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安排好各部的撤退路线,切不要无事生非!”“非也非也,大使难道就没听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大军沿着日渐干涸的渭水走了半日功夫,眼看着就要到了渭南县,一骑由西向东飞奔而至,竟是派出去护送叛军使者的精锐之一。
“用一人首级换万人性命,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赚了,你这是甚表情?又不是让你杀了亲爷娘!”
没等秦晋说话,一直默不作声的卢杞又接着严伦的话茬。
那使者更是慌乱,不停的重复着同一句话。
十余名神武军精锐易装之后护送那使者返回叛军军中,秦晋又立即上书天子,痛陈其中利害。直指对待这股叛军的态度,直接决定着通关以东数万庶民百姓对朝廷的看法,所以,此战必须剿抚并用,神策军以血腥手段对其予以打击初见成效,接下来就要以抚为主,否则因为一场叛乱而使官民百姓硬生生撕裂,那就得不偿失了。
“大使此言差矣,乱贼被打的落了胆气,不敢主动挑衅,咱们可以炮制……”
卢杞愤而怒道:“天子老迈昏聩,朝中奸臣当道,防着咱们倒毙防着外人还要甚……”
“使君……”
听了幕僚的建议,鱼朝恩大觉对心思,光着脚就在军帐里手舞足蹈,最后又来到幕僚面前,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与逃民的谈判还没开始,如何就主动后撤了?难不成还指望着甚长乐王授首之后,那些乌合之众能主动来投?”
于是乎,李隆基只能一面用着政事堂的宰相,一面又时时防备着他们。
见那使者婆婆妈妈。秦晋冷笑了一声,他要说的话被两个部下说了,这反而省了自己的麻烦。
鱼朝恩不是不想君命有所不受,而是神策军就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如果不遵圣命,强行全歼了逃民叛军,即便成功也是劳而无功,弄不好还要丢了观军容使的差事。
使者的眼睛骤然一亮,反复是见到了救星一般。
“这,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此计若成,定有重赏。”
“有天子敕命,鱼某纵然手握重兵,也不得不遵从啊!”
幕僚却另有看法。
不过,这道敕命却让鱼朝恩恼火不已,眼看着到了嘴边的功劳居然让秦晋一次上书就给抢走了。不甘心之下,他也向天子上书,言及负责招安的人选用谁都不能用秦晋。
自从逃民造反以后,李隆基日日夜夜都在后悔中度过,当初为什么提拔了这么多的奸人呢?现在想要找几个信得过忠直之人居然成了难事。然而,后回归后悔,他又不能将所有的人都罢黜,那样一来还让谁替他办事呢?
“大使的心思,可是不想放弃了这到嘴的肥肉?”
“杀,杀长乐王?谈何容易?”
其实,不用言语,一切都已经了然,他们一定是在逃民叛军那里栽了跟头。
“当真?”
此次造反的逃民中,不全是普通庶民,也有各个地方失去了土地,家破人亡的世家子弟。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严酷的杀戮未必会比宽宥更有效果。
“此非战,又如何不受?”
“贼首长乐王,在末将等抵达叛军军营时就发觉了......可他却佯装不知,待末将等人掉以轻心,又突下杀手,兄弟们浴血奋战,却,却只有末将逃了回来......”
派出去的十余个精锐都是神武军中的佼佼者,本以为手到擒来,却不想被反咬了一口,功亏一篑。
这让秦晋大为意外,看来还是低估了逃民叛军的能力。只是这次刺杀事件失败,是否弄巧成拙,却不得而知了。
秦晋甚至懊悔,这一次做的决定是不是有些草率了?那个长乐王显然不是简单的角色,万一......
事态的发展也果如秦晋所料,具体而言,是他担心叛军的不自量力最终只会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从而使山东逃民对朝廷的仇视不可逆转。
次日渡过渭水之后,消息再度传来,叛军借谈判趁机偷袭神策军,神策军反而反击,一举将其全歼。逃民叛军两万余人,从上至下九成以上悉数被斩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