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覆灭,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高九为了稳定军心,把日军援军的情况汇报给了抗日军将领,让他们完全不必担心日军的援军,专心致志地修建工事,阻止日军的突围。

如今他们被包围在野外,风吹日晒雨淋,官兵们饿着肚子,手中的弹药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士气十分的低落。

欧阳雪知道高九那里正在紧张地与日军作战,她很担心高九的安全。

忽然外面传来了惊喜的喊叫声:“九爷来电报了,九爷来电报了。”

抗日军武器弹药充足、生活物资丰富,日子十分悠闲。

抗日军阵地上爆发出的欢呼声,也传到了被包围的日军耳中,日军中有不少人懂汉语,他们听明白了,就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日军的两个师团长,如今两个师团指挥部已经合并到了一起。两个师团长听到这个消息,都感到十分沮丧。

两位师团长都感到十分悲哀,他们相信,只要高九仍然在缅甸一带活动,日军想占领缅甸及其周围地区,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日军本身就士气低落,失败的气氛更加弥漫开来。

如今在南亚大陆这里,日军只有两个军的主力,第15军和第16军两个军的部队。第16军一共就只有四个师团,16军的两个师团被包围在仰光城一带,还有其他的两个师团分散在泰国、老挝等广大的区域,无法对第22师团、第23师团进行救援。

尽管如今在缅甸的战场上,抗日军完全占据着战场的主动权,形势一边倒,但是高九却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派出了大量的侦查人员,搜集日军的情报,基本上弄清楚了日军援军的情况。

日军的两个师团长统一了思想之后,就把两个师团大队长以上的军官都召集了起来,征求大家的意见。

日军中的狂热分子很多,而且日军中的死硬分子如果不肯投降,会令两个师团长十分为难的,因为那些死硬分子很有可能会召集那些跟他们一样狂热的日军士兵,对投降的命令进行抵制,甚至来杀害他们这些高级军官的。这样的情况,在日军的其他部队中没少发生过。

一时之间,第16军的将领们对此束手无措,

他们只能将这个情况上报给了南方派遣军。

最关键的是,当他们听说高九就在仰光一带,而且是他主导了合围日军两大师团的行动,他们不愿意去招惹高九,救援行动自然也就没有那么积极了。

至于那些投降日寇的伪军部队,本身就没有什么战斗力,遭遇桃山游击队的袭击之后,有的就地防守,有的直接撤退。有些战斗力更差的部队干脆就溃散了。

如今南方派遣军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抽调距离被围的日军相对较近的日军部队,以及那些投靠他们的各国的伪军部队,对日军的这两个师团进行救援。

高九做事从来不把事情做绝。为了避免日军孤注一掷,与抗日军拼个鱼死网破,为了避免造成抗日军不必要的伤亡,高九同意了日军投降的请求。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高九有了后代的消息,对于日军是一个坏消息。他们能感觉到,包围他们的抗日军受到了这个好消息的鼓舞,士气愈发高涨。

日军的两位师团长原本还担心在下级军官中引起激烈的反对。因为对于日本军人来说,向敌人投降是一种极大的耻辱。

被包围的日军原本是储存了一定数量的武器弹药和其他生活物资的,可惜的是在他们突围的时候,基本上都已经损失掉了。

日军第15军也分散在越南等广大的区域,短时间内也抽不出大量的兵力前来救援被包围的日军。

很快高九得到了他们的回复,声称这件事情他们只是做做样子,不会真的派兵来跟高九作战的。到此为止,高九已经有了全歼日军这两个师团的绝对把握。

第23师团的师团长说道:“事到如今,再坚持下去,等待咱们的只有全军覆灭!我的建议是,向高九投降吧!”

对于这样的结果,所有参战的抗日军的首领也都十分满意,对于高九的决定没有异议,同意接受日军投降。

想看着援军是没有指望了,突围也根本不可能,面对着数10万士气高涨、装备精良、各种物资补给充足的抗日军,依靠着他们这些缺乏弹药、饿的快站不起来的残兵败将,要想突围出去这是白日做梦。如今一切希望都破灭了,第22师团和第23师团的师团长也不得不开始面对现实了。

日军拼凑的援军,对于高九基本上没有压力。首先这些日军援军的主力是日军第15军的部队,司令官是河间大作。

这样下去,最多再有三天,用不着抗日军来打他们,被包围的日军就活不下去了。

日军第八航空队说他们不断遭遇guo军空军的拦截,实在是无法前来支援。

不久以后,在联军的临时指挥部举行了受降仪式。

日军的两个师团长率领着大队长以上的军官向高九和抗日军的首领们投降,随后两大师团残余的13000多名官兵放下了武器。

抗日军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人人都兴高采烈,欢呼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

投降后的日军接受了抗日军提供的生活物资补给以及卫生、医疗方面的救治,被关进了临时修建的战俘营里。

对于这次战役的成果,高九十分满意。正当他准备把这些日军的战俘放回去的时候,意想不到的麻烦却找到了他的头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