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杜乾运一直觉得留在军中时时刻刻都要担心掉脑袋的危险,早就谋求要转任文官,只不过一直受到压制而不得如愿,现在杨国忠拿出了足够的诚意来,他自然是欣然接纳。“杨某早就有意为你争取这个位置,现在总算如愿。所以勿要推辞,否则白白便宜了旁人。”

所以,程元振一案就显得颇为重要。程元振以及杨国忠掀起了“厌胜射偶”的大案来打击剪除异己,甚至到了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地步,闹的朝中百官人人自危。现在审理此案,平反昭雪,是大得人心之举,还会让世人都知道,这两个人才是祸国乱民的大奸大恶之辈,如果能将天子的怒气和怨愤统统引到程元振与杨国忠的身上,神武军的处境便会稍有改善。

事实上,杨国忠的猜测也大致没错。杜乾运这个人没有一贯立场,不过是个善于钻营投机的小人。然而,小人自有小人的好处,他不会毫无理由的忠于某个人,当然便可以因为足够的利益而背叛某个人。

而这种待遇,在天子以往任何一个妃子中都是不曾有过的。

帛书供词轻如羽毛,但拿在秦晋的手里却有重若泰山之感。

至此,杜乾运满身冷汗,打湿了身上的数重衣裳,豆大的汗珠噼里啪啦滚落,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

“秦将军,圣人已经歇息,请明日再来吧!”

“圣人,秦将军口口声声说,说有军国重事,一刻都耽搁不得,奴婢,奴婢……”

他当然知道天子此时并未休息,而是在与贵妃卿卿我我。在这次兵变中,贵妃受了不小的惊吓,而天子亦曾丢下她一个人独自逃出了兴庆宫,现在虽然大局已定,贵妃又岂能对天子对她弃之于不顾,而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满和怨言呢?

说话的同时,杨国忠将目光瞥向了身侧的条案,案上胡乱的堆着几份文书。

条案上的文书是几卷不起眼的帛书,但上面所记的文字却让杜乾运顿觉心惊肉跳。如果不是此时亲眼所见,他几乎要将这些旧事统统忘记了。

现在杨国忠重入政事堂,再次位居宰相,他相信以杜乾运的为人,一定不敢拒绝。

神武军一方,经历了数次争执与讨论之后,许多人都为目下的处境惴惴不安。虽然在表面上看,局面已经平静,尘埃也已经落地。但问题的关键却是,这次兵变,天子迟迟没有指出该为此负责领罪的人。

其间自然少不了书信往来,而他的数封亲笔所书,竟不知如何落在了密探的手中,而这些书信现在又在杨国忠的手中。

对于杜乾运的反应,杨国忠很满意,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如果仅仅以好处笼络,他必然会阳奉阴违,只要攥住此人的把柄,才能迫使此人甘心驱使。

杨国忠陡而又冷笑了两声,一甩袍袖。

原则上,在这种非常时刻,以秦晋这等手握兵权的重臣求见,天子除非有迫不得已的理由,一定会亲自接见。可宦官内侍的话却透着令人颇为玩味的怪异。

“对,对,诬陷,就是诬陷,杨相公明察秋毫……”

在部下的一致要求下,秦晋带着审讯程元振得来的供词,星夜赶往了兴庆宫面圣。

“杨某日前整理政事堂文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你也看看吧。”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杨国忠并没有在此时掀开自己的底牌,而是在杜乾运心神俱乱之际,将之撵走了。他相信,以杜乾运的心智一定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杨国忠加重了旁人的语气,显然是意有所指,指的是谁,即便不明说,大家也都心照不宣。

“秦某有军国重事,耽搁不得片刻,请务必叫醒圣人!”

不过,杨国忠接下来的反应则超出了杜乾运的意料。

接受了杨国忠的恩惠,也就意味着须为这位相公做事。因此,杜乾运很是识趣的等着杨国忠的吩咐,他当然也不傻,力所能及可以效劳的自可有所作为,倘若超出了能力范围,那就只管阳奉阴违好了。

“好了,杨某累了,你且先回去!”

小宦官站在屏风之外,里面是何情形他并不清楚,但殿内不同寻常的气氛也让他觉察出了天子的不悦。

过了片刻,屏风内转过来一名宫人,冲他说道:

“哎!贵妃正伤心呢,谁叫你在这个时候来打搅的,闲脖子上的脑袋安稳了吗?”

“哎呦,奴婢哪里敢啊,如,如果不通报,秦,秦将军不,不也得要了奴婢的小命?”

那宫人撇嘴冷笑。

“宫中的人什么时候也轮到一个外臣来做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