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再一次咽下口中的猪肉,从汤碗中夹了一块泡软的烤饼送入口中,一边嚼着,一边说道:“这也是选择之法,在新政令的执行中,能够紧密配合的,郡守府和县廷都会酌情加以优待,更何况从那些人家口袋里掏出的钱,秦某可是白纸黑字签过借据的,有借自然就有还,这个理到任何地方都是可以讲的……”

秦晋与杜甫布衣而行,不知内情的百姓们自然料不到,同州城内最有权势的两个官员,正挤在他们之中。

杜甫闻言一愣,但马上就明白了秦晋所指的究竟是什么。

“粮食源源不断的运抵冯翊,但恐怕甚多地方豪族却在心头滴血,听说有些人已经在私下串联,要将状子告到政事堂,乃至御前……”

“地方士绅毕竟是官府驭民的纽带,现在把这些人都得罪光了,将来政令就可能出不了郡府县廷……”

杜甫跟在秦晋的身后,他对秦晋口中不时冒出的古怪词汇虽然不甚了解,但也听得明白,这是在说冯翊郡的粮价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居然恢复到了天宝十四年初的水平。比起最高价已经足足降低了三倍有余。

十足的馋像,此刻之前他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种表情会出现在秦晋的身上。

而在神武军中,秦晋曾表示过要弄些猪肉解馋时,那些出身自世家的军中子弟们均向他投来了不解甚至是不屑的目光。虽然仅仅是猪肉的问题,秦晋为了不在军中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忍住了肚子里馋虫。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说到底,天子根本不在乎秦晋和神武军在地方上会不会伤害百姓,比起伤害百姓,天子甚至更担心秦晋这种既为郡守又掌兵权的官员对百姓太好。

杜甫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自两汉以后,朝廷再也没有能力对百姓做到强有力的管束,所谓王权不下县的惯例也渐趋养成。官府和百姓之间的纽带,地方士绅由此就突出了其重要所在。

那小贩痛快的答应了一声,便摆出两只粗陶大碗来,一把抄起锅边的大勺……

相反,在闻到这猪肉的香气之时,往日穷困日子不免回现眼前,然则却是别有一番滋味。他曾在酒后和秦晋袒露这种心态,秦晋则笑着回应了四个字,“忆苦思甜”!

“仅凭使君这副做派,政事堂就算撕破了面皮,怕是也难伤到使君分毫啊!”

秦晋刚想就杜甫的担忧做解释,忽然鼻头耸动,阵阵肉香弥漫鼻腔。四下张望,却发现这香气来自街边的泥炉,半敞开的炉门里可见通红的炭火之色,里面放置着半熟的烤饼、烤肉,泥炉胖没有盖子的铜锅内炖煮着肥瘦相间的猪肉。

秦晋迫不及待的指着铜锅内翻腾的猪肉块说道:“来两碗肉,捡最肥的。”

见秦晋眼中流露出的狡黠目光,杜甫忍不住抬手摸了摸下巴,又捋了一下稀疏的胡子,然后也嘿嘿的笑了。

时人讲究君子温润如玉,如果秦晋的这副做派落到长安那些权贵眼里,不出半日功夫,必然就会传为京中笑谈。

“如果士绅豪族们不告我,甚至还要为我赞颂一贺,那才是末日临头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然得了实惠,这脸皮丢也就丢了。”

不过杜甫却又愁容上头,眉毛拧了起来,他忽然想起今日一早在城内捉到的闹事之人。

“皇甫恪的密使在街市上公然搅扰治安,已经被悉数捕拿,敢请使君该如何处置?”

秦晋想也不想便道:“这还用问?自然按律处置。该打板子打板子,该杀头的杀头!”

杜甫仍旧继续追问着:“使君,他们的身份可是叛逆,被逮到了,按律是要全部枭首示众的。难道全杀了?”

这时,秦晋才恍然大悟的拍了拍头,“原是把他们这些惹事精都当成良民了!就以普通军卒论处,连日来够纵容这些人了,是时候给他们点教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