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党抗日武装擅长游击战术,高九也是这方面的行家,他们经过商议之后,决定也采用同样的战术,集中地下党抗日武装的主力在根据地的周围挖掘工事,然后组织小部队向日军发起反击。那些日军小部队不断出击,令根据地的官兵十分烦恼,他们也弄不清楚这些日军的小部队只是对他们进行袭扰,还是为了日军大举进攻,来担任先头部队的,因此,弄得地下党抗日武装的将领们都十分紧张。
土肥圆也赞成参谋长的意见,认为高九不可能长期在那里停留,最好是等到高九走了以后,再向地下党抗日武装发起进攻。
港村和滨田义至很期望高九他们能够跟关东军拼个你死我活,最好是关东军能够把高九他们给干掉,哪怕是拼个两败俱伤,也值得庆幸。
因此高九不惜雪本,也要帮助抗日武装未来能够顺利地占领关外,作出贡献。
关东军紧急召开了作战会议。他们知道,由于有高九在背后支持出关的地下党,抗日武装的部队的武器弹药和物资供给十分充分,装备的水平也超过了日军的部队,再加上有高九的桃山游击队在里面捣乱,日军要想全部消灭出关的地下党抗日武装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此期间,为了防止日军突然大举进攻,他保持了四个团的主力部队作为预备队,跟高九的桃山游击队一起监视日军的行动。
对于钱的多少,高九并不在意。如今已经是四五年初了,抗日战争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即将结束,高九能够参与期间,他感到莫大的荣幸。这是他一生当中所能够参与到的最伟大的事业了,今后永远不会再有这样波澜壮阔,令人心潮澎湃的伟大事件发生了。如果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高九相信自己在未来哪怕是拥有再多的权利和财富,也会深深地感到遗憾的。
他们立刻命令在那一带的日军第22师团和守备第8师团向东撤离,然后构筑封锁线,阻止敌军继续向关外的纵深挺进,同时调集了第18师团、第19师团、战车第1师团、独立混成第10旅团等部队,分别在滨江治安区东北方向构筑防御阵地,阻止敌军进入关外日军占领区的其他区域。
这样的结果令他们很不满意,于是就将这个情况暗中告诉了他们在大本营里面的朋友,由他们将关东军消极避战的事情向大本营进行了举报。
大本营不得不督促关东军主动出击,夺回被地下党抗日武装占领的区域。
为了使战斗的进程更加顺利,高九给张全发去了电报,让他再派两个特战中队过来。
如今的高九比以前更加厉害了,以前他只是依靠着个人以及他手下的桃山游击队的高超战术水平,就令日军难以应付。如今的高九背后有强大的工业实力、经济实力作为支撑,而且人家的科技水平已经超过了日军,日军原本仰仗的工业上的技术先进,碾压地下党抗日武装,现在已经完全倒过来了。这仗无论谁去打,都很难取胜。
高九等人原本以为老三营的部队要跟刚刚出关的地下党抗日武装的汇合,要经历一场残酷的雪战,没有想到,敌人竟然主动给闪开了通道。显然日军是把从常城到滨江治安区一带让了出来,然后调集大军将地下党的抗日武装限制在狭小的区域之内。
为了隐蔽企图,地下党抗日武装的部队以一个团作为先导,于1月22号午夜,越过了常城,一场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李副司令是一个有大局观的将领,他看清楚了日军的意图,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分兵发动群众,迅速将地下党抗日武装的势力渗透到这11个县的各个地区,彻底摧毁这里的日伪基层组织,建立起相对巩固的抗日根据地。
关东军参谋长回到了关东军司令部之后,把他跟土肥圆等人商量的办法向关东军司令官做了汇报。
土肥圆为此还专门找了一批自己的智囊团,跟他们商量了半天,认为如今日本国内的舆论正在关注关外发生的战事,因此关东军方面一定要做出一个姿态来。仗可以慢慢地打,但是不能不打。
因此他们故意慢了半拍,暂时没有将这个消息通报给关东军,他们要等到地下党抗日武装的部队越过常城之后,再向他们通报。
司令官十分满意,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他于是又抽调了四个师团的兵力,聚集到了关外地下党抗日武装根据地的周围,命令他们抓紧时间抢修防御工事,然后派出小股部队,不断地向根据地进行袭扰作战。
两个人商量了半天,商量的主要内容不是如何去对付高九,而是如何减轻来自国内的压力。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一个月,高九等人算是彻底看明白了,原来日军就没有大举进攻的想法,他们只是想把地下党抗日武装的根据地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可是他们的这份苦衷,日军大本营和国内的民众是不理解的,他们给关东军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果然,关东军此举赢得了国内吃瓜群众的谅解和赞赏,国内的民众还自发组织起了捐款捐物的行动,来支援关东军的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高九再留下来也没有什么必要了,他决定率领桃山游击队退出关外,返回金三角,去打击金三角周围的日军,稳固金三角周边的形势。
高九等人要走,关铁山他们还是感觉到心里不太踏实,因此向高九请求,希望能够留下一部分桃山游击队的人在这里。
张全、杜生喜他们表示愿意留下,因为在山东那里已经没有太多的仗可打,这里到处是日军,敌情严重,他们愿意留在这里跟日军作战,再加上这里毕竟距离桃山相对要近一些,而且通往桃山的道路已经打通,万一桃山那里有事,他们也方便回去救援。
高九理解他们的心情,于是就同意张全、杜生喜带着三个特战中队,留下来继续帮助地下党的抗日武装。
高九、王占奎、贾六、宁文、宁武等人辞别了关铁山等人,回到了关内,然后从冀东军区第三军分区飞回了桃山。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