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监听设备是米国货,可以同时监听多个目标,上面还带有录音设备,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比较先进的。只是有些笨重,足足有三十多斤重。尽管如此,出于对恋人的关心,她同样也失眠了。

日军的巡逻队经过之后,高九重新开始铺设线路,很快完成了线路的隐藏,他然后翻上了房顶,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了3500万人,其中军人的伤亡就达到了500多万人。

高九在楼顶上探出头来观察,看到三层有打开的窗户,他所要找的目标,就在这幢大楼的第三层。

林燕妮心情烦躁,她早早地躺在了床上,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高九看到日军的巡逻队消失在大楼的一侧时候,他钻出了窗户,开始在屋外作业。

高九把监听设备放在了阁楼的边上,他就沿着绳索下到了开着窗子的房间,这里面是厕所,高九打开了窗子,钻了进去。

方允武开车来到了锦云饭店后面的街道上,在街道旁边的一个巷子口上停了下来。高九提着一个大皮箱,躲进了巷子里黑暗的地方。方允武随即驱车离开了。

这座大楼共有五层,三十多米高。高九将皮箱背在身上,然后向楼顶抛出了飞爪,迅速地爬上了楼顶。

晚上8点。高九在方允武的陪伴下,离开了法租界。他们首先去了设在一家照相馆里面的军统上海站的一个地下联络点,从那里拿到了一套监听设备。

楼顶上有带着防雨阁楼的天窗,那里有一道木头门。高九推了一下,里面是锁着的。弄开这道木门,对高九来说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他不能这么做,这样会让人发现有人从这里经过。

不久以后,日军的巡逻队就走了过来。

天窗的门打开了,两名日本人走了上来。其中一人说道:“渡边君,装备课那些家伙说厕所的房顶漏雨,我去看了,只是房顶有些潮湿而已,应该不至于漏雨,这些家伙的事儿真多。”

同样失眠的还有欧阳雪,她的承受能力,比起林燕妮来说要强一些,对于高九的了解也更多一些。她相信高九不是个莽撞之人,一定会深思熟虑后才会采取行动。

接着,他就掏出了军统潜伏人员给他画的、上海派遣军司令部里面的地形图,仔细地研究了起来。

半空中什么也没有,日军的巡逻队自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高九早想到了这一点,他早就问清楚了这座办公大楼里电话线的颜色。他把窃听器的同样颜色的电线,和这屋子里原有的电话线并在一起,每隔一段距离就用胶水粘贴在一起。原本电话线就设置在房间隐秘的地方,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很难发现高九设置的窃听器的电线。

林燕妮尽管知道高九身手了得,可是这次让他去执行的任务却也是无法完成的。这些天来她的心总是揪着,守着电台,总想发电报去询问高九,提醒他小心。可是她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这样做的唯一结果,只能给高九增加心理负担。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他认为,这些日本兵长年累月、日复一日地走着相同的路线,他们应该十分麻木,机械地沿着熟悉的路线转圈,懒得抬头去四处观望。

对于抗日军人的家庭这个群体来说,收到阵亡通知书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可是具体到某一个家庭的时候,那就是晴天霹雳,是无法承受之痛。

高九做好了准备,一旦日军发现了他,他就打破最近的一扇窗子钻进去。不过,那样的话,高九的窃听计划就失败了。

然而,日本兵是很负责任的人,他们一边走一边四处打量,而且司令部的办公大楼只有五层高,用不着刻意抬头,用眼角的余光就能够发现大楼中间吊着的黑影。

到了8:30,安装了窃听器的两个房间仍然没有任何的声音。

艺高人胆大,高九百无聊赖,靠着楼顶的阁楼就睡着了。不过,他的一只耳朵上带着窃听器的耳机,确保他能够同时听到耳机里传来的声音,以及有人上房顶打开门锁的声音。

高九取出了一包牛肉干,一边吃,一边注意倾听耳机里的声音。

高九悄悄地移动脚步,转到了阁楼的另一侧。两个日本人没有察觉,继续朝着楼顶的一角走去。

大楼的顶上只有阁楼这个三角形的遮蔽物,其他的地方一览无余。

这样的设备通常不是一个人可以操作的。方允武看到设备过于沉重,建议把上面的录音机拆下来,这样可以减轻至少十斤的重量。高九满不在乎,示意他们不必费劲儿。

高九看到左右无人,迅速跑到了锦云饭店的围墙下面。他取出了特制的镶嵌着铁片的皮手套,纵身一跃,用左手扒住了墙头,右手在墙头用力一抹,清除掉了一段围墙上的碎玻璃碴子。他双手扒住围墙,探出头去仔细地观察了一阵,看到饭店里面很安静。然后松手下来,拿起了皮箱,再次纵身一跃,上了围墙,又返身扒住围墙,下到了院子里面。

上海是这个时代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尽管是在战争期间,城市里的夜生活也十分丰富。街头的行人和车辆即使到了午夜,也常常可以看到,这一点倒是方便了高九等人的行动。方允武亲自开车,送高九前往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部。

高九耐心等待,等到日军的巡逻队再次经过,消失在大楼的一侧的时候,他来到了大楼的背面。

高九处理完了屋内的电线,然后在窗外采用同样的办法将窃听器的电线拉到楼顶。

高九用万能钥匙十分顺利地打开了他们的门锁,将窃听器安装在了他们的房间里。这些都不太困难,最困难的是如何将窃听器的电线从他们的房间里拉出去。

不久以后,高九看到两名日本人蹲在了楼房的一角,一个人说道:“渡边君,我就说嘛,房顶是好好的,哪有漏雨的迹象,分明就是厕所里面本身就潮湿,房顶上凝结了一些水气,才有水滴的。”

另外一个人说道:“你怎么这么不开窍呢?他们要修,就给他们修一下,今天下午安排人在楼顶上,给他们涂上一些沥青,到时候再有水滴,他们自然就明白了。”

很快这两个人站了起来,朝着阁楼方向走来。

高九跟着他们的位置悄悄地转圈,两个人很快地进入了阁楼,接着就是关门上锁的声音,脚步声渐渐远去。

此时已经是8:50了,高九监听的目标仍然没有出现。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