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大炮打军舰
高九这次要玩一个新的打法。
高九这次带来了王占奎等120名特战队员,如今在宜昌这一带,日军重兵云集,高九等人即使再能打,如果遭到日军的重兵围攻,必定会损失惨重。因此,他不打算带着这些队员们去偷袭日军的机场。
高九给横田牧夫发去了电报,说要跟他们再做一笔生意,随后他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了横田牧夫。
横天牧夫说,这件事情他来想办法。
高九给军统大老板发去了电报,让他赶紧准备300万中储券,让欧阳雪安排飞机直接送往桃山。
宜昌最近连续两天都是阴雨天气,日本的飞机没有来进行轰炸。张副司令等人都指望着高九等人赶紧去偷袭日军的机场,他们已经给高九提供了日军的几处机场的位置,就等着高九等人出发了。
没想到,高九根本就没有要离开宜昌的意思,不仅如此,他手下的特战队员们还拿着大把的钱在宜昌城里吃喝玩乐,还到处采购物资。
我们的火炮都固定在地面上,跑都跑不了,根本是行不通的。”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横田牧夫的副官说道:“千真万确。”
回到了第26兵团的兵团部后,高九画了一张图纸,让人去宜昌城,按照图纸进行加工。
参谋长说道:“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已经下达了作战任务,等天气放晴之后,我们会继续轰炸宜昌城,和宜昌城外的知拿军的阵地的。”
国军的空军如今的日子很难过,虽然高九帮助他们弄来了一批飞机,可是这些飞机损失一架少一架,经过了这段时间的作战行动,数量已经降到了只能进行小规模作战的地步。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无论是第六航空队还是第七航空队,他们也经常会来轰炸国军的阵地,但是猛烈的轰炸过后,国军的阵地依旧完好。
然后又让第九战区给他送一门二联装57mm的高射炮过来。
高九没有吭气,举着望远镜继续观察。
副官说道:“我们第三航空队在济南的机场可是被高九炸过,损失惨重。我们的司令部里大院里也落下过迫击炮弹。北平的第一航空队、郑州的第二航空队、容城的第五航空队、河内的第九航空队,他们是什么样的下场,想必参谋长阁下都清楚吧?”
第六航空队的一位大佐军官亲自到机场迎接他,二人上了一辆轿车,但是轿车并没有离开机场,车上的司机和其他的人反而都下了车,他们是要腾出空间,来让这位大佐军官和副官二人密谈。
李凤鸣疑惑地问道:“怎么才能打沉鬼子的军舰呢?”
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他说道:“你们司令官阁下派你来,到底想跟我谈什么?”
众人想了半天,以现有的手段,看不出那些军舰有什么弱点。
来自日本空军方面的威胁,就这样被解除了。
正在这时,第九战区发来了电报,要求他们暂时不要出动飞机了。
高九说道:“事在人为,咱们先回去。”
桃山特战队是有着优良的传统的,那就是队员们都善于动脑筋。王占奎想了想后说道:“九爷,鬼子的军舰,要说有弱点,我想是两方面,一个是它虽然厉害,可是一旦下沉了,就全完蛋了。还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军舰建造十分困难,周期很长,损失一艘少一艘,短时间内根本是无法补充的。”
空军方面已经向我们通报过了,他们现在只能找机会与日本空军作战,单独靠他们是阻止不了日本空军的轰炸的。”
军舰这个东西真是不好对付,这个时候没有导弹,也缺乏威力巨大的其他武器。国军手中也没有很多的大口径火炮,就算是大口径火炮,也不是一炮两炮就能打沉一艘军舰的,只要一时半会儿的打不沉敌人的军舰,人家反击过来,就是想跑都跑不了。凭借着现有的手段,还真是难以对付这些鬼子的海军舰艇。
高九却说道:“不错,占奎兄弟说得有道理。”
高九摇了摇头,说道:“不好办。”
这天上午,高九、李凤明、王占奎、第26兵团的侦查处牛处长等人,来到了长江边上的芦苇丛里。
如今天气放晴了,日军肯定又要对宜昌一线的国军进行轰炸了。空军方面硬着头皮又组织了12架战斗机,准备前往宜昌上空进行作战。
第九战区司令部。
其他的人听到王占奎的话,觉得都是废话,他说的虽然有道理,可是前提条件是你得想办法,先把人家干沉了。
空军方面感到很庆幸,可是又感到有些好奇,不明白第九战区的这帮家伙,以前像催命鬼一样,总是催促着他们升空作战。这次他们是吃错了什么药了,竟然拒绝了空军方面前去支援?
日军的轰炸机群没有飞往宜昌城,而是飞到了宜昌城东面的第26兵团的阵地上空。
李凤鸣听高九这么说,顿时笑了起来,他说道:“九爷,我是相信你的,我这就回去报告张副司令,让他们放心,就说九爷你已经有办法对付日军空军的轰炸了。”
可是,这件事情要是让高九知道了,我不知道你们第六航空队,是否有把握对付得了高九?”
李凤鸣回到了第九战区司令部,向张副司令和参谋长等人,汇报了他跟高九谈话的内容。
张副司令有些疑惑地问道:“高九要高射炮干什么,难道他要用高射炮打鬼子的军舰吗?”
不久以后,日军的轰炸机群扔完了炸弹,就调转机头返航了。
轰炸机的领队就带头向国军的阵地进行了狂轰乱炸。
当然了,这件事是严格保密的,只有军统大老板、以及第九战区的张副司令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这其中的缘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