
桃山。
午夜子时,两个中队的日军分别向北面的第67号山、西面的46号山发动了攻击,这些官兵们明知必死,为了掩护主力突围,他们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大声呐喊着,故意暴露自己的目标,朝着敌军发动了自杀式的冲锋。
中岛奉吾回到山上之后,联队附去清点了人数,回来后报告了中岛奉吾。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欧阳雪送来的瑞典生产的博福斯40毫米高平两用炮,是二战期间最优秀的高射炮之一,也是高九十分喜欢的一种型号。
那些坐着或者躺着的重伤员们,此刻,心里有种神圣的感觉,他们一直被灌输为田黄陛下献身光荣的理念,现在是他们献身的时候了。
中岛奉吾看到敌人的火力越来越强了,满山遍野都是枪口闪动的火光,他知道要想突围出去是不可能了。
中岛奉吾不知道的是,敌人没有防范的重点,或者说,四面都是防范的重点。因为敌人的兵力实在是太多了,用不着区分防范的重点。
这次鬼子的飞机来得早,早晨8点,四架运输机就飞了过来。
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他还特别组织了两个中队的兵力,向西北方向发动佯攻,掩护主力向南方突围。
中岛奉吾看到无法突围出去,只好带着残兵败将,又退回了山上。
临行前,中岛奉吾来到了临时救护所,这里还有五十多名重伤员,为了确保主力突围,中岛奉吾也只能放弃他们了。
日军的运输机有了上次空投的经验,这次保持了4km的飞行高度,打算到了桃山的上空,把物资扔下去就算完成任务。至于下面的日军,能否得到物资那就不是他们说是他们所操心的事情了。
中岛奉吾对着那些重伤员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英勇的大日本帝国的勇士们,为了田黄陛下,你们英勇的献身精神,将会得到全体国民的敬仰,你们的家人也会为你们感到骄傲的。永别了!”
横田牧夫找了很多借口,不愿意再执行这样的任务。
突然,山谷里燃起了熊熊的大火,在日军官兵的前面出现了一道火墙,不仅如此,还有几道火线迅速地朝着日军官兵燃烧了过来。
瑞典1934年生产的这种高射炮,炮重1.98吨,初速881米/秒,最大射程7160米,对空射程3800米,采用8发弹夹供弹。
还有一件事情十分糟糕,山上有很多日军的尸体,如今正是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很多尸体已经开始腐烂,发出了阵阵的恶臭,活着的日军官兵们还要忍受这种难闻气味的折磨。
今天抗日军相对老实,没有再进行广播和炮击。但是,日军困守的山上,却时不时地响起了枪声和惨叫声。
听到西面和北面激烈的枪声和喊杀声,中岛奉吾指挥着第18联队的主力悄悄地向南面前进。
日军的官兵们饱受折磨,有些人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就选择了自杀来进行解脱。那些枪声就是官兵们自杀时发出的。
几十名日军官兵来到了火堆的附近,几个人一组将手雷投向了火堆。
中岛奉吾偏偏选择了南面作为突围的重点。他打算带着部队突围出去之后,立刻转向东面,趁着敌人难以形成新的包围圈,冲出桃山区,到了平原上就好办多了。
原来,高九早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形,让人事先在山谷里横向挖了两道壕沟,纵向也挖了几道窄小的水沟,提前派人守在这里,当日军突围的时候,他们就往这些沟里倒上了汽油。
日军这一次失败的突围行动,又损失了四百多名官兵,如果加上山上的那些自杀的重伤员,兵力又减少了五百余人。到现在为止,困守在山上的日军还剩下的两千四百余人。
第三航空队司令官横田牧夫,接到了第12军司令部的通知,让他们连夜往运输机上装载物资,明天继续前往桃山进行空投。
他是真的无兵可派了,
第十二军主力部队去参加了武汉方面的会战,留在山东的部队本来就捉襟见肘。为了配合桃山的行动,地下党方面动员了在山东的几乎全部武装力量,四处对日军进行袭扰,弄得日军四处告急,手忙脚乱。
困守在山上的日军因为饥饿,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了,听到了飞机的轰鸣声,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纷纷从地上爬了起来,等着哄抢从天而降的物资。
说完,他又深深地向这些官兵们鞠了一躬。
剩余的运输机顾不上空投物资了,转了一个弯儿直接就返回了济南。
山上的日军官兵们看到眼前的这幅情景,心中无比绝望,一个个就像被抽掉了脊梁的癞皮狗,瘫坐在了地上。
彻底打掉了第18联队的外援之后,高九开始了逼迫日军投降的计划。
逼迫日军投降是一项极其艰难的挑战,高九虽然没有答应gg两方的要求,但心里已经接受了这个挑战。
高九要通过一系列的复杂的心理战,最终迫使日军投降。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