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捡了大便宜
卢兆明和马玉林对于高九十分钦佩,虽然高九拒绝了他们跟苏联军工部门的人见面,但是他们也知道,这是高九为了保护他们。
他们二人虽然与尤劲松同属于国民政府,但是他们对于尤劲松对高九的态度也感到不满。
他们二人其实猜到了高九跟苏联军工部门接触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从德国要回的武器能够过境苏联,至于具体怎么做的,他们也不太清楚。
于是,他们如实地说道:“高先生在做什么,我们也不太清楚。”
尤劲松没少在背后议论高九,外交部的人也受到了他的情绪感染,再加上他们刚刚因为安排跟米哈伊尔见面的事情被打了脸,因此,对高九都有些不满。
一位负责人说道:“高先生私下跟苏联军工部门的人见面,有没有可能会泄露国民政府的机密?”
这话说的,就连卢兆明和马玉林都不乐意了,因为他们二人是军令部军工部门的人,外交部的人说高九向苏联军工部门泄露机密,等于就是说他们二人泄露了国民政府军工部门的机密。
该枪经过1940年末至1941年初的全面部队试验后,于1941年正式装备苏军陆军步兵,突击队及摩托化部队。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会谈完了以后,双方并没有谈高九此行的目的。高九也不急在一时,他要给这些苏联人留下时间,充分地考虑清楚再说。
当然了,高九是不会说出扫兴的话来的。他认真地说道:“日本军队的战斗力虽然强悍,但是他们不是伟大的苏联红军的对手。”
高九也东拉西扯,话中透出了在中国国内的研究小组,掌握着一些比较成熟的先进武器,还有一些先进武器正在研制之中。
克格勃总部的报告上写道:中国人高九,现年26岁,出身于米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此人精通多国语言,有极高的军事才能,被中国人誉为战神,在对日作战中,取得过很大的成就。
高九给出的武器制造技术,
是苏联军工部门目前十分需要的,而他的要求却这么简单,苏联人马上就知道自己占了便宜。
在苏联方面的事情办完了,高九就要起程了。苏联军工部为高九等人提供了飞机,并且跟德国方面取得了联系,飞机可以直接飞往柏林。
谈判的结果内容如下:高九向苏联军工部提供t34坦克的完整图纸以及相关的技术参数、实验数据,提供一种火炮和一种冲锋枪制造技术。
高九就把自己的真实的目的说了出来。他答应,只要苏联人同意国民政府的这批武器过境苏联,他就会把t34坦克的图纸完整的交给苏联军工部门,并且为他们提供一种火炮和一种冲锋枪的设计图纸。
或许也不能这么说,可能会有麻烦,那就是日本人会有意见,不过,苏联人一直看日本人不顺眼,卯着劲儿要跟他们打一仗呢,因此他们完全不在意日本人的态度。
苏联方面同意国民政府的武器过境苏联,在苏联境内由苏联方面负责免费运输。
米哈伊尔也参加了谈话,他的任务是验证辨别高九所说的事情的真假。
不过,高九的做法还是令大使馆的人十分开心,高九拿出了一份电报稿,交给了大使馆的领导。
此人在中国山东桃山组建了一个武器研制小组,目前已经掌握了不少的先进武器的设计图纸,这些武器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越了伟大的苏联军工部门。
他们二人这才明白了,为什么高九不让他们参与此事,不仅仅是不愿意让苏联的克格勃的人员盯上他们二人,也不愿意被国民政府的自己人怀疑。二人心里不由得对高九充满了感激。
高九会做人,从来不会忘记那些为他提供了帮助的人的。高九来到苏联,大使馆方面还是为他提供了便利条件的,因此,功劳是要分给他们一部分的。
高九提供的是波波沙冲锋枪(ppsh41)。
就在高九即将离开苏联的时候,几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找上门来了。
苏军与日军在诺门坎曾经激烈交锋,他们的兵力占据了不小的优势,并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
他跟大使馆的人员说,他已经跟苏联人签订了一些协议。他想请大使馆的人共进午餐,他会把协议的一些内容告诉他们。
军工部的领导说道:“我也考虑了这个问题,我猜想,他们研制这些武器应该是用来进行交换的,或者交换武器,或者交换金钱。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中国人来到这里,就是要用这些东西,来跟咱们伟大的苏联交换某种利益的。”
原本大使馆的人对高九很有意见,他们认为高九越过了他们跟苏联人进行接洽,是对他们的不信任。如果高九就这么离开了苏联,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向国民政府外交部进行交代。
签字完成之后,高九兑现了承诺,当场就拿出了冲锋枪的设计图纸。
这次参加见面的除了米哈伊尔以外,还有苏联军工部的领导、克格勃局长等人。
这就是把功劳分给了大使馆,这下气氛就上来了,先前他们对高九的那些不满,立刻就烟消云散了。
在午宴上,高九告诉大使馆的人,说他已经跟苏联达成了武器过境的协议,过境苏联的时候,由苏联免费提供运输帮助,这可是为国民政府省了一大笔运输费用。至于其它的内容,他就没有告诉大使馆的人。
卢兆明和马玉林回到了住处,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高九。高九苦笑一下,没有说什么。
马玉林不满地说道:“你们说的这叫什么话?什么叫泄露国民政府的机密?简直是太过分了。
对于高九的年轻,苏军将领们并没有感到吃惊,因为在他们当中,很多人年纪轻轻的就当了将军。
此时的苏联和德国外交关系十分密亲密,可以说是处于蜜月期间,在国际上,他们目前处于战略同盟关系。不久以后,苏联和德国就将联手瓜分波兰。假如苏联和德国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苏联可以更强大,德国也不会战败。可惜的是,希特勒这个疯子竟然选择了入侵苏联,最终导致了第三帝国的覆灭,这是后话。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不久以后,高九再次来到了兵工厂的那幢白色小楼。
双方谈好了条件之后,就拟定了协议。苏联军工部的领导代表苏联军工部在上面签了字,高九代表国民政府军令部在上面签了字。
就这样,高九在苏联打好了基础,很快就启程前往柏林。
朱kf元帅问了高九一个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他问道:“你认为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和我们伟大的苏联红军相比,谁更强大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