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伪军的人数不多,总共只有六七十人,看到特战队的攻势如此猛烈,他们仓促抵抗了一阵,就朝着县城方向逃走了。日伪军用火力进行拦截,行驶在最前面的一辆卡车中了很多子弹,驾驶员当场牺牲,李成武也险些被打死。
李成武马上进行了调查,很快就弄清楚了在镇子里为什么会被日伪军发现了。
可是事已至此,他也没别的办法,只好过来向高九做了汇报。
车队驶到了山区,这里远离主要的公路,日伪军一时之间还赶不到这里。
不久以后,又一队日伪军经过。他们都是步兵,也跟随着车队的方向向前追去。
接下来高九等人的行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他们顺利地经过了徐州,开往lyg方向。
为避免日军的拦截,高九仔细地查看了地图,尽可能选择乡间公路,采用昼伏夜出的办法,尽可能避开日军的检查。
不久以后他们继续向西南方向撤离,趁着夜色甩掉了追赶他们的日伪军。
高九知道这一下子他们是彻底暴露了,用不了多久,大批的日伪军就会朝着这个方向赶来。
李成武率领着车队沿着公路一直向前行驶,就看到前方出现了很多的日伪军。
当他们爬上一道山梁的时候,回头就看到日军的一支车队已经到了他们放弃的那些卡车的旁边。
李成武等人躲藏的山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方圆少说也有几十公里,日伪军短时间内无法调动大量的兵力进行全面封锁。他们只能在山谷的谷口以及各条道路的路口设置封锁圈。
高九对此也感到十分头疼,他对这一带人生地不熟的,尤其是不了解日伪军的驻军的情况,现在无论往哪边走,都有可能遭遇大股的日伪军。
李成武等人为了造成仓皇逃走的假象,车队就直接朝着日伪军冲了过去。
为了让日军彻底放松警惕,高九决定就在这片树林里再躲藏两三天,确定了日伪军已经收兵,回到营房之后,再开始行动。
高九知道他们暴露了,由于不了解当地的敌情,为了避免被赶过来的日伪军包围,高九带着部队原路返回,沿着公路行驶了一段时间之后,拐上了一条乡间道路,远离公路之后,停了下来。
李成武等人走后大约一个小时,一支日军的车队开了过来。在路过小树林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停留,沿着公路上的车队的方向追了下去。
高九接到了李成武发来的电报,心里踏实了下来。他知道现在日伪军的警惕性很高,虽然李成武等人已经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力,但是在周围一带,路上肯定还有日伪军的检查站。
李成武等人进山之后,翻山越岭,尽可能的远离公路。
看到那名班长竟然因小失大暴露了目标,李成武气得狠狠地踢了他几脚。
他取出了地图看了看,由于没有这一带的军用地图,地图上的标注十分简单,也看不出什么可以利用的地形来,只能大致看到这条乡间公路继续向前,有一座县城,快到县城的时候有一条岔道,拐向山区。
日伪军之所以没有在这片树林进行搜索,是因为他们已经接到了报告,逃走的车队在前方已经跟日军交手了,他们是赶过去增援的。这就说明李成武等人的行动成功地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力。
李成武则率领着特战队的主力乘车继续前进。
高九哭笑不得。自己手下的这些特战队员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想不到竟然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高九觉得李成武说的有道理,目前也恐怕只有这个办法了。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他跳下卡车,指挥着特战队员们朝日军发起了攻击。经过了激烈地战斗,消灭了在前方拦截的日伪军,然后上车继续前进。
这一场激烈的战斗,暴露了车队的位置。日伪军全都朝着这支车队进行围追堵截。
日军失去了李成武等人的踪迹,也不敢继续进入深山。他们向上级报告,要求调动大批的日伪军前来搜缴。
爬山是特战队员们的强项,原本他们就跟日伪军的距离比较远,不久以后,就远远地将日军甩在了后面。
日军遭到袭击之后,立刻向上级汇报,日伪军调动了大批的人马,朝着高九等人逃走的方向包围了过来,同时在高九等人可能经过的各条公路设了检查站进行拦截。
按照要求,他们早已经在lyg的地图上标注了日军军港的位置。高九看完之后,就带着两名特战队员跟随着地下党的联络员,前往日军第二舰队的海军军港进行侦察。
到了日军的军港之后,联络员有些歉意地说道:“高先生,日军军港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一处海湾里,三面环山,山顶上有日军的雷达站和高射炮阵地,还有不少的日军警戒部队在通往码头的道路把守。日军的防守十分严格,军港里面的情况我们无法看到。”
高九仔细地观察了一下,能看到在通往军港的道路两旁有很多日军用沙袋围成的防御阵地,对于进出的车辆和行人检查得十分严格。两侧的山顶上的确有日军的高射炮阵地,还看见了不少的帐篷,有很多的日军在那里活动。
这的确给上去进行侦察制造了困难。如果看不到航空母舰在军港里具体的位置,就无法为炮兵提供射击诸元。
高九仔细地想了想后,对同来的特战队员说道:“今天晚上我亲自上山去侦察,你们到城外两公里左右的地方等着我。你们先跟炮手们取得联系,将火箭炮设在咱们路过的那座小山丘的后面,做好炮击的准备,随时等候我的命令。”
高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打算自己直接摸到军港旁边的山上去,然后在那里为炮兵提供射击诸元。由于他携带的是无线电报话器,通话的距离不到3公里,因此中间必须要有人进行接力传递。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