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辰听了,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说实话梁先生,对于政治这东西,我本人不是特别感兴趣,也没有倾向谁一说。
尽管事实活生生得摆在自己面前,但梁晓中依旧有些不敢相信。
后来他觉得人不能那么骄傲,要谦虚,就改名叫“晓中”,笔名晓翁、宝石、石天等。对于杨辰之前一系列政治敏感问题,都采取避而不答的态度,梁晓中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取折中的办法,来了解杨辰的政治倾向。
对于杨辰一直称自己运气好,梁晓中却是忍不住摇头。
来香江三十年了,梁晓中见过的人不计其数,但却从没有见过像杨辰这样的年轻人。
年少轻狂四字,梁晓中在经过再三确认后,不得不承认,他并没有在杨辰身上发现丝毫的苗头。
特别是听到杨辰哪种近乎淡然的语气,似乎一点也没有为自己取得成就,感到丝毫骄傲或是得意。
当然,像世纪悍匪张仔强哪种人不算,对方干的是无本买卖,不被大众所认可。
除此之外,对方的音乐方面的才华,也是让人忍不住感慨。
所以,两家报社竞争,一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哪怕东方日报后世稳坐香江销量第一的宝座,但依旧撼动不了明报在香江精英阶层的位置。
作为明报主编,梁晓中什么都写,在明报乃至文学界都有很深的影响力,靠着一只笔,养活了一家七八口人。
都说人生的第一通金是最难赚,但是很多人在赚到第一通金后,想要将它积累到亿万身价,十亿身价,却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
梁晓中本名叫梁大中,一九二六年出生,广西贵县人。
明报来的人不多,总共也就两个人,一个总编辑带着一个小编辑陪同。
但也正是如此,在随着与杨辰的对话,交谈中,他渐渐开始转变自己对杨辰的看法,打消了心里最后那点固执。
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有些过分,被外界誉为音乐才子的年轻人,明报主编梁晓中心里忍不住一阵感慨。
“我想知道接下来杨生你会不会去内陆投资,要知道现在那边正在改革开放,像杨辰这样的人,那边也一直在呼吁。”
这一点,梁晓中觉得最不可思议。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在香江,不,放到整个华人世界,能够被外国众多音乐家一致认可,迄今为止,也就只有杨辰一个人做到了这点。
年轻时,梁晓中自己也办过报,成功过,失败过,经过三起三落之后,便开始辗转各大报社工作。
也许是梁晓中还有什么想问的,所以也没有拒绝,将采访笔记交给跟过来的小编辑,让他把采访资料先带回去,便径直接受了薛母的邀请。
我记的咱们老祖宗说话一句话,叫做‘家丑不可外扬。’
自己家里的事,身为子女的我们,没必要拿出来谈,因为那样很容易被人看笑话。”
“至于你得私人问题,我的答案是‘会’,我将来不仅会去内陆投资,也会去湾湾投资,只要是不拒绝我投资的地方,我都会去。”
————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