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铁山带着贴身的警卫排在城墙上巡查,看到城墙上的新兵们又开始动摇了,他大声地喊道:“大家都不要跑,县城已经被鬼子包围了,只有坚守住城墙,大家才有活路。你们不要怕鬼子,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怕死,你们看我的。”他同意关铁山的意见,尽快把部队撤到山区去。
守在城墙上的那些游击队的新兵们,看到日军冲上来的时候本来又想着逃跑,看到日军的进攻被打退了之后,这才稍微安定了一些。
治安区的司令官和渡边联队长决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将老三营彻底歼灭。
日军十分有把握能够将老三营的部队击溃,他们担心的还是老三营在大部队溃败之后,其中的骨干又跑进山林,于是就决定由渡边联队正面进攻宝林县城,将治安区的部队兵分两路,对宝林县城进行包抄,切断他们退往山区的退路。
游击队员们经历了战火的考验,也开始适应了起来,在黄昏之前,他们再次打退了日军的进攻。
关铁山就把老三营的骨干们召集了过来,让他们把白天战斗中表现优秀的那些新战士们,大部分集合起来。关铁山要将他们组成一支突击队,杀出重围,然后掩护那些新战士们一起撤离宝林县城。
高九这次打算玩一个大的,直到打得关东军彻底服软了再说。
已经下了城墙的游击队员们纷纷中弹倒下,那些正在顺着绳索下城的官兵们更是凄惨,很多人中弹直接从城墙上摔了下去。
当先头部队冲入敌军战壕与敌军混战的时候,后面的大部队迅速冲上来,最后解决战斗。
关铁山看到敌军没有防备,心里很高兴,就组织人继续溜下城去。
关铁山可以清楚地看到敌军枪口的闪光密密麻麻的,已经有大批的日军在这里埋伏了。
“糟糕!敌军有防备。”关铁山心中暗暗叫苦,他无可奈何,只好将部队撤了回来。
这天上午,渡边联队长率领着部队来到了宝林县城,经过观察之后,就命令部队向老三营的部队发起了进攻。
冀东军区就给第三军分区下达了命令,命令他们派出一个团的部队进关,支援老三营。
鬼子兵们受到到了这样严重的打击,一下子都趴在了地上。
他打算趁着外面的敌军不多,今天夜间就发起突围,能冲出去多少算多少。只要保证老三营的骨干在,将来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日军的步兵做好了准备,然后就开始了炮击。
然而等到鬼子兵们到50米的距离,开始匍匐前进的时候,看着鬼子兵一步步地逼近,游击队员们又开始慌乱了起来。
经过沟通之后,关外的地下党组织请求冀东军区派出援军,支援老三营。
三个小时后,日军再次发起了进攻,鬼子官兵们抬着云梯嗷嗷叫着,朝着城墙冲了过来,
冀东军区首长十分重视这件事情,马上又通过上级与关外的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带队的是冀东军区第三军分区的一位副参谋长,他按照高九发来的线路图,率领部队连夜出发。
看着天快黑了,渡边联队长决定暂时停止进攻,派人跟治安区的司令官取得了联系,得知他们已经彻底包抄了游击队的后路,将县城团团包围,就跟司令官商量今晚暂停进攻,只要牢牢地守住县城,不让他们逃脱,等到明天天亮,就请求空军派轰炸机前来支援,到时候一举拿下县城,彻底歼灭老三营。
当日军的步兵发起冲锋,守在第一道战壕里的游击队员们开始溃逃。守在第二道战壕里的老游击队员们拼命地喊叫,好不容易才止住了这些新兵们的溃逃。
黄瑞现在也没有什么主意了,表示听从关铁山的安排。
关铁山毕竟有十几年的作战经验,经过了综合分析之后,他决定还是要离开宝林县城,不然的话,日军的大批援军赶过来,到时候老三营就会彻底被消灭。
日军的步兵战术无论是关东军还是关内的日军,训练时依据的都是同一套教科书,战术十分简单,那就是炮兵轰,步兵冲,就这么两下子,然而,这对于缺乏重武器的游击队员来说,这种进攻的战术却十分有效。
战场上有一个说法叫做“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日军的大炮一轰,那些游击队的新兵们就心惊胆战。当看到身边有人被炸血肉横飞的时候,他们的精神就开始崩溃了。
宝林县城。
关铁山看到这种情形,急忙让人打开城门。游击队员们拥挤着向城里涌来,鬼子兵们在背后猛烈地开火,很多的游击队员们都倒在了血泊当中。
在城外,渡边联队长、治安区的司令官两个人也都没有休息。他们很担心老三营会利用夜间突围,于是就命令部队加强戒备,一半人休息,一半人值班,随时准备阻击老三营的突围行动。
打退了老三营的突围行动之后,渡边联队长十分满意,相信被包围在城里的老三营,这一次一定会彻底覆灭。
为了防止老三营困兽犹斗,冒险突围,他命令手下的部队依旧保持着一半人休息,一半人继续坚守防御阵地。
治安区的司令官也很高兴,老三营的队伍突然扩大,让他担心了一阵,没有想到,这竟然变成了好事。所谓船小好调头,以前的老三营始终保持着游击状态,他们隐蔽在茫茫的林海之中,想找到他们还真的很困难。
可是这一次他们自动钻进了宝林县城里面,被包围了个水泄不通,再想逃走已经没有可能了。
他同样也命令手下的部队保持高度的戒备,防备老三营再次突围。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