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渡边联队长发了电报,对他进行了表扬,鼓励他勇敢作战,率领部队克服疲劳、连续行军,一举夺取宝林县城,切断老三营退往山区的道路。在轿车上,高九听完了赵猛的关于地形的介绍,他也有点担心过河的日军会直接去滨江县城。

从北门出城的正是高九的桃山游击队和老三营警卫营的人,他们出城走了大约七八里路,绕了一个圈,避开了县城,朝着上游的三浦渡口开了过去。

因此他并没有使出全力,只使用了一小部分火炮,也没有动用大部队发起进攻。

在高九补充给冀东第三军分区的物资当中,有很多的军用电台,这批军用电台补充给了老三营,大大提高了老三营情报工作的效率。老三营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和桃山游击队的特战队员,一起组成了很多的情报小组,对于河对岸的日军各部秘密地进行监视,日伪军出动的消息不断地传了回来。

根据情报显示,从上游迂回过来的这支日军兵力相对薄弱,这给咱们歼灭一路日军创造了更好的机会。

佐佐木手下的人马众多,但是却施展不开。在这里要想过河,就要拿下滨江大桥,双方就围绕着大桥展开了激战。

黄瑞说道:“是啊。如今咱们在滨江县城里只有一个支队,还要坚守滨江大桥,分不出多少兵力去打击上游的日军啊。”

渡边联队长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咱们还是去宝林县城吧。”

对面的日军兵力虽多,但是受地形的限制,他们只能从滨江大桥上过河,只要能够守住滨江大桥一天的时间,等到我们歼灭了从上游渡河的日军,这仗就好打了。”

等到我歼灭了上游来的日军,即可赶回来前往靠山屯跟你们汇合。”

去距离维持会不远处,一座大宅院里有一个头戴瓜皮帽的中年人,站在墙根倾听着大街上的动静。

过河以后,日军向前行驶了大约两公里,前面出现了一个岔路口。渡边联队长吩咐停车,他问道:“右边的这条路,是不是通向滨江县城的?”

治安区司令官听到这里吓了一跳,赶忙说道:“渡边君,这恐怕不行啊。滨江县如今到底留下了多少抗日分子,咱们也不清楚。而且师团长阁下的部队也没有渡过河,万一那里仍然留有大批的抗日分子甚至高九本人也在县城里面,就以咱们这点人马,搞不好会被他们吃掉的。”

高九说道:“没有什么,我桃山游击队都是骑兵。跟随我一起行动的警卫营的人,可以征用滨江县城里面的全部的汽车,桃华山游击队的人都会开汽车,在路上用不了多长时间的。”

头戴瓜皮帽的人回到了屋里,进了一个套间,他推开了靠墙的一个柜子,后面露出了一个洞,他钻了进去,里面是一间密室。他取出藏在床下的电台,给治安区司令官发去了电报,将这里的情况向他做了汇报。

渡边联队长率领着部队来到了三浦渡口,在距离渡口一公里左右的距离停了下来,派出了几名侦察兵到渡口上去进行侦察。

黄瑞从事地下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明白了高九的意思,说道:“九爷,这件事情好办,就交给我来安排吧。”

他问道:“赵营长,你觉得日军过河之后,他们会直接去滨江县城配合日军的大部队攻打滨江县城,还是去宝林县城切断咱们的后路呢?”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高九说道:“这也没有什么,我的意见是打击上游的日军,就由我们桃山游击队再加上老三营的警卫营来完成。

渡边联队长说道:“你的部下不是报告说,老三营的大部队已经离开了滨江县城,去下游的靠山屯渡口拦截第161旅团了吗?县城里抗日分子的兵力应该剩不下多少了,要不咱们干脆就直奔滨江县城,配和师团长阁下直接拿下滨江县城。”

佐佐木并不太着急过河,因为他在等待第161旅团和渡边联队两路人马的消息。他要等到这两路人马包抄了老三营的后路之后,再集中炮火发动猛攻,夺取大桥,冲过河去,将老三营的部队彻底歼灭。

黄瑞有些担心地说道:“九爷,你要带人到上游去,这上游到下游差不多200公里,时间上怎么来得及呢?”

他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渡边联队长,渡边联队长也很高兴,就带着部队,朝着上游的三浦渡口开了过去。

渡边联队长仍然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他首先派了两个步兵中队过河,担任警戒,防备大部队在过河的时候遭遇袭击。

赵猛说道:“这个可不好说。”

不久以后,侦察兵回来了,报告说河对岸没有发现老三营的人。

街上到处都是老三营的人,有人说鬼子就要打来了,他们要从下游的靠山屯渡口渡河,要赶紧集合队伍去渡口,去挡住那些鬼子。

在如今这种局面下,他开始有些欣赏起渡边联队长了,正是他的建议,出现在上游的这一支日军部队,就成为了一支奇兵,可以出其不意地打高九和老三营一个措手不及。

警卫营营长赵猛是老三营的一名老战士,抗战爆发前,他是关铁山手下的一个班长,这么多年来跟随关铁山,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一带打游击,对这里的地形十分熟悉。

高九问道:“有没有一个合适的地形?如果日军前往宝林县城,咱们在路上打他们的埋伏;如果日军去了滨江县城,咱们又可以迅速地赶过去抄他们的后路。”

赵猛说道:“九爷放心,这一带的地形我太熟了,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的。我看咱们就直奔柳林河子,就在那里设伏。如果鬼子们去了滨江县城,从柳林河子那里还有一条岔路口,可以直奔滨江县城,那条岔路很好走,完全有把握赶在鬼子们的前面,照样能够在路上设伏。”

高九高兴地说道:“这样最好,命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

桃山游击队的监视哨一直在监视着过河日军的动向,他们看到日军的大队人马经过了岔路口,继续开往宝林县城方向,就向高九进行了汇报。

高九等人就在赵猛的指引下,率领部队来到了柳林河子,在这里设下了埋伏。

根据侦察员的报告,过河的日军大约有四、五千人,高九等人全部的兵力只有不到一千人。高九就安排老三营的警卫营埋伏在公路的两侧,李成武和石建龙分别率领一个特战中队,埋伏在警卫营的侧后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